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設計應用 > 基于FLASH介質嵌入式存儲方案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FLASH介質嵌入式存儲方案的設計與實現

——
作者:倪興煒 時間:2006-10-20 來源:中電網 收藏

1 引言

(閃速)作為一種安全、快速的存儲體,具有體積小、容量大、成本低、掉電數據不丟失等一系列優(yōu)點,已成為中數據和程序最主要的載體。由于在結構和操作方式上與硬盤、E2ROM等其他存儲介質有較大區(qū)別,使用時必須根據其自身特性,對存儲系統(tǒng)進行特殊設計,以保證系統(tǒng)的性能達到最優(yōu)。

2 FLASH的特點

FLASH是一種非易失性NVM(Non-Volatile Memory),根據結構的不同可以將其分成NOR FLASH和NAND FLASH兩種。但不管哪一種都具有如下特點:

1.區(qū)塊結構

FLASH在物理結構上分成若干個區(qū)塊,區(qū)塊之間相互獨立。比如NOR FLASH把整個Memory分成若干個Sector,而NAND FLASH把整個Memory分成若干個Block;

2.先擦后寫

由于FLASH的寫操作只能將數據位從1寫成0,不能從0寫成1,所以在對進行寫入之前必須先執(zhí)行擦操作,將預寫入的數據位初始化為1。擦操作的最小單位是一個區(qū)塊,而不是單個字節(jié)。

3.操作指令

除了NOR FLASH的讀,FLASH的其它操作不能像RAM那樣,直接對目標地址進行總線操作。比如執(zhí)行一次寫操作,它必須輸入一串特殊的指令(NOR FLASH),或者完成一段時序(NAND FLASH)才能將數據寫入到FLASH中。

4.位反轉

由于FLASH固有的電器特性,在讀寫數據過程中,偶然會產生一位或幾位數據錯誤。這就是位反轉。位反轉無法避免,只能通過其他手段對結果進行事后處理。

5.壞塊

FLASH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導致某些區(qū)塊的損壞。區(qū)塊一旦損壞,將無法進行修復。如果對已損壞的區(qū)塊進行操作,可能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錯誤。尤其是NAND FLASH在出廠時就可能存在這樣的壞塊(已經被標識出)。

3 關鍵設計

3.1 FLASH通用設計

對于一個,設備的兼容性越好,系統(tǒng)可行性就越好,產品也就越有競爭力。所以,為了兼容不同類型的FLASH設備,對FLASH進行通用設計至關重要。

對于NOR FLASH,數據的讀操作可以通過獨立的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快速完成,然而NOR FLASH的其他操作需要通過特殊的指令來完成,更糟糕的是不同廠商生產的芯片這些指令互不相同。這就導致了設備的不兼容。

對于NAND FLASH,也存在這樣的問題。NAND FLASH可以根據相同的指令讀取芯片的廠商號和設備號,從而通過識別設備號調用對應的時序流程實現操作。但是,系統(tǒng)中太多的判斷,會使得程序的結構變得非常復雜。所以,在一定的條件下,NAND FLASH設備還是不兼容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個較好的方法是將FLASH的各個操作指令以及結構特性按照統(tǒng)一的格式存放到FLASH中固定位置。系統(tǒng)初始化時,將這個結構讀入系統(tǒng),通過分析這個結構,可以獲得關于芯片所有相關信息,包括操作指令,區(qū)塊分布等等。這樣,系統(tǒng)可以輕松實現對不同型號FLASH的所有操作,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擴展性。

3.2 雙模式文件系統(tǒng)設計

中文件數據的存放一般有兩種結構,一種是索引格式的線性結構,一種是非線性的鏈表式結構。這兩種結構各有優(yōu)缺點。比如對于系統(tǒng)配置、點陣字庫等一些具有固定結構的系統(tǒng)數據,索引結構比鏈表式結構更有效率。但對于經常更新的用戶數據,鏈表式結構要比索引結構更靈活。如果系統(tǒng)能將兩種結構集成,勢必能將性能發(fā)揮到最優(yōu)。   實現這種集成的方法是將設備定義成若干個分區(qū),每個分區(qū)相互獨立,不同分區(qū)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件模式。這樣,不同類型的數據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屬性選擇存放的分區(qū)。比如系統(tǒng)數據存放在使用索引線性結構的分區(qū),用戶數據存放在使用鏈式非線性結構的分區(qū)。

3.3 壞塊處理

FLASH中的壞塊處理是一件很棘手的問題,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會造成嚴重影響。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是生成一張壞塊表,壞塊表中記錄所有壞塊的塊號,并且按塊號從小到大排序,壞塊表在讀寫過程中動態(tài)更新。當讀寫數據時,遍歷壞塊表中的塊號,將文件的邏輯地址轉換成對應FLASH 物理地址,以保證所用的FLASH地址空間不存在壞塊。

4 系統(tǒng)實現

4.1 結構定義

系統(tǒng)的存儲結構如圖1所示,在FLASH的Block0位置存放整個系統(tǒng)最重要的數據——系統(tǒng)記錄SR(System Record)。選擇Block0的原因是一般FLASH出廠時,都能保證Block0是完好的,因此可以避免壞塊問題帶來的不便。SR其實就是一個定義好的數據結構,它包括媒質信息和文件系統(tǒng)信息兩部分。媒質信息包括FLASH存儲器的類型、容量、塊類型的大小和數量(BlockInfo)、FLASH 操作命令(CommandInfo)等。文件系統(tǒng)信息包括版本信息、各邏輯分區(qū)的起始地址(物理地址)和結束地址。FLASH設備可以被分成一個或多個邏輯分區(qū),每個邏輯分區(qū)采用的操作方式可以互不相同,如圖1中Device0分區(qū)采用的是線性文件系統(tǒng),Device1分區(qū)采用的是鏈式文件系統(tǒng)。如果采用的是線性文件系統(tǒng),在分區(qū)信息后面加入文件索引表INDEX起始地址、大小等信息;如果采用的是鏈式文件系統(tǒng),則加入文件系統(tǒng)頁大小、文件分配表FAT和文件登記表FRT所在的位置等信息。

文件登記表FRT位于FAT后的頁中,存放著邏輯分區(qū)中文件的信息,如文件總數、每個文件的文件代號、位置、長度以及校驗模式。其中,校驗模式用來標識文件讀寫時采用差錯校驗的級別。不同類型的文件采用不同級別的校驗方式。0級不進行校驗,1級ECC校驗,2級逐個字節(jié)比較。

對于線性文件系統(tǒng)分區(qū),所有文件順序存儲,讀取數據時,直接通過INDEX索引得到某個文件的邏輯起始地址,然后從這個地址開始順序搜索,獲取某個偏移位置下的n個連續(xù)Byte。鏈式文件系統(tǒng)是將地址空間分成若干個等分,即Sector,它是操作的最小單位;一個大文件可以分布在不連續(xù)的多個 Sector中,然后通過FAT表將它們連接起來;在FLASH介質上實現鏈式文件系統(tǒng),Sector大小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由于FLASH的寫操作,擦操作是以Page,Block為單位的,設小了使大塊結構的FLASH寫操作復雜,設多了又浪費空間,因此最好的選擇是將Sector大小設為擦操作的最小單位16K。

整個邏輯分區(qū)中,INDEX,FAT,FRT表中的內容非常重要,一旦因為異常產生錯誤,可能會影響到所有文件;所以,這三個文件都做了備份處理,備份存放于不同的Block中。同時,在對他們處理時,改寫表中的更新狀態(tài)。0xff表示開始更新,0x00表示更新結束。在文件系統(tǒng)初始化時,讀取它們的更新狀態(tài),如果表中的更新狀態(tài)為0xff,說明該表存在操作異常,可用備份表更正。

4.2 層次接口

整個存儲系統(tǒng)分成三層,如圖2所示。


圖2 – 層次結構

1.操作系統(tǒng)層

在整個存儲系統(tǒng)中,操作系統(tǒng)扮演的是使用者的角色。當需要數據時,它通過調用文件系統(tǒng)層提供的接口函數獲取數據,它不關心數據的來源和正確性。

2.文件系統(tǒng)層

文件系統(tǒng)層的任務是實現它和操作系統(tǒng)層的函數接口。在實現方式上,線性文件系統(tǒng)和鏈式文件系統(tǒng)有較大區(qū)別。比如文件讀取mfread,線性文件系統(tǒng)直接讀取所要的字節(jié),而鏈式文件系統(tǒng)是每次先把對應的整個頁讀到文件緩沖區(qū),然后再把所需數據拷貝到讀到指定內存。文件刪除mfdelete,線性文件系統(tǒng)需要重新整理,不然就會因為大量的數據空洞(由于空間太小,無法放入新文件的小塊區(qū)域)使得系統(tǒng)很快沒有可用空間。鏈式文件系統(tǒng)只需修改文件系統(tǒng)的 FAT和FRT,而不用做其他任何處理,當下次寫入操作用到該塊時,自動完成擦除。

3.驅動層

驅動層的任務是完成與FLASH之間的通訊協(xié)議,實現它和文件系統(tǒng)層的函數接口。接口函數包括頁面讀mPageRead,頁面寫 mPageWrite, 塊擦除mBlockErase, 隨機讀取mRnRead, 隨機寫入mRnWrite。mPageRead,mPageWrite,mBlockErase對整頁或塊進行操作,在鏈式文件系統(tǒng)中調用; mRnRead, mRnWrite對字節(jié)單位進行操作,在線性文件系統(tǒng)中調用。其中mRnWrite比較麻煩,以寫一個Byte為例,它的操作分三步,首先將目標塊中的所有數據讀到內存Buffer中,然后將要寫入的數據更新到Buffer,擦除目標塊,最后將已更新的Buffer寫回到目標塊,這里的Buffer大小是一個Block。由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內存資源比較緊張,系統(tǒng)采用了塊交換技術以降低成本,方法是在FLASH中搜索一個空閑塊,用它充當Buffer的角色。

5 結論

通過上面的設計,所實現的存儲系統(tǒng)具有以下的特點:
1.使用通用模式設計,增強了系統(tǒng)對FLASH設備的兼容性;
2.使用雙模式文件結構設計,使不同類型的數據處理效率同時達到最優(yōu);
3.使用地址映射表,屏蔽了壞塊帶來的隱患,增強了系統(tǒng)的健壯性;
4.對重要數據采用備份保護,保證不會因為斷電等異常導致系統(tǒng)的崩潰,增強了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5.采用塊交換技術,節(jié)約系統(tǒng)成本;
6.進行分級差錯校驗,提高了系統(tǒng)的執(zhí)行效率;

因此,本文所設計的FLASH存儲系統(tǒng),非常適合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