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PIC和AVR的自身抗干擾性能

PIC和AVR的自身抗干擾性能

作者: 時間:2013-04-08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從以上看來干擾主要是影響了復位腳。電源對的影響比的小。查閱的復位系統(tǒng),終于有了答案:

的復位腳通過一個電阻連接到電源,而的則沒有,故電源對PIC的影響比AVR的小。將PIC的復位腳外接一個電阻,電源對PIC的影和AVR一樣。

將電源和復位連接103或者104電容到地,奇跡發(fā)生了。

M8的穩(wěn)定性能居然和PIC16C54一樣了。先是接觸器放在芯片旁邊。無論怎么按動按鈕,接觸器的干擾對它一點反映也沒有,真是穩(wěn)如泰山。再用接觸器線圈引線纏繞芯片。在4圈以下還是穩(wěn)如泰山。上了5圈就有干擾了。

PIC16F716:先是接觸器放在芯片旁邊。無論怎么按動按鈕,接觸器的干擾對它一點反映也沒有,真是穩(wěn)如泰山。再用接觸器線圈引線纏繞芯片。在1-2有干擾了。

查閱PIC的MCLR時間沒有結(jié)果,看了PIC16F系列的復位電路沒有什么改變估計是PIC16F系列的內(nèi)部質(zhì)量不高。再說“奇跡發(fā)生了”抗干擾能力提高不顯著。

查閱各種AVR的復位電路,發(fā)現(xiàn)AT11是最差的,連“尖峰濾波電路也沒有”所以淘汰停產(chǎn)了。AT24/26/28/15的復位時間只有50-900ns。AT25/13/2313的復位時間要2.5us,難怪要穩(wěn)定些。M48/88/168為2us,M8為1.5us。(沒有比較過M48是不是比M8穩(wěn)定一些)。復位時間短的肯定比時間長的容易受干擾一些,可是AVR為什么還如此明了的標出復位時間呢?只有一個原因:讓用戶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抗干擾的芯片。

終上所述:芯片自身抗干擾能力。個人認為:

PIC的C系列片子可以得10分。

AVR的M8可以得8-9分。

PIC的16F系列片子可以得4分。

AVR的AT13可以得8-9分。

可以看出AVR的足可以用于工業(yè)控制了,注意使用AVR的片子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的片子,還有AVR的復位腳處理,由于AVR的復位腳通過一個電阻連接到電源,所以電源也要處理。

以上所述只是個人認識,做的試驗也不全面,請大蝦們不要太計較。現(xiàn)在有一棵新星STC單片機,網(wǎng)上傳的很神奇,特別懇請哪位大蝦做個測試。

JAMESKING:

謝謝陳先生這篇好文章,這帖子應該上褲子了!!

STC我無法買到,不好做試驗。

Mega16L/32L/128L都具有類似Mega8這個特點。

當電源紋波在5mv以內(nèi)時,就算直接對引腳火花放電都沒關系,只是用料比較多而已。

接觸器的RC或者壓敏還是要加上。

yy_zxl:

用樓主的辦法對我的mega16進行試驗,10圈,接觸器點動5次就復位了。在接觸器的線圈上并TVS或電容,問題解決,看來在接觸器的線圈上并TVS或電容是有必要的,對23樓

“4,最關鍵的一點是軟件問題,就是在接觸器輸出指令后加10ms的延時,然后再重復輸出接觸器指令。這樣MCU就不會復位了。為什么呢?自己體會。這點是一些工程師不愿意講的,或者是不知道的。簡單的說,其實MCU或者其他元件也好。受到干擾的情況總是在處于接受或者輸入的狀態(tài)下的。如果你的元件處于輸出狀態(tài)的話是不會受到干擾的。延時10ms是因為接觸器是慢動作元件,在MCU指令后要大約10ms才可以吸合的,這時候就要讓MCU處于輸出狀態(tài),輸出比輸入受干擾小多多了。所以要重復輸出接觸器指令。用了該方法,MCU就不會受干擾了?!?P>覺得不一定有用,因為干擾是從空中耦合到reset端,此時單片機處于什么狀態(tài)對干擾reset端是毫無辦法的。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PIC AVR 抗干擾性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