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Wi―Fi的醫(yī)學信號采集系統(tǒng)研究

基于Wi―Fi的醫(yī)學信號采集系統(tǒng)研究

作者: 時間:2013-08-09 來源:網絡 收藏

硬件連接原理圖如圖5所示,通過SPI接口與進行通信。利用的通用輸入/輸出引腳GPIOB0為提供復位信號,借助于的SPISTEA引腳提供模/數轉換啟動信號,兩者之間采用3線制(時鐘信號線、數據輸入線與數據輸出線)SPI通信方式,丁作于SPI通信從模式下,且始終處于被選中狀態(tài)。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153446.htm

引腳用于表明轉換是否完成,引腳為低時,表明轉換已經完成,可以直接通過通道讀取數據。在mspi_clk的下降沿,系統(tǒng)通過mspi_din向ADS1258發(fā)送數據;在mspi_clk的上升沿,通過mspi_dout從ADS1258讀取數據。
當采集到的數據達到一定數量時,GS1011將存儲器中的數據讀到內存中進行相應的處理后,通過TCP或UDP協(xié)議將數據發(fā)送到AP,當數據發(fā)送完畢,且GS1011沒有收到任何命令時,功耗管理線程就會啟動,進入低功耗模式。

4 實驗結果
在服務器端與客戶端都設置好了之后,就可以進行信號的采集與傳輸了。圖6所示為對某實驗對象的心電信號經解壓后在服務器端顯示的圖形。

g.JPG


該系統(tǒng)的速率最大能到11 Mbps,完全能滿足各種生物信號文件傳輸要求。在AP為中心的50 m內,信號都能滿足實時傳輸速率要求。對于AP的切換,在模塊的自動聯(lián)網下,重新掃描網絡大概在300 ms內,連接認證在100 ms內,整個過程花費不到0.5 ms。若我們在每個AP所在的網內都設置好服務器,所得到的生物數據不會有很大的誤差。

結語
本文在分析生物信號采集系統(tǒng)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配合;無線網絡以及上位機操作軟件,大大提升了便利性和可擴展性。后期研究重點將解決數據信息在無線網絡傳遞中的安全問題,以及偏向上位機編程(如C++等),在應用層上豐富和完善系統(tǒn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