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美制裁中興背后,用雙輸遏制中國科技產業(yè)崛起

美制裁中興背后,用雙輸遏制中國科技產業(yè)崛起

作者: 時間:2016-03-10 來源:集微網 收藏

  大選年來了,美國再次開啟制裁中國科技企業(yè)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3/288036.htm

  美國時間3月7日,美國商務部在其網站發(fā)布消息,以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guī)為由,將通訊等中國企業(yè)列入“實體清單”,對采取限制出口措施。禁令生效日期為3月8日。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認為,通訊因涉嫌違反美國禁止向伊朗出口敏感的電子產品的規(guī)定而受到處罰。此前,美國政府一直對伊朗實施制裁,其中一項就包括針對伊朗執(zhí)行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令。此次貿易糾紛的焦點在于中興通訊從美國企業(yè)手中購買產品后,是否將這些產品運往伊朗。

  3月7日,中興通訊針對美國商務部對公司出口限制措施發(fā)布聲明,指出1、作為深港兩地上市的全球化公司,中興通訊致力于遵循國際行業(yè)慣例及所在國法律法規(guī);2、中興通訊一直以來積極配合美國所有相關機構的調查,并將繼續(xù)保持合作態(tài)度,同時與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致力尋求盡快解決事件的方案。

  目前正值中國兩會期間,美方單方面制裁迅速引起關注。隨后,中國商務部發(fā)表聲明稱,對中興公司采取限制出口措施,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美方此舉將嚴重影響中國企業(yè)的正常經營活動。中方將繼續(xù)與美方就此問題進行交涉。

  而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洪磊也發(fā)聲表示,“中國反對美國援引國內法律對中國企業(yè)進行處罰。”

  與此同時在3月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再次做出強烈回應稱,中美作為兩個大國,既有合作,也有摩擦,這可能是一個常態(tài)。“美國對中國的企業(yè)進行貿易限制。這不是一個處理經貿矛盾的正確做法,損人而且不利己。”

  “限制出口令”,是雙輸結局

  為什么王毅外長說美方的做法是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呢?

  根據外媒報道,美國法務部將限制美國公司向中興公司提供硬件、軟件支持。這個結果同樣對美國企業(yè)也形成影響。據中興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中興智能手機實際發(fā)貨量5600萬部。這其中美國已經成為中興最大的市場之一,2015年在美國銷售智能手機1500萬部,成為美國第四大手機供應商,也是占領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手機企業(yè)。

  此外,中興手機與美國高科技企業(yè)如Google、Microsoft、高通等開展了深入合作,并通過設立創(chuàng)投基金等方式,與本地創(chuàng)新企業(yè)合作,建立開放合作平臺。不僅是采購,過去幾年中興美投入也巨大,目前中興在美國有350多人,80%是本地員工,在全美建立了6個研發(fā)中心和1 個物流中心。

  中興還參與到美國文化體育產業(yè)中,中興手機成為休斯頓火箭隊、紐約尼克斯隊、金州勇士隊、克利夫蘭騎士隊、芝加哥公牛隊美國NBA 5大球隊的官方合作伙伴,通過NBA這樣的全美運動,在美國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知名度。

  由此看來,在全球產業(yè)大融合的時代,幾乎所有的產業(yè)都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顯然美國政府單方面不適宜的制裁,切斷了市場經濟下貿易自由的鏈條,最終形成雙輸局面。受中興美國受限消息影響,美國供應商股價本周開始應聲下跌。

  有安全更有政治,中美博弈中興再成“出頭鳥”

  在明顯的雙輸局面下,美國政府為何還要強推不受各方歡迎的政策?誰才是這場鬧劇背后獲益者。

  很顯然,看看時間點,2016年美國已經正式步入大選年。每當遇到大選,“中國威脅論”話題必定會被美國政治家拿出來熱炒,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中國企業(yè)的騷擾。

  同樣的情景似曾相識,就在上次2012年美國大選年,中興就因與第三國運營商一項數百萬美元的既有電信設備合同受到美國相關部門調查。涉及此案的美國公司包括微軟、IBM、甲骨文和戴爾公司。而4年后的今天,美國等已經與伊朗達成和解,將逐步解除對伊朗制裁的情況下,卻針對中興再此發(fā)難,其政治目的很明顯。

  另外,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矛盾,其實更是中美大國之間的矛盾。在“棱鏡門”事件之后,中國為加強信息安全,推動了“去IOE化 ”,影響了部分美國科技公司的在華利益。本次中興通訊遭遇限令,正是兩國“摩擦摩擦”產生的火花。

  中國通訊產業(yè)崛起大勢所趨,美方應接受事實合作共贏

  過去30年,中國經濟取得世界矚目的成績。而近10年,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創(chuàng)造強國過渡。這其中電子通訊領域的發(fā)展,也直接挑戰(zhàn)美國的原有地位。

  目前,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在全球通訊領域已經進入了第一梯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導全球通訊標準的制定。在后4G時代,中興在業(yè)內率先推出Pre5G,將已具備商用條件的5G核心技術應用于4G網絡,目前已經進入商用階段。

  在自研領域,中興自主研發(fā)的迅龍2代,是全球第四款4G+極速,從2015Q2開始已經在全球超過10個國家地區(qū)商用,商用規(guī)模突破400萬。支持Pre-5G的迅龍三代也將今年實現全球商用,自研OS獲得工信部認證。

  此類事件的最終結果,恐怕不但不能形成對中國科技的遏制與崛起,反而會激發(fā)中國企業(yè)更多創(chuàng)造能力,未來中國會進一步主導全球科技的話語權。

  最后引用業(yè)內大佬的話:中國已經長大,中國科技產業(yè)也已經長大,美國應該接受這個事實,接納更多中國企業(yè),未來只有雙方合作,才能形成共贏局面。反之,雙方將雙輸,不過最終輸的更慘的可能是美方。



關鍵詞: 中興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