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產品拆解 > 魅族 MX3 詳拆第一集

魅族 MX3 詳拆第一集

作者: 時間:2014-01-10 來源: 收藏

再拆一點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15447.htm

 

 

再拆一點就能看到保護板了。這個東西是保證鋰電池安全工作的核心部件,要知道鋰電池是很嬌嫩的東西,充電電流不能大、放電電流不能大、充電電壓太高會出事、放電放的太低也會出事。出事會怎樣呢?最輕的是容量損失內阻增大,其次是內部產生氣體封裝鼓脹,最差的就直接爆炸了。保護板就是用來避免這些情況發(fā)生的,如果電池的電流超過規(guī)定值或者電壓超過規(guī)定值,保護板都會負責切斷電芯和外部電路以保證電池的安全。

毫無疑問的保護板做工是很好的,不僅用了4層板,而且還用了剛撓結合的工藝。和上面綠色的普通保護板一比,高下立現(xiàn)。不過和MX2比比,好像還是差了不少東西?沒錯,MX2的保護板功能更加豐富一些,它的內部除了也有的溫度檢測以外,還有一個庫侖計,可以精確統(tǒng)計電池放出和充入的電量(注意是電量,單位是Whr)。從理論上說這會讓MX2的電量統(tǒng)計比精確的多,但是其實實際上MX3在電量檢測方面要遠好于MX2,這也許是MZ把庫侖計從電池上遷移到了主板里的結果?沒有仔細分析,反正要知道MX3可以安心的把電池用到最后1%就行了。

本來電池差不多也就這樣了,不過手賤的還是把正面的黑膠也撕掉了,這才意外發(fā)現(xiàn)下面還有不少字:

 

 

其實撕開以后里面也就是黑乎乎的一團,由很多薄薄的紙片卷成方塊,啥也看不出來。

終于要進入本體了!本著從外圍到核心的順序,我們從小板開始。

 

 

別看這片小板連口香糖大小都不到,它卻使用了5顆螺絲固定。牢固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MX3上這片小板還肩負著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和下方的邊框天線連接。為了實現(xiàn)邊框天線,MZ的設計師在邊框上做了兩個打斷,這樣下方的邊框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倒著的π,懂天線的朋友馬上就明白了,這就形成了一對兒倒F天線。

但是這并不是MX3的全部天線,如果是這樣,那么斷點處只要摸一摸,信號就沒了,MX3也就會出現(xiàn)類似IP4那樣的天線門事件。因此實際上MZ在這里的設計很巧妙,這一對倒F天線只是整個天線系統(tǒng)里的一部分,在后蓋下方,還用LDS工藝生成了天線的另一部分,信號的流通方向見下圖:

 

 

天線設計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不太懂,因此對于整個天線系統(tǒng)的設計也沒法說更多。但是有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可以看出來的。現(xiàn)代手機由于需要兼顧多個頻段,對于MX3而言是6個頻段,因此需要用很復雜的多諧振天線設計,讓天線的不同部分對不同的頻率諧振,因此形狀會很奇怪。在MX3上,后蓋上用LDS形成了兩個“半天線”,然后依靠觸點和螺絲,導入由邊框形成的另外兩個“半天線”,從而形成一組完整的GSM/WCDMA天線。這樣的設計,由于邊框并不是全部,因此即便縫隙被人體碰到,天線的特性也不至于迅速衰減到無法使用,所以可以比較好的兼顧自由場和正常操作環(huán)境。這種復雜天線設計,還是第一次看到。

不僅是2G/3G天線,在另外一組天線(不確定是GPS還是WIFI)上也有體現(xiàn),同樣是在中殼上實現(xiàn)一半,在邊框上實現(xiàn)另一半。因此邊框上的縫隙,就遠不像MX/MX2上那樣僅僅是避免屏蔽天線而造,縫隙實際上成了天線的一部分。

 

 

小板的反面則是很多人感興趣的Home鍵。應大家的要求,把它徹底拆開了:

 

 

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到1毫米的Home鍵里有四層結構,分別是反光板、導光板、熒光板和遮光板。一個扁平封裝的白色LED負責從側面把光射入導光板,而導光板則把光在一個圓圈范圍內從平面散射成垂直,照亮熒光板,最終實現(xiàn)那個漂亮的小白圈。

小板上值得解析的也就這些。對了,最后需要說明的是,MZ在MX3上放棄了MX和MX2上采用的17針雙層USB口設計,改為了標準的5針。因此MX3不再支持SPDIF輸出,也不再支持USB Host功能,甚至連MHL功能也取消了,只剩下了標準的USB OTG支持。官方對此的解釋是,Miracast比MHL更方便,但SPDIF沒了始終還是有些遺憾。

由于沒有其他的板子,接下來就是主板咯。

 

 

首先拆掉3.5mm插座。這一代的3.5mm插座設計非常良心,拆的時候真的少折騰了不少,一個螺絲,直接就可以取下,不像以前總是連著一大堆排線,一不小心還會扯斷。插座和PCB的連接方式略顯奇葩,這種靠側邊連接的方式在手機里是極少見的。

擰下螺絲,松開排線,拆主板就不再有任何障礙。

 

 

 

 

外一個很多朋友感興趣的問題是,MX3說有三個麥克風降噪,但是為什么機殼上只有兩個孔呢?拆下主板以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第三個麥克風在聽筒的旁邊。

 

 

在這里放一個麥克風是什么意思?簡單來說,MX和MX2上的麥克風,都是為了讓對方聽你說話更清楚,而MX3上的這第三個麥克風則可以讓自己聽別人聽的更清晰,所謂他好我也好。比較奇葩的設計是,在MX3上第三方APP如果需要獲取麥克風聲音,MZ會打開聽筒邊上的這顆,初看似乎有些反直覺,怎么會用這顆?但是某天在街上走,發(fā)現(xiàn)MM用微信發(fā)語音消息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都是沖著屏幕或者對著聽筒喊的時候,樓主突然對MZ的工程師產生了深深的敬佩……

聽筒左邊是一些小附件,如圖所示。

 



關鍵詞: 魅族 MX3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