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總線在汽車電子業(yè)的應用
CAN是Control Area Network 的縮寫, 該項技術最早由德國BOSCH 公司推出, 用于汽車內部測量與執(zhí)行部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其總線規(guī)范現已被ISO 國際標準組織制訂為國際標準。由于得到了Motorola , Intel , Philip , Siemence , NEC 等公司的支持, 它廣泛應用在離散控制領域。CAN通信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光導纖維、同軸電纜,作為一種串行多主站控制器局域網總線,他的通訊可靠性、網絡安全性、實時性都非常高,成本也低廉,很適用一些中小規(guī)模的交通運載工具電氣系統、工業(yè)過程監(jiān)控設備的互連、電磁輻射強、環(huán)境溫度惡劣、振動大的工業(yè)環(huán)境及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就目前的趨勢看,CAN總線協議必是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和嵌入式工業(yè)控制局域網的標準總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12/329373.htmCAN屬于總線式串行通信網絡,由于采用了許多新技術以及獨特的設計,與一般的通信總線相比,CAN總線的數據通信具有突出性能、可靠性、實時性和靈活性,以及良好的故障珍斷和糾錯能力。其特點主要有:
1)支持分布式控制,實時控制。
2)不分主從,CAN是主站總線,在任何時刻各節(jié)點都可向網絡上的節(jié)點發(fā)送信息,通信靈活,可以多主方式工作。
3)實時性好,采用非破壞性的獨特的總線仲裁技術,高優(yōu)先級節(jié)點優(yōu)先傳送數據,有效避免總線沖突。
4)CAN采用全局廣播、一點對多點、點對點傳送數據功能。
5)短幀結構的采用降低了數據出錯率,數據傳輸時間短,每幀有效字節(jié)數最多為8個,有CRC及其它校驗措施,適合在高干擾環(huán)境下使用。
6)一旦出現嚴重錯誤,可自動脫離或關閉總線,而其他總線操作不會受影其響。
7)每次擴充石,直接掛新節(jié)點在總線上,改型靈活,系統擴充容易,走線少。
8)CAN總線的最大傳輸速率可達1Mb/s,直接通信距離最遠可達到10km,(速率在5kbps以下)。
9)CAN節(jié)點數在標準幀是可達110個,擴展幀個數不限。
10)數據傳送方式可分為數據廣播式和遠程數據請求式。
自CAN總線問世以來,為滿足CAN總線協議的多種應用需要,相繼出現了幾種高層協議。目前大多數基于CAN總線的網絡都采用CAN總線的高層協議。CAN open、Device Net和SDS是通常采用的高層協議,適用于任何類型的工業(yè)控制局域網應照場合,而CAL貝I|應用于基于標準應用層通訊協議的優(yōu)化控制場合,SAEJl939則應用于卡車和重型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
二、CAN在汽車電子業(yè)的發(fā)展
“汽車電子業(yè)最大的熱點就是網絡化。”一位業(yè)內人士如此描述汽車網絡的應用前景。而CAN擁有的多主節(jié)點、開放式架構,以及錯誤檢測及自恢復能力等優(yōu)勢,成為汽車網絡應用的熱門。從以下一組數字中也印證了這一趨勢,02年數據,全球市場上大約有一億只CAN收發(fā)器,平均一輛車上有12個到15個低速CAN收發(fā)器,4到5個高速CAN收發(fā)器。
一些汽車專家認為,就像在20世紀70年代引入集成電路、80年代引入微處理器一樣,近10年來數據總線技術的引入也將是汽車電子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
并且,隨著安全性能日益受到重視,安全氣囊也將逐漸增多,以前是在駕駛員前面安裝一個,今后側面與后座都會安裝安全氣囊,這些氣囊通過傳感器感受碰撞信號,通過CAN總線將傳感器信號傳送到一個中央處理器內,控制各安全氣囊的啟動彈出動作。同時,先進的防盜設計也正基于CAN總線網絡技術。首先,確認鑰匙合法性的校驗信息通過CAN網絡進行傳遞,改進了加密算法,其校驗的信息比以往的防盜系統更豐富;其次,車鑰匙、防盜控制器和發(fā)動機控制器相互儲存對方信息,而且在校驗碼中攙雜隨機碼,無法進行破譯,從而提高防盜系統的安全性。而這些功能的實現無一不借助CAN總線來完成,CAN總線成為汽車智能化控制的“定海神針”。
在現代轎車的設計中,CAN已經成為必須采用的裝置。奔馳、寶馬、大眾、沃爾沃、雷諾等汽車都采用了CAN作為控制器聯網的手段。據報道,中國首輛CAN網絡系統混合動力轎車已在奇瑞公司試裝成功,并進行了初步試運行。在上海大眾的帕薩特和POLO汽車上也開始引入了CAN總線技術。但總的來說,目前CAN總線技術在我國汽車工業(yè)中的應用尚處于試驗和起步階段,絕大部分的汽車還沒有采用汽車總線設計。國內在技術、設計和應用上進行網絡總線的“深造”勢在必行。
CAN分為高速和低速CAN總線,低速CAN的總線速度為10Kb-125Kb/s,高速為250Kb-1Mb/s。許向東介紹,德爾福開發(fā)的CAN總線系統是將發(fā)動機控制與變速箱連接在一起,因為汽車在換檔時需要發(fā)動機變換扭矩,以保持汽車行駛的平穩(wěn)性。高速CAN應用在發(fā)動機、變速箱、ABS等實時性要求強的控制模塊,低速CAN主要是運用在車身控制模塊領域。
然而,對于許多基本的汽車應用而言,由于CAN總線的實現成本較高,并非都需要用CAN節(jié)點來實現連接。飛思卡爾汽車電子市場部經理康曉敦說,CAN總線的實現成本較高,做一個節(jié)點,MCU需要帶CAN數字接口,至少20多元,加上CAN收發(fā)器七八元,因此一個CAN節(jié)點芯片需要30多元左右。隨著節(jié)點數的增加,這部分成本會增加許多,而LIN(局部互聯網絡)對MCU要求的資源很少,普通的串行口就可以做,一般LIN子節(jié)點所用的MCU只需要幾元。并且,LIN總線正是針對相對簡單的應用而設計的。因此在CAN/LIN網絡中,CAN節(jié)點可連接發(fā)動機、變速箱、儀表盤等,LIN節(jié)點來連接門窗、后視鏡、車燈等。這是綜合汽車成本、性能方面的權衡之舉。
CAN網絡的上游是向傳輸速率更高的Flex Ray協議發(fā)展,下游是向LIN協議發(fā)展。Flex Ray的速率高、更加安全可靠,但實現成本目前還較高,其接口和收發(fā)器方面要求均較高,精度和復雜性更高。因此,未來幾年內CAN總線仍占據汽車網絡技術的主導。
同時,為適應未來汽車多媒體娛樂系統發(fā)展的需要,未來DVD、導航儀、汽車音響將通過數據總線集成在一起,以傳輸移動圖像,這也就需要傳輸速率更高、更快的網絡總線。康曉敦指出,目前市場上已開發(fā)出一種MOST標準網絡,做音視頻娛樂通信,它是基于光纖的通信協議,傳輸速率可達20多兆,在一些頂級車上已有應用。目前做MOST總線很復雜,MOST網關需用支持多媒體的32位MCU實現,并需要大量的16位單片機做每個子系統的控制,它的應用還需汽車廠商、汽車電子廠商的共同推動。
三、結束語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和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控制芯片性能逐步提高,體積逐步減小,價格進一步下降,CAN總線在汽車上的應用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并且SAE J1939成為車用CAN通信協議的主流。CAN總線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將使汽車的動力性、操縱穩(wěn)定性、安全性都上升到新的高度,給汽車技術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CAN作為控制器聯網的手段,已廣泛應用于奔馳、雷諾、沃爾沃、大眾、寶馬等知名品牌汽車。據相關報道,奇瑞公司已經配裝成功國內首輛CAN網絡系統混合動力轎車,并已投入運行中。POLO汽車、上海大眾的帕薩特也都開始引用此技術,相信CAN總線技術將會推動汽車電子業(yè)一直向前邁進發(fā)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