新能源開發(fā)路在腳下
群策群力 多路并進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109422.htm看葡萄牙館一路驚喜,可也平添一串問號。
其能源結構中,風電已占到35%,生物質能、沼氣、地熱、海浪能和太陽能占到13%。其新能源開發(fā)何以如此快速?
人們都說,化石能源開發(fā)不宜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而葡萄牙的新能源開發(fā)卻多管齊下,遍地開花,猶如契可夫說的,大狗叫,小狗也叫。
葡萄牙自主研發(fā)生產的高功率低成本的微型風力發(fā)電機,適用于住宅和商務樓,并配有互聯(lián)網操作控制系統(tǒng),及家庭使用的單相接頭。一間屋、一幢樓就可以搞風力發(fā)電,不需占大片水面或地面。
葡萄牙還自主推出便于接收利用太陽能熱和光伏能的創(chuàng)新技術。其與建筑整體有機統(tǒng)一,可用于代替?zhèn)鹘y(tǒng)太陽能接收器,適用于住宅和商務樓,系統(tǒng)的多功能特性可以代替?zhèn)鹘y(tǒng)的建設元素,例如陽臺和露臺的遮陽裝置,游泳和停車場的遮蓋等,既可以遮陽擋雨,又可以利用太陽能發(fā)電。
日本館展示一種太陽能汽車,車頂裝上太陽能設備就能開動。工作人員說,充電100分鐘,可跑20公里。日本館的外墻也會自主產生能源,這是日本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發(fā)電膜”技術,使外墻吸收太陽能發(fā)電。
最有趣的是西班牙馬德里館,館前的空氣樹裝有5個專門為本屆世博會設計的小型風力發(fā)電機,其發(fā)電能力僅有1.7千瓦時。據說,其已被推崇為適合城市環(huán)境的標準設備。
“為何這么小的風電機也不放過?”記者問。
“你們中國不是有句話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嗎?”工作人員這一說,記者釋然。
“新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普遍性和可再生性,像風和太陽幾乎處處都有,天天都有,其開發(fā)一般不存在著互占資源、浪費資源的問題。”德國館專家說,“德國通過目標引導、政策激勵、產業(yè)扶持、資金支持等,鼓勵多種成分、多種形式,群策群力開發(fā)利用新能源。”
從2009年開始,德國就禁止建造沒有配備隔熱設施或者沒有配備再生能源利用系統(tǒng)的建筑。世博會德國館也不例外。其外墻上安裝了383平方米半透明的太陽能組件,既可遮光,又可獲取能量,還能隔熱隔音。
瑞典不僅鼓勵開發(fā)太陽能發(fā)電,并且通過應用智能輸電網,允許消費者出售自制的太陽能電力,以至于涌現(xiàn)了不少新能源供應者。
借聚做強 天寬地闊
一個人踩踏地板力量有限,川流不息的地鐵人群踩踏就可以踩出電來。日本人善于整合,開發(fā)出了踩踏地板發(fā)電。還讓太陽能和電能整合,高效生產熱水。即借助一種熱泵熱水器,僅用少量電力將經太陽加熱的空氣中的熱能吸收到熱泵,就能得到所用電能3倍以上的供給熱水的熱能。
一個人的聲音能量也是微不足道,幾百人一起吶喊就可以搖動噸級金球。德國館并非以此做秀招客,而是對聲能開發(fā)利用的展示。德國館還展示了不含汞無眩光的面板式均質光源,其以極低的能耗提供高品質的數倍光亮。它是在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基礎上制造OLED光瓷磚。簡言之,借助二極管就能產出數倍的光源。
葡萄牙的開發(fā)又別有味道,讓水能與風能優(yōu)勢互補,創(chuàng)出水能風能優(yōu)美的“交響樂”。即利用風能將水抽到水庫,利用水庫的水生產水能,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能源。
古人說得好,借助車馬可達千里之外;聚竹成排可渡長江大河。想不到“借聚”在新能源開發(fā)中也顯得如此重要,也具有“1+1>2”的巨大效應。
英國館也是典型例子。其館內沒有燈,卻滿室生光。光從何來?就是借聚6萬余根穿墻的銀白色觸須(亞克力桿)。即讓觸須的外伸頂端帶有細小彩色反光材料,在風吹搖動下,各觸須互動,便在展館表面形成可變幻的光澤和色彩,組成各種圖案,并把光傳導到穿墻觸須的內伸頂端,從而使館內亮堂起來,被譽為“會發(fā)光的盒子”。
傳統(tǒng)輸電要耗電8-10%,輸送距離超過500公里的,耗電達30%。俄羅斯館則展示,借用超導材料輸電,實現(xiàn)了輸電零損耗。超導材料也因此身價倍增。據世界銀行預測,超導電氣設備市場規(guī)模,2015年將超400億美元,2020年將達2440億美元。
瑞士還將借聚效應推至出行。他們鼓勵把個人的交通工具與不同的公交工具相結合。例如,可以把自行車帶到電車上或者把汽車交付鐵道托運,從而組成人力能-電能-化石能等,舒適而有利健康的低碳、低能耗的出行“交響樂”。
有道是,一切始于世博會。精彩的世博會已為我們打開眼界:新能源開發(fā)的路就在我們腳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