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的領航者亞馬遜十年磨一劍 下一個被吞噬的會是誰?
谷歌在云計算方面的技術能力,不容置疑。但它的短板,是缺乏一個完備的面向大中型企業(yè)的銷售和支持團隊。有分析師指出,在這點上,它只相當于亞馬遜五年前的水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2/287014.htm微軟的優(yōu)勢,來自于擁有大量現有使用其軟件的企業(yè)用戶,可以推銷其云服務。但在此之外,相對于AWS并沒有明顯優(yōu)勢.
來自Gartner的統(tǒng)計數字還顯示,2015年全年365天,AWS只有兩個半小時的故障停機時間,排在第二和第三名的微軟和谷歌的紀錄則是10-11個小時。
亞馬遜的一個重要武器,就是不怕打價格戰(zhàn).
貝索斯的運營哲學一向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惜犧牲短期利潤率.
硅谷的資深軟件專家RatanTipirneni(RT)指出,作為一個從零售業(yè)起家的公司,亞馬遜長久以來習慣于不到29%的毛利潤率。但對于多數軟件公司而言,60%以上的毛利率是標配.
下面是傳統(tǒng)軟件公司的毛利率:
微軟:65%。甲骨文:80%。SAP:70%。Salesforce:76%.
換句話說,他們和亞馬遜的毛利率的差值,甚至大于亞馬遜的毛利率本身!
對于多數軟件公司,他們的運營組織結構,長期以來就是基于60%的毛利率建立的。華爾街對他們的估值模型,一直就是基于這樣的毛利率的.
組織結構的慣性,對于任何壓低毛利率的競爭壓力都會極力抵觸.
對亞馬遜而言,任何29%以上的毛利率都是盈利機會,所以它不斷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RT打比方說,"(對于其它軟件公司)這就像你有地球上最強大的核武器,但是突然遇到來自火星人的武器,毫無辦法。"
AWS號稱有一百萬以上活躍的用戶,對應其每年接近一百億美元的營收,許多用戶每個月付費不到一千美元.
大多數真正的云服務的用戶,實際上對價格不敏感,他們需要的是,全面豐富的功能,和迅速的部署能力.
2013年亞馬遜和IBM競爭投標中情局的合同時,亞馬遜的價格其實比IBM的還要貴,但靠的是技術能力取勝.
(下圖為亞馬遜從08-14年每年新增的產品功能的數量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