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時代才剛剛開始
1943年,IBM創(chuàng)始人Thomas J. Watson曾說:這世界上只需要5臺電腦就夠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143175.htm小公司的困境
有很多小型的芯片設計公司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正在開發(fā)一款新產品,需要大量的仿真、驗證等工作,這些工作帶來了龐大的計算量,但同時又不得不面對產品上市的時間壓力。這時候,常常會有兩種選擇:購置更多的軟硬件資源,滿足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的計算需求;或是減少仿真、驗證等工作的重復次數,降低計算量——這兩種選擇代價都很大,前者將造成龐大的購置和維護成本,且這些軟硬件資源在大部分時候處于閑置狀態(tài);后者將造成產品品質的下降。而大部分的小公司往往會委曲求全選擇后者,這可能也是小公司產品品質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小公司一直都在面對的困境,必須在成本和品質之間做出博弈,最終結果卻往往是不高的產品品質,這似乎不是再來5臺電腦就能解決的問題。
Plunify這家小公司
最近,來自新加坡的Plunify公司——同樣是一家小公司——打算要進軍中國。Plunify是一家專門針對半導體芯片設計提供云計算應用平臺的公司。Plunify租用亞馬遜公司的云服務,搭建了一個大型的開發(fā)平臺,包含非常全面的FPGA開發(fā)工具,甚至是一些很陳舊的版本。設計公司可以在Plunify的平臺上選擇要使用的開發(fā)工具,自定義虛擬設備的數量和性能等級,依托云端強大的計算性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以往同樣的計算量,同時也避免了在軟硬件資源上的巨大投入,能很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Plunify的角色像是一個操盤手,通過整合大量不同的計算需求,最大限度地對沖掉短時間內大量計算需求(或者長時間內資源閑置)的風險,使得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計算需求能夠穩(wěn)定可循,從而提高軟硬件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整合大量的小型計算需求,成為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計算需求,在為設計公司節(jié)省成本的同時,也在云服務提供商和設計公司之間賺取服務差價,實現雙贏。
未來的格局
從Plunify的例子看,似乎可以看到未來IC設計乃至整個科技領域的一個新格局——全世界只需要幾個數據中心就夠了:最上層是本地用戶,運行一個簡單易用的客戶端,進行重復性低、計算需求相對較低、需要大量人為干預的研發(fā)工作;中間層是針對不同領域需求而定制的平臺提供商,負責連接上層的本地用戶和底層的數據中心,預估、協(xié)調本地用戶的計算需求并將這些需求傳遞給底層的數據中心;底層的數據中心任務則很簡單,安全、穩(wěn)定、高效地完成收到的計算任務。
這一格局的實現,對于IC設計、整個科技領域,將是一次飛躍,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層的用戶需求一直都存在,底層的計算大鱷正在逐步涌現,例如最大的是亞馬遜(甚至超過了NASA),Google、微軟、雅虎等眾多公司都想雄霸一方?,F在最為欠缺的,是中間層各領域的平臺提供商。
云里霧里
但是,不論云計算有多么的強大,多么的安全,多么的穩(wěn)定,好比武俠小說里所說的有一身橫練的功夫,雖刀槍不入,但始終有一個罩門:萬一有那么一天,客戶端設備連不上網絡了,網絡不通暢是大家都經歷過的事實。云計算建立在網絡之上,網絡連接便成了云計算的死穴,必須牢牢護住,這也是Google要自己鋪設光纖網絡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問題是,目前而言,人們對于把數據寄存在他人服務器中的做法還無法全盤接受。原因很簡單,對于用戶來說,數據的信托風險太大,一旦外傳,無法追回。特別是在中國,用戶普遍不信任云服務的數據安全性、私密性,目前對云服務的使用也普遍僅限于非敏感數據的存儲備份。比之于云,銀行業(yè)經過數百年才取得人們的信任,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云要讓普羅大眾完全接納被信任云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里是中國
也許托Thomas J. Watson的預測并沒有錯,在云計算時代,這個世界只需5臺電腦,最強的一臺叫亞馬遜,再加上谷歌、微軟等、雅虎等。但是,這還不夠,中國還需要額外的5臺電腦,它們可能是阿里、百度、華為等等。這是Plunify來到中國的困境之一,與外部相對隔離的互聯(lián)網狀況是這個年輕公司還未能完全學會的游戲規(guī)則之一。
筆者認為,Plunify是典型的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不少這樣的小公司,有好的點子,也有自己的技術,拿到了初始的投資,也開始有了一些穩(wěn)定的客戶,可能也已經開始盈利,但未來的路線卻并不十分平坦?,F在,Plunify想做的,是來嘗嘗中國市場這個大蛋糕。筆者認為,Plunify現在最需要學習的,是中國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Plunify亟需找一家穩(wěn)定可靠的國內云服務提供商,不要低估中國市場的規(guī)模,也不要高估用戶對云的接受度,需要努力引導用戶去接納云,也需要等待用戶接納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