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移動支付NFC-SWP方案在SIM卡中的實現(xiàn)方法(一)

移動支付NFC-SWP方案在SIM卡中的實現(xiàn)方法(一)

作者: 時間:2013-10-07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近幾年,手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通信工具,它已經成為便攜的娛樂工具,將來有望發(fā)展為可信賴的支付工具,在消費、購物、交通等領域通過手機方便、快捷地完成支付?;谑謾C的新需求,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移動運營商、手機制造商、制造商研究的熱點問題。的解決方案比較多,其中雙界面方案和近距離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方案比較可行。雙界面方案已經有產品面世,近距離通信方案正在研發(fā)階段。

  雙界面SIM卡方案通過在SIM卡中增加非接觸IC卡界面進行非接觸通信。天線連接在SIM卡尚未使用的C4和C8這兩個接口上。雙界面SIM卡在手機中增加了非接觸IC卡的功能,但沒有實現(xiàn)閱讀器和點對點通信功能。NFC是由NXP公司和索尼公司提出的超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使得兩臺兼容NFC的設備之間可以直觀、便捷、安全地通信。NFC的主要應用是移動小額支付,還可以應用于門禁、公交等領域。

  與雙界面SIM卡方案相比,NFC方案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NFC方案可以實現(xiàn)更多的應用;

 ?、?在NFC芯片與SIM卡的連接使用C6(SWP)觸點,并不影響SIM卡高速空中數(shù)據下載;

  ③ NFC方案是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可靠、安全、便捷的通信;

 ?、?NFC方案完全兼容現(xiàn)有的讀寫器,不需要對讀寫器進行任何更改。

  綜上所述,近距離通信NFC是移動非接觸支付業(yè)務最可行的解決方案,而SWP連接方案則是NFC技術的一部分。

  1 近距離通信概述

  近距離通信是短距離非接觸式的一種,工作于13.56 MHz頻帶,傳輸距離在10 cm以內;傳輸速度目前可以達到106 kbps、212 kbps、424 kbps,理想速率可以達到1 Mbps左右。NFC所使用的頻率與目前流行的非接觸智能卡相同,同時兼容以ISO14443 A/B為基礎的感應式非接觸通信,以及Philips公司的MIFARE技術和索尼公司的FeliCa技術。

  1.1 近距離通信原理

  根據ISO18092標準,近距離通信可以工作在主動模式和被動模式。進行通信之前,可以選擇傳輸速率106 kbps、212 kbps、424 kbps中的一種,并可以在這三者間任意切換。

  1.1.1 被動模式通信原理

  在被動模式下,近距離通信的通信原理與RFID一樣,都是依靠電磁感應耦合原理完成通信。NFC手機有一塊NFC芯片,內置有天線,用來接收和發(fā)送無線數(shù)據。

  NFC工作在被動模式時,閱讀器啟動NFC通信,稱為NFC發(fā)起設備(主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域。NFC發(fā)起設備選擇3種速率的一種傳輸數(shù)據,ISO18092標準規(guī)定了每種傳輸速率使用的調制、編碼技術。NFC目標設備(從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域,而使用負載調制(load modulation)技術,以相同的速度將數(shù)據傳回發(fā)起設備。此通信機制與基于ISO14443 A/B、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觸式智能卡兼容,因此,在被動模式下,NFC發(fā)起設備可以用相同的連接和初始化過程檢測非接觸式智能卡或NFC目標設備,并與之建立聯(lián)系。

  就近距離通信應用的角度而言,其應用模式分為3種:標簽模式、閱讀器模式、點對點模式。標簽模式,即NFC芯片作為被動設備使用,其作用相當于應答器。為了保證數(shù)據的安全性,在更換手機后不至于重新設置密鑰信息,需要在SIM卡中保存的密鑰信息。通信設備包括閱讀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