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IPV6數字包的分離與封裝的實現(xiàn)

基于FPGA的IPV6數字包的分離與封裝的實現(xiàn)

作者: 時間:2012-05-23 來源:網絡 收藏

筆者在參加國家“863”重大專題項目“高速密碼芯片及驗證平臺系統(tǒng)”的過程中,遇到了將數據包的包頭和數據部分拆開,然后在數據部分送密碼芯片進行加/解密處理,最后再將處理后的數據部分與包頭重新為數據包的課題。以往對IP包進行拆裝多利用軟件,但本項目涉及到配合高速密碼芯片(處理速度在2Gbit/s以上)工作的問題,顯然利用軟件IP包的拆裝在速度上達不到要求。為此,筆者運用(型號為Xilinx公司的XC2VP20-FF86CGB0345)來數據包的拆裝。該內部邏輯框圖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149011.htm

  其工作流程為:2.5GHz的標準數據包串行差分信號通過ROCKETIO高速通道后轉換為16位125MHz并行信號,再經信號轉換模塊進一步轉換為66位62.5MHz并行信號后進入FIFO1緩存,然后對其輸出數據進行判斷,若是報頭則送入FIFO3緩存,若是數據部分則送入FIFO2緩存,最后將FIFO2數據送往密碼芯片進行處理;經密碼芯片處理的數據首先放入FIFO4進行緩存,然后控制FIFO3和FIFO4將一個數據包的頭和數據寫入FIFO5中,重新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包;重新的IPV6數據包經過信號轉換模塊變?yōu)?6位125MHz的并行信號,并通過ROCKETIO高速通道轉換為2.5GHz高速串行差分信號送出。

  可以看出,經過以上流程,實現(xiàn)了一個數據包的拆分和重新封裝。
1 IPV6數據包的拆分

  用P實現(xiàn)IPV6數據包的拆分,主要是通過控制幾個FIFO的數據輸入輸出來實現(xiàn)的。FPGA內部的拆分單元電路的物理連接如圖2所示,其中FIFO的作用是緩存IPV6數據包,F(xiàn)IFO2的作用是緩存IPV6數據包的數據部分,F(xiàn)IFO3的作用是緩存IPV6數據包的包頭。

  圖中的三個FIFO都是由Xilinx公司的開發(fā)工具ISE6.1自帶的Core IP生成的。其中FIFO1和FIFO3是同步FIFO,工作時鐘為頻率62.5MHz,輸入輸出數據寬度都是66bit;FIFO2是異步FIFO,輸入時鐘頻率為62.5MHz,輸出時鐘頻率為50MHz(密碼芯片的工作時鐘頻率為50MHz),輸入輸出數據寬度都是64bit。

基于FPGA的IPV6數字包的拆裝實現(xiàn)

  FIFO1的輸入數據為IPV6數據包??梢钥闯?,該數據是以并行的66bit信號傳輸的,即每一時鐘周期并行傳送66bit數據,其中每個周期的高兩位(即65位和64位)為數據包的頭尾標志,這是IPV6路由器內部根據實際處理需要加上的,“10”表示一個完整數據包的第一周期,“11”表示數據包的中間內容,“01”表示一個完整數據包的最后一個周期。因為IPV6數據包的包頭是固定長度的,為40字節(jié)(等于5×64bit),故數據的前五個周期為IPV6數據包的包頭,包頭后面跟的就是數據包的數據部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