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能交通 車載計算機迎向整合應用
信息傳輸技術、裝置設備持續(xù)演化,新世代車載計算機欲在智能交通站穩(wěn)腳步,舉凡數據搜集、記錄與分析,到通訊、導航追蹤,已為必備功能。即便功能整合并非難事,然因車載計算機有別于一般計算機,尚需適應不同車種特性,與車內的電子儀器設備匹配運作,因此在電源管理、通訊或導航皆涉及復雜設計考慮。
技術底蘊愈深SI愈青睞
汽車電瓶不比市電,不僅電壓與振幅相對不穩(wěn),電源啟動時還會產生瞬間突波,導致車載計算機受損,加之電氣系統(tǒng)因車而異。為協(xié)助系統(tǒng)整合商(SI)針對不同車種妥善設定電源管理機制,確保車載計算機恒常運行,新漢計算機行動運算事業(yè)部總經理吳羅龍指出,寬壓電源、低電壓偵測與保護與開關機延遲、閑置模式(Idle Mode)、以太網絡供電(PoE)為電源設計關鍵。
前三項設計可讓車載計算機適應卡車、公交車等多種電氣系統(tǒng),避開汽車電瓶電力過低、電源突波等狀況,另可確保數據傳輸不因車輛熄火中斷,維護數據完整性。此外閑置電源是讓車載計算機在關機后以些微電量支持遠程開機功能。采用以太網絡供電則可合并電源線與訊號線,簡化IP網絡攝影機等周邊裝置配線。
通訊方面,信息傳輸主賴Wi-Fi、3.5G行動網絡,然吳羅龍點出歐美地區(qū)幅員遼闊,滋生高昂國際漫游費用,加上電信業(yè)者于各區(qū)覆蓋率各有高下,為兼顧通訊成本與通訊質量,車載計算機的雙卡(Dual SIM)設計已受SI重視。此外還可透過簡訊開啟車載計算機,在駕駛上路前預先將任務細節(jié)、系統(tǒng)更新加載車載計算機,精簡作業(yè)時間。
除一般通訊網路外,車載計算機亦需支持控制器局域網絡(CAN Bus),如SAE J1939/J1708標準,以利車載計算機與汽車電子整合,采集燃油量、引擎轉速等數據,甚至進行車輛控制。
導航方面,車載計算機需考慮區(qū)域應用慣性,因地制宜廣泛支持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伽利略(Galileo)及中國北斗(Beidou)等不同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技術上還需提供推估導航(Dead Reckoning),于衛(wèi)星定位訊號受到屏蔽時,持續(xù)提供車輛地址,待車輛重新接受到訊號時,再重回衛(wèi)星導航模式。
智能交通應用廣車載資通訊技術無所不連
車載計算機在智能交通應用含車隊管理、移動式監(jiān)控、信息娛樂、智能運輸。車隊管理如陸路運輸、緊急救護、廢棄物管理,協(xié)助業(yè)者調度、派遣車輛、記錄駕駛工時、追蹤規(guī)劃路徑,促進運輸效率。美國主要電信業(yè)者亦是透過車隊偵測各地訊號強弱,作為通訊質量優(yōu)化的參考。另美國電信業(yè)者亦使用車載計算機以改善車隊管理并強化客戶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物聯網加速擴張,智能交通已涵蓋用路人、車輛、道路、交通建設,應用更廣。未來吳羅龍預期車載計算機將納入車用環(huán)境無線存取(WAVE)與專用短程通訊(DSRC)技術。WAVE/DSRC具低傳輸延遲特性,可滿足車與車(Vehicle-to-Vehicle;V2V)、車與交通建設(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車與所有裝置、對象(Vehicle-to-Any;V2X)的通訊需求,實時警示用路人周遭環(huán)境變化。
車載計算機整合WAVE/DSRC可取得實時交通動態(tài),協(xié)助駕駛避開壅塞路段,提升運輸效率;抑或是提前接獲前方車輛緊急煞車通知,增加1公里內后方駕駛的應變時間,預防追撞事故發(fā)生,維護行車安全。(end)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