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ARM下的觸摸屏驅動系統(tǒng)設計研究
文章首先介紹了觸摸屏的實現(xiàn)原理,然后介紹了觸摸屏芯片AD7873的特性,在此基礎上設計了ad7873與i.MX27和觸摸屏的連接PCB圖,最后依照硬件連接圖設計了嵌入式Linux下的驅動,并成功通過了tclib觸摸屏專業(yè)測試軟件的測試,在家庭智能網關系統(tǒng)的測試中也成功運行,實現(xiàn)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嵌入式下觸摸屏的驅動系統(tǒng)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30449.htm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觸摸屏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應用,在各種手持設備中,如手機、MP4、掌上游戲機、掌上PDA等,由于其方便、舒適,使其完全擺脫了鍵盤和鼠標的束縛,使人機交互更為直截了當。而在微軟最新開發(fā)的windows7操作系統(tǒng)中,就有其值得驕傲并加以推廣的多點觸摸技術,并成為一大賣點??梢?,觸摸屏技術引起了上到微軟,下到普通老百姓的關注。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你是在商場購物,還是在銀行存取款,觸摸式的自動服務器將能為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這里通過對觸摸屏原理的理解和分析,成功的設計出了CPU與觸摸屏芯片之間的硬件連接,并依照硬件和驅動設計的原理,設計出了基于嵌入式Linux和飛思卡爾i.MX27芯片以及AD7873觸摸屏芯片的驅動程序,并成功移植到內核中,實現(xiàn)了家庭控制器系統(tǒng)的觸摸技術。
2硬件系統(tǒng)的構成
2.1電阻式觸摸屏原理。
電阻式觸摸屏是一種傳感器,它將矩形區(qū)域中觸摸點(X,Y)的物理位置轉換為代表X坐標和Y坐標的電壓。當觸摸屏表面受到的壓力(如通過筆尖或手指進行按壓)足夠大時,頂層與底層之間會產生接觸。所有的電阻式觸摸屏都采用分壓器原理來產生代表X坐標和Y坐標的電壓。如圖1所示,分壓器是通過將兩個電阻進行串聯(lián)來實現(xiàn)的。上面的電阻(R1)連接正參考電壓(VREF),下面的電阻(R2)接地。兩個電阻連接點處的電壓測量值與下面那個電阻的阻值成正比。為了在電阻式觸摸屏上的特定方向測量一個坐標,需要對一個阻性層進行偏置:將它的一邊接VREF,另一邊接地。
同時,將未偏置的那一層連接到一個ADC的高阻抗輸入端。當觸摸屏上的壓力足夠大,使兩層之間發(fā)生接觸時,電阻性表面被分隔為兩個電阻。它們的阻值與觸摸點到偏置邊緣的距離成正比。觸摸點與接地邊緣之間的電阻相當于分壓器中下面的那個電阻。因此,在未偏置層上測得的電壓與觸摸點到接地邊之間的距離成正比。
圖1原理示意圖
2.2AD7873介紹及與系統(tǒng)硬件原理
AD7873是一款12位逐次逼近型ADC,具有同步串行接口以及用于驅動觸摸屏的低導通電阻開關,采用2.2V至5.25V單電源供電,吞吐量大于125KBPS.
AD7873可用于電池測量、溫度測量和觸摸壓力測量,還具有一個2.5V片上基準電壓源,可用于輔助輸入、電池監(jiān)控器和溫度測量等模式。不使用時,可關斷內部基準電壓源以降低功耗。也可以使用外部基準電壓,并可在1V至VCC范圍內變化,模擬輸入范圍為0V至VREF.這款器件具有關斷模式,此模式下功耗不足1μ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