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汽車可以“自診”的10類故障

汽車可以“自診”的10類故障

作者: 時間:2014-02-25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汽車是一樣復雜的交通工具,在使用中,它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的問題。然而,如果10年前,有人問“哪些故障汽車能夠自行診斷?”基本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不過,隨著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的發(fā)展,問題或許應該改成“哪些故障汽車無法自行診斷?”

如今的汽車被一大堆的傳感器包圍,傳感器存在于發(fā)動機、輪胎、油箱、擋風玻璃、電子系統(tǒng)、座椅……而負責收集這些傳感器得到的數(shù)據(jù)的系統(tǒng)被稱為“車載診斷”或“OBD”。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汽車完全能夠診斷自己的“健康程度”,而難點在于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司機。如今的汽車就像嬰兒一樣,遇到任何問題都會嚎啕大哭——汽車則會亮起發(fā)動機警告燈表示存在故障。

汽車電腦在收集到傳感器發(fā)來的信息后會生成故障代碼,而這些代碼僅能通過專用儀器進行讀取,通常機修工手中都會有一個這樣的診斷儀。他們會告訴車主汽車存在的具體故障??赡苡腥艘獑柫耍y道只能通過修理工才能得知車輛的故障嗎?當然不是。本文將列出10種最常見的車主可以通過車輛表現(xiàn)而判斷出的故障信息或維護信息。

1、機油更換時機

汽車可以“自診”的10類故障

曾經(jīng)汽車保養(yǎng)手冊會告訴車主,每3,000英里就應該更換機油。但是隨著發(fā)動機技術和機油品質的提升,手冊中的提示語也將這些數(shù)字提升為5,000英里,10,000英里。即便如此,這類手冊還是太過時了。

如今幾乎所有的汽車中都配備多種傳感器,能夠告訴司機何時該更換機油。汽車還能夠監(jiān)測司機的駕駛行為,從而為車主提出更合適的機油更換策略。如果司機開車比較穩(wěn),使汽車在大部分時間處于勻速行駛狀態(tài),那么機油更換周期可以相對長一些;而如果車主是急性子,喜歡時不時做出超車、闖紅燈等激烈的駕駛行為,那么他則需要更頻繁地更換機油。而另一些車中,系統(tǒng)在檢測到車輛需要更換機油時,會建議司機去相應品牌的4S店更換。

2、胎壓反常

汽車可以“自診”的10類故障

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是汽車基本自診斷系統(tǒng)的一部分。最簡單的胎壓檢測系統(tǒng)能夠告知司機某個輪胎的硬度不夠,但不會顯示是哪個輪胎,也不會告知司機其硬度與其他輪胎相差多少。所有這些都需要車主自行找到答案。幸運的是,車主只需要做一道有4個選項的選擇題即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