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手機的投影技術的發(fā)展與未來

手機的投影技術的發(fā)展與未來

作者: 時間:2012-04-21 來源:網絡 收藏

這一移動終端以其便捷優(yōu)勢,集成了越來越多的功能。正如李彥宏的“框”一樣,看似簡單,但其實越來越“無所不能”。

  百度CEO李彥宏描述了他的“框計算”藍圖:未來用戶只要打開電腦,電腦的屏幕中心只有這么一個框,他只要把需求告訴這個框,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就可以獲得滿意的答案。李彥宏追求的搜索“框”是無所無能的。其實他的追求跟所有技術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戶體驗。在同樣的追求下,這一移動終端以其便攜優(yōu)勢,集成了越來越多的功能。手機似乎也跟李彥宏的“框”一樣,看似簡單,但其實越來越“無所不能”。

  投影手機

  4寸屏幕的手機算大屏手機吧?然而市場上出現的能夠投影到75英寸面積的投影手機讓這一指標黯然失色。

  很多用戶都用手機看電子書,看圖片,或者看電影。然而手機的狹小屏幕讓用戶眼球備受煎熬。相對于筆記本或者液晶電視,手機在顯示效果上還有明顯的不足。蘋果和谷歌認為智能手機可以取代個人電腦,但是也許這樣說的前提是,手機能夠成功擺脫屏幕的限制。

  帶有更大屏幕的終端往往更受市場歡迎,例如大屏幕手機或者尺寸更大的液晶電視。即便如此,現有終端的屏幕顯示效果仍然與用戶的期待存在差距。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一直是終端的發(fā)展趨勢,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屏幕成為犧牲品,越來越小的屏幕不可避免的影響到用戶的視覺體驗。如何在實現便攜性的同時還能滿足用戶的視覺需求,始終是懸在終端廠商心中的一個難題。

  微投影技術的發(fā)展有望解決這一難題。當前已有多家手機廠商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手機中,推出了帶有投影功能的手機。易投S600在去年年底上市,該手機在正常照明環(huán)境下可實現22英寸的投影面積,在夜晚或者較暗的環(huán)境下,投影面積能夠達到40英寸。三星最近推出的首款采用Android系統(tǒng)的投影手機I8520,能夠支持投射75英寸的最大電影屏幕。在家里,用這款手機將電影投放到墻壁上進行觀看,效果比用筆記本或液晶電視看電影還要好,可以稱之為微縮版的家庭影院。很多業(yè)內人士都看好投影手機的市場前景,并且預測投影功能將成為手機的下一個標配功能。

  不僅僅是手機,在CES2010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微星就展示了一款投影電腦,這款電腦具備了投影功能,并且省去了顯示屏這樣的標準外設。同時,Paulina Carlos也設計了一款概念電腦“Froot Concept PC”,沒有鍵盤、顯示器等電腦的硬件設施。它們都是依靠投影功能來代替硬件配置。這些概念產品的推出,或許預示著未來電腦發(fā)展的一個趨勢。

  在看似簡單的投影功能背后,其實濃縮了微的長期發(fā)展過程。

  

  自出現至今,已經經歷了三代,分別是CRT(Crystal Ray Tube:陰極射線管)技術、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技術和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數碼光路處理器)技術。其中CRT技術的出現時間最早,歷史也最長。目前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遙控監(jiān)控等相對高端的專業(yè)領域。LCD液晶投影技術是當前投影儀市場的主流技術,其市場份額占到總體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最新一代的投影技術是由德州儀器公司研發(fā)的DLP技術,采用微鏡反射投影技術,在投影效果上,亮度對比度明顯提高,體積和重量明顯減小,市場前景看好。

  在實現投影設備微型化的趨勢下,不同的投影技術出現了不同的命運。CRT技術由于不適應這一趨勢,在微型投影儀市場上已被淘汰。LCD液晶投影技術和DLP技術則通過不斷的改進,成功實現了向微型化邁進。市場上還開發(fā)出了新的微型化投影技術。當前的微投影技術正在向光電集成芯片方向發(fā)展,主要技術除了LCD(液晶微型投影技術)透射微投影、DLP(德州儀器公司開發(fā)的數字光學處理技術)之外,還包括LCoS(硅基液晶)反射式微投影、MEMS光掃描微投影技術等。不過產業(yè)化比較充分的只有DLP和LCOS兩種。

  技術上的突破帶動了微型投影儀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微型投影儀已經占據了50%的家庭影院市場份額,成功擊敗了彩電占據了市場巔峰。而隨著微型投影儀的日益盛行和微投影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向移動終端領域進軍就成為必然。

  德州儀器公司在2008年初展出了新一代“DLP Pico”技術,并在當年的下半年推出了內置投影儀的手機,三星、LG、索愛等手機廠商相繼跟進。國內廠商也不甘寂寞,中國CKING盛泰公司在2008年舉辦的天津國際手機產業(yè)展覽會上展示了世界上首款內置投影功能的手機E1000,并宣布該手機進入量產階段。到今年,投影手機已經發(fā)展成為手機行業(yè)的一個新趨勢。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預測,2013年微投影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300萬臺,4年時間可以成長60倍。

  前路漫漫

  雖然投影手機被業(yè)內看好,但是目前投影手機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以三星I8520為例,其投影亮度只有6流明光通量的單位),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投影手機在亮度上基本停留在這樣的層面。而理論上對于不同的應用,微投影的亮度應該遵循這樣的標準:5lm以下用于玩具、10-30lm用于個人娛樂、30lm以上才可用于商務。對于投影手機來說,20lm應該是一個合格線。也就是說,三星I8520距離合格的投影手機還有很長的距離。

  而與亮度構成一對矛盾的是投影設備的功耗。要實現更高的亮度就要耗費更多的電量,這對手機電池是巨大的考驗。盛泰E1000手機的亮度只有5lm,而其投影模塊的功耗達到了2.6W,其整機的使用功耗接近4W,使用通常的1,300mAh手機電池,只能支持約一個小時的節(jié)目播放時間。對于用戶來說,每一個小時充一次電,太不方便了。

  投影手機功耗過大也挑戰(zhàn)了手機的散熱能力。由于手機的體積小,散熱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大,手機的散熱能力比較有限。因此,微投影手機的散熱是一個問題。手機溫度過高不僅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還可能導致手機內部系統(tǒng)周轉不靈,損耗加大,影響手機的使用壽命。

  微投影手機的高成本也限制了其市場化的前景。有業(yè)內人士估計,采用相對便宜的LCos微投技術,無論是3lm還是7lm亮度,增加的成本都超過30美元。而采用DLP技術的三星手機,其成本增加估計在85-100美元之間。這樣的成本目前只有高端手機可以承載。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投影功能還只是一些高端手機的專利。

  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微投影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還是讓該手機的未來充滿樂觀。據中電數碼的梁志君介紹:“單顆LED的光學效率最初以每年30%的速度提高,現在估計每年在10%左右?!盌LP和LCos微投影技術都使用LED光源,LED的光學效率的不斷改進可以有效提升手機的投影亮度。

  有人將手機的投影功能與手機的拍照功能對比?;仡櫴謾C的發(fā)展歷史,拍照功能一度成為手機的重要賣點,拍照手機甚至形成了一個新的手機品類。然而在拍照手機的發(fā)展過程中,手機像素也有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從最初的幾十萬像素發(fā)展到今天的近千萬像素,拍照手機并沒有因為像素不足而被市場拒絕。只要有市場需求,只要技術在不斷進步,投影手機的明天就會更美好。



關鍵詞: 手機 投影技術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