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防雷保護解決方案(圖)
在本方案中,B級防雷器據(jù)選擇我公司的B級間隙防雷器Asafe系列。
?。?)電源避雷器的安裝要求
在安裝電源避雷器時,要求避雷器的接地端與接地網(wǎng)之間的連接距離盡可能越近越好。如果避雷器接地線拉得過長,將導致避雷器上的限制電壓(被保護線與地之間的殘壓)過高,可能使避雷器難于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
因此,避雷器的正確安裝以及接地系統(tǒng)的良好與否,將直接關系到避雷器防雷的效果和質(zhì)量。避雷器安裝的基本要求如下:
* 電源避雷器的連接引線,必須有足夠粗,并盡可能短;
* 引線應采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多股銅導線;
* 如果引線長度超過1.0m時,應加大引線的截面積;
* 引線應緊湊并排或幫扎布放;
* 電源避雷器的接地線應為不小于25~35m2多股銅導線,并盡可能就近可靠入地。
四、防雷設計依據(jù)
(1)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GB50057-94
(2)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guī)范 GB50174-93
(3)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 JGJ/T16-92
(4) 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 GB9361-88
(5) 計算站場地技術文件 GB2887-89
(6)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防雷保安器 GA173-1998
(7) 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 IECI312
(8) 微波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guī)范 YD 2011-93
(9) 通信局(站)接地設計暫行技術規(guī)定 YDJ26E9
五、綜合防雷方案設計
(1)前端設備的防雷
a) 前端設備有室外和室內(nèi)安裝兩種情況,安裝在室內(nèi)的設備一般不會遭受直擊雷擊,但需考慮防止雷電過電壓對設備的侵害,而室外的設備則同時需考慮防止直擊雷擊。
b) 前端設備如攝像頭應置于接閃器(避雷針或其它接閃導體)有效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攝像機獨立架設時,避雷針最好距攝像機3-4米的距離。如有困難避雷針也可以架設在攝像機的支撐桿上,引下線可直接利用金屬桿本身或選用Φ 8的鍍鋅圓鋼。為防止電磁感應,沿桿引上攝像機的電源線和信號線應穿金屬管屏蔽。
c) 為防止雷電波沿線路侵入前端設備,應在設備前的每條線路上加裝合適的避雷器,如電源線(220V或DC12V)、視頻線、信號線和云臺控制線。
d) 攝像機的電源一般使用AC220V或DC12V。攝像機由直流變壓器供電的,單相電源避雷器應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在直流變壓器前端,如直流電源傳輸距離大于15米,則攝像機端還應串接低壓直流避雷器。
e) 信號線傳輸距離長,耐壓水平低,極易感應雷電流而損壞設備,為了將雷電流從信號傳輸線傳導入地,信號過電壓保護器須快速響應,在設計信號傳輸線的保護時必須考慮信號的傳輸速率、信號電平,啟動電壓以及雷電通量等參數(shù)。
f) 室外的前端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小于4Ω,高土壤電阻率地區(qū)可放寬至 10Ω。
?。?)傳輸線路的防雷
a) CCTV系統(tǒng)主要是傳輸信號線和電源線。室外攝像機的電源可從終端設備處引入,也可從監(jiān)視點附近的電源引入。
b) 控制信號傳輸線和報警信號傳輸線一般選用芯屏蔽軟線,架設(或敷設)在前端與終端之間。
c) GB50198-1994規(guī)定,傳輸部分的線路在城市郊區(qū)、鄉(xiāng)村敷設時,可采用直埋敷設方式。當條件不充許時,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此時規(guī)定了傳輸線纜與其它線路其它線路其溝的最小間距和與其它線路共桿架設的最小垂直間距。
d) 從防雷角看,直埋敷設方式防雷效果最佳,架空線最容易遭受雷擊,并且破壞性大,波及范圍廣,為避免首尾端設備損壞,架空線傳輸時應在每一電桿上做接地處理,架空線纜的吊線和架空線纜線路中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中間放大器輸入端的信號源和電源均應分別接入合適的避雷器。
e) 傳輸線埋地敷設并不能阻止雷擊設備的發(fā)生,大量的事實顯示,雷擊造成埋地線纜故障,大約占總故障的30%左右,即使雷擊比較遠的地方,也仍然會有部分雷電流流入電纜。所以采用帶屏蔽層的線纜或線纜穿鋼管埋地敷設,保持鋼管的電氣連通。對防護電磁干擾和電磁感應非常有效,這主要是由于金屬管的屏蔽作用和雷電流的集膚效應。如電纜全程穿金屬管有困難時,可在電纜進入終端和前端設備前穿金屬管埋地引入,但埋地長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戶端將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同防雷接地裝置相連。
電涌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涌保護器原理
過電壓保護器相關文章:過電壓保護器原理 電機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機保護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