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臺系IC設計搶車用商機 人人有進度、個個沒把握

臺系IC設計搶車用商機 人人有進度、個個沒把握

作者: 時間:2016-04-13 來源:Digitimes 收藏

  雖然全球車用電子市場需求擁有傲人一等的年復合成長率,而且在電動車、智能駕駛及等概念不斷發(fā)酵下,車用相關芯片需求已一路狂飆,臺系業(yè)者雖然也有心切入,甚至已推出不少芯片解決方案來搶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604/289602.htm

  然而,在品牌車廠及代工業(yè)者在芯片采購策略上,多偏好大廠規(guī)模、悠久歷史、長期配合及產品良率等議題,臺系業(yè)者短期仍只能力拚車用相關配件的后裝(After Market)市場。

  至于何時才能第一時間切入品牌車廠零組件供應鏈名單中,臺系大廠不諱言指出,在公司車用芯片產品與技術上,必需要有一個3~5年的完整規(guī)劃,而且還得與車廠不溝通與合作,沒有任何捷徑的現(xiàn)象,都說明車用芯片產品線短期要想開花結果,無異緣木求魚。

  國外MCU大廠指出,以品牌車廠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的習慣而言,任何一家新進芯片供應商,照理說都需要經過至少3~5年的考驗,這對追求短期見效的臺系電子公司來說,確實有一些文化沖突的地方。

  以臺系電子五哥為例,早在2010年前后,就紛紛在內部設立車用電子部門,希望能快速分食全球車用電子市場大餅,不過在第一個5年過去后,還堅持奮斗的臺灣電子廠只剩不到一半。

  雖然臺系IC設計業(yè)者近期開始熱衷ADAS系統(tǒng)、車用資訊娛樂產品及相關芯片應用商機,不過,在芯片性價比向來不是品牌車廠的首要考量,加上急也快不到的產業(yè)現(xiàn)況,將同樣嚴格考驗臺系IC設計公司老板不斷砸大錢,和至少3~5年難以回本的耐心。

  國外類比IC供應商亦表示,品牌車廠在審核芯片供應商的必要條件時,會先看企業(yè)規(guī)模,畢竟一旦元件有問題要索賠,太小的公司根本賠不起。再來則是穩(wěn)定供貨的能力,車子生命周期長達5年以上,芯片備料要足夠,最后才是良率、性價比等。

  這與臺系IC設計業(yè)者向來強調以性價比敲開終端市場大門的文化很不一樣,也因此,不少臺系芯片供應商都會宣稱已通過客戶認證,但那是指芯片本身的效能測試,并不保證最后接單。

  也因為與品牌車廠的合作過程,既磨人又耗時間,也不保證一定有訂單,所以截至目前為止,市場上家喻戶曉的車用芯片供應商,多是歐、美、日系等一線芯片大廠,而且往往是擁有悠久歷史,完整芯片產品線,甚至擁有自己晶圓廠的半導體業(yè)者。

  在以往優(yōu)勢無法突出展現(xiàn)下,臺系IC設計業(yè)者只得從后裝市場開始起家,包括倒車雷達、抬頭顯示器,行車紀錄器及車用娛樂系統(tǒng)都已看到聯(lián)發(fā)科、凌陽、聯(lián)詠、偉詮電、盛群、晶宏、矽創(chuàng)及原相等駐足的身影。

  在臺系IC設計業(yè)者很難單打獨斗,突破全球車用電子市場講究技術、產品及量產等經濟規(guī)模的障礙下,臺系IC設計業(yè)者急需第三方合作伙伴(Thirty Party)的支援,方有可能大啖全球車用電子市場商機。其中,臺灣的電子五哥及汽車相關零組件供應商,將是主要策略聯(lián)盟對象,至于又兩岸品牌車廠,更是不能輕易放過的練兵對象。

  在全球車用電子市場向來不推崇一蹴可幾的營運模型下,才剛開始蹲馬步的臺系IC設計公司,恐怕還得再用心苦練一段時間,方有可能被正式引入品牌車廠師門。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