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英飛凌為啥看好EtherCAT工業(yè)以太網協(xié)議?

英飛凌為啥看好EtherCAT工業(yè)以太網協(xié)議?

作者: 時間:2016-08-31 來源:網絡 收藏

  到底是哪里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8/296298.htm

  根據IMS和ARC的調研報告,目前大約四分之三的工業(yè)以太網使用Ethernet/IP、PROFINET或Modbus/TCP;其次為Powerlink和,這兩個協(xié)議特別適合硬實時性要求;SERCOSIII的市場份額比較小,但它在高速運動控制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同協(xié)議對應不同的需求,對硬件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樣。”科技股份公司工業(yè)與多元化電子市業(yè)務部微控制器業(yè)務高級總監(jiān)MaurizioSkerlj說,之所以選擇,是因為EtherCAT是當前發(fā)展最快的工業(yè)協(xié)議,正在成為行業(yè)標準,而且加入EtherCAT協(xié)會是免費的;其次,EtherCAT屬于基于硬件的協(xié)議,不需要軟件干預,客戶使用起來更加便利。

  

 

  “這很像現實生活中的火車,連接的部分是軌道,每個節(jié)點就像一個車站,而數據就是火車上的乘客。但與其它以太網標準不同,EtherCAT是實時的,每個節(jié)點都有進口和出口,這就好比乘客在每一站不需火車停車,就可以順利地上下車。換句話說,EtherCAT是沒有延遲的,這對需要實時控制的電機來說非常重要。”MaurizioSkerlj表示。

  在沒有XMC4800之前,業(yè)界往往通過MCU+ASIC,或是MCU+FPGA的形式來實現實時通信以太網的功能。這種情況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用戶追求高性能,愿意自己研發(fā)整合EtherCAT;二是因為系統(tǒng)的其它控制部分也要用到FPGA,索性就把ASIC一同整合到FPGA中。但此番在XMC4800中集成了ASIC功能,可以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需求。

  眼中的工業(yè)4.0

  作為德國“工業(yè)4.0”研究項目中唯一的半導體企業(yè),英飛凌的理解對整個行業(yè)起著風向標的作用。MaurizioSkerlj認為,工業(yè)4.0既是一個愿景,也是正在實施的漸進過程。由于涉及多個行業(yè),雖然暫時無法定義出清晰的實施計劃,但這個漸進過程包含了幾大要素:更多地實現工廠自動化、各行業(yè)間橫向和縱向更深入地互相融合、集中控制向分布式智能控制轉變以及大數據的分析。因此,要實現智能的生產和制造,海量的設備將互聯,這其中將面臨兩大考驗:數據和信息的安全如何保障,以及怎樣最大程度提升能效,這也正是英飛凌關注并致力于解決的挑戰(zhàn)。

  在工業(yè)4.0計劃中,連網的設備無所不在。一方面,巨大的網絡和大量的連網設備必然產生巨大的能耗,另一方面,高度智能化環(huán)境下的數據和信息安全是物聯網發(fā)展的基本底線,物聯網環(huán)境下敏感數據量越大,風險就越大,比如數據、ID、IP被盜用,數據被偽造或篡改,設備、服務器和網絡被惡意操縱。因此,能效和安全是決定工業(yè)4.0實施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芯片處于整個工業(yè)4.0架構的基礎,解決連接、控制、感知等基礎問題和執(zhí)行問題,在工業(yè)4.0實施中起著重要作用。”MaurizioSkerlj表示,傳感器可以捕捉數據,然后將數據傳給MCU進行分析和計算,MCU發(fā)出指令對生產進行智能控制,同時將指令傳給功率半導體,保障高效地生產。此外,在整個生產流程中,數據的安全、設備的防偽是貫穿始終的關鍵。通過這一完整的流程,可智能化地控制能效并最大化地保障安全。作為一家芯片廠商,英飛凌有高精度的工業(yè)傳感器、執(zhí)行器、MCU、功率器件以及安全解決方案,可高效參與上述流程的實施。

  其實早在“中國制造2025”出臺前,英飛凌就已經開始著手在中國踐行工業(yè)4.0計劃。無錫工廠作為英飛凌全球后道工序的試點,2014年開始實施的后道自動化線路圖“BEAR”項目已經在智能制造和零缺陷制造上初見成效。據了解,BEAR旨在對后道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通過大數據制造數據分析和先進流程控制分析不斷改進工藝流程,提高設備的綜合利用率、可用性及可維護性;同時,減少非增值活動,降低生產周期,實現生產流程全程可追溯,以達到零缺陷的目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飛凌 EtherCA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