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全方位了解IGBT的基礎知識

全方位了解IGBT的基礎知識

作者: 時間:2013-04-26 來源:網絡 收藏
具有特征尾流波形,集電極電流引起以下問題:功耗升高;交叉導通問題,特別是在使用續(xù)流二極管的設備上,問題更加明顯。

  鑒于尾流與少子的重組有關,尾流的電流值應與芯片的溫度、IC 和VCE密切相關的空穴移動性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根據所達到的溫度,降低這種作用在終端設備設計上的電流的不理想效應是可行的。

  阻斷與閂鎖

  當集電極被施加一個反向電壓時, J1 就會受到反向偏壓控制,耗盡層則會向N-區(qū)擴展。因過多地降低這個層面的厚度,將無法取得一個有效的阻斷能力,所以,這個機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如果過大地增加這個區(qū)域尺寸,就會連續(xù)地提高壓降。 第二點清楚地說明了NPT器件的壓降比等效(IC 和速度相同) PT 器件的壓降高的原因。

  當柵極和發(fā)射極短接并在集電極端子施加一個正電壓時,P/N J3結受反向電壓控制。此時,仍然是由N漂移區(qū)中的耗盡層承受外部施加的電壓。

  在集電極與發(fā)射極之間有一個寄生PNPN晶閘管,如圖1所示。在特殊條件下,這種寄生器件會導通。這種現象會使集電極與發(fā)射極之間的電流量增加,對等效MOSFET的控制能力降低,通常還會引起器件擊穿問題。晶閘管導通現象被稱為閂鎖,具體地說,這種缺陷的原因互不相同,與器件的狀態(tài)有密切關系。通常情況下,靜態(tài)和動態(tài)閂鎖有如下主要區(qū)別:

  當晶閘管全部導通時,靜態(tài)閂鎖出現。 只在關斷時才會出現動態(tài)閂鎖。這一特殊現象嚴重地限制了安全操作區(qū) 。 為防止寄生NPN和PNP晶體管的有害現象,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防止NPN部分接通,分別改變布局和摻雜級別。 降低NPN和PNP晶體管的總電流增益。 此外,閂鎖電流對PNP和NPN器件的電流增益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它與結溫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在結溫和增益提高的情況下,P基區(qū)的電阻率會升高,破壞了整體特性。因此,器件制造商必須注意將集電極最大電流值與閂鎖電流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通常比例為1:5。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IGBT 基礎知識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