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拯救指紋識別技術專利危機
2012年蘋果公司收購Authentec切入指紋識別領域,2013年推出革命性的Touch ID,掀起智能手機裝載指紋識別的熱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605/291021.htm眾所周知蘋果是消費電子業(yè)頭號專利流氓,2011年至2015年的組合訴訟從三星獲賠5.48億美元。而Authentec則是指紋領域的頭號專利流氓,防御Atmel的專利進攻取得有利和解,基于專利訴訟勝局收Autra并Upek,才爬上壟斷地位。收購Authentec前后,蘋果公司又申請了40多件專利,準備了封裝、模組、指紋技術3組專利陷阱嚴陣以待。以至高通為了規(guī)避專利對“電容式”繞道走,弄個至今難產(chǎn)的“超聲波”。
隨著蘋果新申請的指紋專利紛紛得到授權,指紋領域?qū)@髴?zhàn)即將爆發(fā)。
一、專利陷阱
第一組,封裝方法。權利要求和法律狀態(tài)見下表:
蘋果封鎖了“Trench + wire bonding”的各種變體,如下圖所示:
US8736080 / US8981578是結構專利,US9018091/US20150230339是方法專利,CN103533751(發(fā)明)和CN203521398(實用)結合結構和方法。只要采用“挖槽+接合線”封裝的指紋芯片,就必然落入蘋果專利的保護范圍。
第二組為模組結構專利。權利要求和法律狀態(tài)見下表:
蘋果在美國已獲授權4個指紋傳感器模組結構發(fā)明專利,在中國申請3個發(fā)明專利,獲權1個實用新型專利。位于手機正面屏幕下方的按鍵,凡采用“按鈕+指紋傳感器+鍋仔片”或者“藍寶石+指紋傳感器+按鍵電路”這樣的疊層結構,就落入蘋果專利的保護范圍。甚至US9268989的保護范圍為“玻璃蓋板+屏幕+緊貼屏幕的指紋按鈕(指紋傳感器+電路+加強件)”,試圖把前置指紋按鈕智能手機一網(wǎng)打盡。
第三組是指紋技術專利,封鎖了基本原理引申出的必要結構和方法:
US5940526和DE69808073T2是開創(chuàng)Active(RF)型的發(fā)明專利,鎖定“傳感電極連接至有源電路(active circuit)以產(chǎn)生與采集到的指紋相關的信號”。該專利指出Active主動型以像素內(nèi)有無Active Circuit為標志。有些公司把Active / Passive型的區(qū)別解釋為有無Bezel,可能為了攪渾水遮掩自己的侵權風險。
而US20140003681 / CN104335226A,鎖定了指紋模板的數(shù)據(jù)結構,“用指紋片斷和片斷之間的幾何關系作為指紋模板”。這幾乎是小面積按壓指紋方案提高指紋識別速度的必由之路,是蘋果專利壁壘中最關鍵的一個。蘋果開辟了小面積按壓指紋方案的商業(yè)潮流,但僅僅把指紋傳感器做小不能成為專利權,所以獲得必要算法的授權是唯一可行的。美國和歐洲的專利局曾授予Atmel滑動指紋傳感器的圖像拼接方法專利權,其和滑動指紋傳感器的關系與此類同。有在先案例,該專利授權應該不成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