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芯片設計與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的橋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152495.htm
3 IC設計企業(yè)還應生產量大面廣的ASSP芯片
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yè)周圍要有一批第三方SystemDesign House。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yè)除了定向生產各種SoC芯片外,還應生產量大面廣的ASSP(專用標準產品)芯片。這樣既便于第三方System Design House開發(fā)應用,也便于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如Frees―cale公司生產的芯片雖然大多冠以MCU的名義,但實際上都是面向各個領域的ASSP,如汽車電子、計算機外設、通信、工業(yè)控制和多媒體等,并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又如目前流行的Apple公司的iPhone,并沒有直接用ARM/MIPS的IP核來設計所需的SoC芯片,而是用市場上量大面廣的XSeale或ARM9的MCU來作為處理器。這樣,不但iPhone產品能很快上市,且而開發(fā)成本也較低,同時還可根據市場的變化來靈活應對。單片機MCU實際上也只是中間產品,其應用達到一定的量時,又會重新要求設計生產有真正市場和用戶的SoC,故國產MCU也是SoC前期產品。
4 單片機現狀與發(fā)展建議
單片機(MCU)是目前國內外集成電路中量大面廣、附加值高的ASSP。臺灣生產單片機MCU的廠商除了華邦公司外,其余都是無晶圓集成電路設計公司。MCU實際上也只是中間產品,其應用達到一定的量,會重新要求設計生產有真正市場和用戶的SoC,故MCU實際上也是SoC前期產品。
4.1 國際單片機現狀
MCU是目前國內外集成電路中量大面廣、附加值高的產品。2007年全球MCU達151億美元,其中Renesas、Freescale公司等前10位MCU生產商要占77.1%。在國外,絕大多數大型半導體公司都生產單片機/嵌入式處理器芯片,并把它們作為主要的贏利產品。如Samsung公司把集成電路產品的發(fā)展分成3個階段:DRAM、MCU和高檔數碼產品。Renesas公司的MCU在國內應用量已達第一位,而在國內的投資繼續(xù)大幅度增加。
目前主流MCU雖仍為8位,但是16位、32位高檔MCU增長很快。據統(tǒng)計,2006~2010年MCU的復合增長率為8%,而32位MCU的復合增長率為20%。2004~2007年MCU增長的30億片中有20億片是16與32位MCU。
32位MCU主要是基于ARM、MIPS和Freeseale的PowerPC。ARM公司提供SoC設計的內核,采用ARM核的MCU 2007年已達3億片(主要是Samsung、NXP、Atmel、ST等公司的通用MCU),預計2010年將達19億片;同時,ARM公司在2003年已開發(fā)Cortex架構的MCU,在2005年專門收購了Keil公司(開發(fā)MCU開發(fā)環(huán)境的公司),把發(fā)展通用MCU作為該公司的發(fā)展策略。
4.2 臺灣地區(qū)單片機現狀
臺灣MCU的占有率約為10%,大多以8位為主,產品以ASSP形式為主。生產MCU的廠商除了華邦公司外,其余都是無晶圓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如義隆、盛群和凌陽等公司)。
如盛群公司的I/O型、LCD型、A/D型等全系列MCU,已可供應工業(yè)規(guī)格等級產品。該公司通過業(yè)界合作伙伴,產品已應用在汽車數字儀表板、倒車雷達、防盜器、電動窗等汽車外圍相關設備。松翰公司的8位MCU產品因為在抗干擾特性上特別加強,并采用1T架構(1個時鐘周期即是1個指令周期),能達到比傳統(tǒng)8051核更高的速度,因此獲得不少要求高精密度的醫(yī)療測量儀器廠商青睞,應用在耳溫計、電子秤、體脂計與電子血壓計等設備上。很多廠商都以中國大陸市場為目標。以義隆公司的策略為例,為了對需求增長最快的大陸家電市場有更多認識,該公司派人親自拜訪重點客戶,對當地市場做深入的調查,并與各種方案提供商(第三方System DesignHouse)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方案提供商專為系統(tǒng)產品廠商代工設計或開發(fā)新產品,對終端市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義隆公司目前一方面通過經銷商拓展市場,另一方面選定幾個重點領域,建立與直接客戶/方案提供商的聯系管道,把握具潛力的應用市場。義隆公司同樣擁有五花八門的MCU產品線,但該公司的產品分類方法則是僅保留通用型產品的MCU名稱,其他加入特殊應用功能的產品則分別并入通信、消費性、計算機外設、LCD驅動等IC,這樣就有機會繼續(xù)轉進收益更佳的特殊應用產品。目前其在面向消費電子應用的語音MCU、音樂MCU,計算機領域應用的鼠標/鍵盤MCU,以及通信領域應用的電話MCU和滑指式觸控板都有很大市場。這些廠商一有新產品,就送給各大專院校使用,并舉辦各類的比賽,來促進產品的推廣和改進。
目前,臺灣MCU也在朝16/32位方向發(fā)展。華邦公司因具備自己的工廠,在2006年推出內置ARM7與ARM9核心的產品用于通信與數據處理。金麗科技公司的16/32位MCU(X86架構)產品結合其自身技術專長,主打網絡設備及工業(yè)控制的應用。臺灣省政府2008年提供1億新臺幣給凌陽公司研制新一代32位單片機MCU。
4.3 我國大陸單片機現狀
根據賽迪的報告,2007年我國大陸MCU市場中,8位產品仍占據著主力地位,銷售額和銷量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均在50%以上;32位和16位產品的增長則相對較快,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的增長率均接近或超過30%,兩者銷售額之和所占整體市場份額升至27%。這主要得益于汽車電子產品中所需的主流MCU逐漸從8位產品向16位和32位產品過渡。
在2007年MCU市場中,汽車電子和IC卡是兩個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成為拉動整體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而一直作為最大應用領域的消費電子,銷售額增長僅為10.O%,成為中國MCU市場增長趨緩的主要原因。
從MCU市場產品結構來看,未來5年高端產品將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其中,32位及以上MCU隨著電子產品升級趨勢的延續(xù),銷售額和銷量的增長都將居于中國MCU市場的首位;而16位MCU無論市場規(guī)模還是復合增長率都將居于各類產品的前列,這主要得益于汽車電子、工業(yè)控制等應用領域的高速成長。從另外兩類MCU產品的發(fā)展來看,在規(guī)模上8位產品仍將是中國MCU市場的主流,到2012年其銷售額和銷量將分別占整體市場的53.O%和55.1%,仍居于各類產品的首位,而4位MCU則由于應用范圍有限,且價格相對較低,因此無論銷售額還是銷量所占市場比重都將持續(xù)下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