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驅(qū)動系統(tǒng)中的EMC 及其對策
2)電抗器過熱燒損。
高頻電流可導致:
1)測量儀器、傳感器、漏電保護開關和CPU誤動作;
2)干擾其他電子設備。
4.3 變頻器對電動機的危害
電壓變換器產(chǎn)生的反復陡峭波形可加速電動機的絕緣老化。由于高變化率dV/dt,在電動機過電壓或其絕緣壽命下降時,電動機可能立即損壞。
5 改善變頻器EMC的對策
一般認為改善EMC 的三大對策是:減小EMI源的強度;消弱或切斷EMI 的傳輸;提高弱電電子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如表2 所列。
現(xiàn)在所用IGBT的載波頻率一般為(3~12)kHz,僅考慮高次諧波影響是不夠的,必須從配電工程和接地等方面極力消除高頻的干擾。
5.1 設備本身的EMC措施
圖5 是在變頻器的輸入端裝有EMC 濾波器、輸出端裝有電抗器的示意圖。為了能有效地控制EMI 的影響,首先應把濾波器和電抗器分別安裝在離變頻器的輸入/輸出端最近的地方;其次,要把濾波器和電抗器的屏蔽與變頻器的屏蔽有機地結合為一體,也就是除了要把它們的屏蔽接在一起,還要利用變頻器的屏蔽將濾波器和電抗器的輸入和輸出端隔開。因為它們用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仍然存在著電磁耦合,如果用變頻器的屏蔽將其隔開,可以起到加強控制(類似切斷)它們之間存在的電磁耦合的作用。這一點在實際安裝濾波器和電抗器過程中至關重要。
5.2 配電工程的EMC措施
5.2.1 屏蔽與噪聲抑制
所有的變頻器控制端子連接線采用屏蔽線,在變頻器入口處將其屏蔽層就近接地。接地采用電纜夾層構成360毅環(huán)接。嚴禁將屏蔽層擰成辮子狀在與變頻器的“地”連接,這樣會導致屏蔽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屏蔽效果。
變頻器與電動機的連接線(電機線)采用屏蔽線或獨立的走線槽,電機線的屏蔽層或直線槽的金屬外殼一端與變頻器“地”就近連接,另一端與電機外殼連接,同時安裝噪聲濾波器可大幅度抑制電磁噪聲。采用屏蔽電纜后,抗干擾性提高,但此方式對電磁感應產(chǎn)生的噪聲的抑制效果不佳,一般選用扭絞式的信號線很有效。
5.2.2 現(xiàn)場配線
1)電力配線不同的控制系統(tǒng)中,電源進線從電力變壓器處獨立供電,一般采用5 芯線,其中3 根為火線,1 根零線,1 根地線,嚴禁零線和地線共用一根線。
2)設備分類同一控制柜內(nèi)有不同的用電設備,如變頻器、濾波器、PLC(可編程控制器)、檢測儀表等,其對外發(fā)射電磁噪聲和承受噪聲的能力各不相同,這就要求對這些設備進行分類,可分為強噪聲設備和噪聲敏感設備,把同類設備安裝在同一區(qū)城,不同類的設備間要保持20 cm 以上的距離。
3)控制柜內(nèi)配線控制柜內(nèi)一般有信號線(弱電)和電力線(強電),對變頻器而言,電力線又分為進線和出線。信號線易受電力線干擾,從而使設備誤動作。在配線時,要將信號線和電力線分布于不同的區(qū)域,嚴禁二者在近距離(20 cm 內(nèi))平行走線或交錯走線,更不能將二者捆扎在一起。如果信號電纜必須穿越動力線,二者之間應保持成90毅角。電力線的進線和出線也不能交錯配線或捆扎在一起,特別是在安裝噪聲濾波器的場合,這樣會使電磁噪聲經(jīng)過進、出線的分布電容形成耦合,從而使噪聲濾波器失去作用。圖6 為電磁感應噪聲的隔離;圖7 為靜電噪聲的隔離。圖中M 為互感;悅為分布電容。
5.2.3 接地
變頻器在工作時一定要安全可靠接地。接地不僅是為了設備和人身安全,而且也是解決EMC問題最簡單、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應優(yōu)先考慮。
接地分三種:專用接地極接地、共有接地極接地、地線串聯(lián)接地。不同的控制系統(tǒng)應采取專用接地級接地;同一控制系統(tǒng)中的不同設備應采取共用接地極接地;同一供電線中的不同設備應采取地線串聯(lián)接地。變頻器接地端子PE(圖4)接地電阻越小越好,變頻器的接地必須與動力設備接地點分開,不能共地。
變頻器的接地電極和其他設備的強電接地極之間最小距離為5 m,和弱電設備接地極間的距離為10 m。由于接地線內(nèi)流過高頻電流,考慮到集膚效應,其直徑不能太小,一般接地線截面積應為(22~100)mm2。信號輸入線的屏蔽層應接至PE上,其另一端絕不能接于地端,否則會引起信號變化波動,使系統(tǒng)振蕩不穩(wěn)定。
5.2.4 漏電流的對策
漏電流包括線間漏電流和對地漏電流。它的大小取決于系統(tǒng)配線時分布電容的大小和變頻器的載波頻率。對地漏電流是指流過公共地線的漏電流,它不僅會流入變頻器系統(tǒng),而且可能通過地線流入其他設備。這些漏電流可能使漏電斷路器、
繼電器或其他設備誤動作。線間漏電流是指流過變頻器輸入、輸出側電纜間分布電容的漏電流。漏電流的大小與變頻器載波頻率、電機電纜長度、電纜截面積有關,變頻器載波頻率越高,電機電纜越長,截面積越大,漏電流也越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