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多點溫度同步采集系統(tǒng)設計
摘要:以嵌入式ARM處理器STM32F103VC為核心,結合無線通信和溫度檢測技術,設計了一套多點溫度同步采集系統(tǒng)。系統(tǒng)可根據設定的采集模式對多點溫度進行同步采集,并將時間信息及溫度數據存入SD卡,用戶可將SD卡內數據本機回放,也可讀入上位機進行分析、存儲等。系統(tǒng)功耗極低,采用電池供電,采集過程無需人工干預,也可適用于野外溫度數據的采集與存儲。給出了硬件組成與軟件編制方法。實驗表明,系統(tǒng)溫度檢測精確,同步精度高,稍作修改即可實現對其它信號的同步采集。
關鍵詞:ARM;M32F103 VC;同步采集;SD卡;FATFS
0 引言
目前在工業(yè)控制及野外勘測等領域經常需要同步測量不同地點的溫度參數,并進行長時間記錄,完成后將時間同步的溫度數據載入計算機進行分析。但實現精度較高的時間同步一般采用有線同步技術,這樣就非常不便于應用。因此設計一種便攜式的、基于無線同步技術的多點溫度同步采集與存儲系統(tǒng)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給出了基于STM32F103VC微控制器和無線同步技術相結合的溫度采集系統(tǒng),能夠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模式對溫度參數進行采集,并將同步時間及溫度數據存入SD卡進行長期存儲。系統(tǒng)采用電池供電,特別適合不便于取市電的應用場合。
1 硬件組成及原理
置于不同位置的溫度采集系統(tǒng)硬件結構上完全相同,只是不同系統(tǒng)有唯一的ID號,ID號可人為設置。同步采集溫度時有以下幾種啟動模式:溫度低越限、溫度高越限、溫度變化率越限、定時采集。任一滿足啟動條件的系統(tǒng)都會發(fā)出無線指令,通知其它系統(tǒng)同步啟動溫度采集。系統(tǒng)由微控制器模塊、電源模塊、人機接口、無線通信模塊、SD卡組成,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下面就重要部分進行分別介紹。
1.1 微控制器模塊
本系統(tǒng)的主控制器采用STM32F103VC處理器,與電源電路、時鐘電路、存儲器系統(tǒng)及復位電路共同組成微控制系統(tǒng)。復位電路選用了系統(tǒng)監(jiān)視復位芯片IMP811S,可提供高效的電源監(jiān)視功能,確保系統(tǒng)工作正常。
STM32F103VC采用ARM公司的高性能“Cortex—M3”內核。運行的頻率高達72 MHz,指令速度達1.25 DMipa/MHz。在此基礎上還擴展了一系列完整的通用外圍接口單元,能夠提供高性價比的嵌入式解決方案。STM32F103VC系統(tǒng)外圍接口單元主要包括支持60個中斷源的中斷控制器,2個DMA控制器,80個通用I/O口,1個SD卡接口,3個可編程波特率的UART,16路12位A/D轉換器,SD卡接口,2個多主機I2C總線控制器,3個SPI接口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