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網絡編程之:網絡基礎編程
表10.13列出了send()函數的語法要點。
表10.13 send()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sys/socket.h> |
函數原型 | intsend(intsockfd,constvoid*msg,intlen,intflags) |
函數傳入值 | socktd:套接字描述符 |
msg:指向要發(fā)送數據的指針 | |
len:數據長度 | |
flags:一般為0 |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發(fā)送的字節(jié)數 |
出錯:-1 |
表10.14列出了recv()函數的語法要點。
表10.14 recv()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sys/socket.h> |
函數原型 | intrecv(intsockfd,void*buf,intlen,unsignedintflags) |
函數傳入值 | socktd:套接字描述符 |
buf:存放接收數據的緩沖區(qū) | |
len:數據長度 | |
flags:一般為0 |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接收的字節(jié)數 |
出錯:-1 |
表10.15列出了sendto()函數的語法要點。
表10.15 sendto()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sys/socket.h> |
函數原型 | intsendto(intsockfd,constvoid*msg,intlen,unsignedintflags,conststructsockaddr*to,inttolen) |
函數傳入值 | socktd:套接字描述符 |
msg:指向要發(fā)送數據的指針 | |
len:數據長度 | |
flags:一般為0 | |
to:目地機的IP地址和端口號信息 | |
tolen:地址長度 |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發(fā)送的字節(jié)數 |
出錯:-1 |
表10.16列出了recvfrom()函數的語法要點。
表10.16 recvfrom()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sys/socket.h> |
函數原型 | intrecvfrom(intsockfd,void*buf,intlen,unsignedintflags,structsockaddr*from,int*fromlen) |
函數傳入值 | socktd:套接字描述符 |
buf:存放接收數據的緩沖區(qū) | |
len:數據長度 | |
flags:一般為0 | |
from:源主機的IP地址和端口號信息 | |
tolen:地址長度 |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接收的字節(jié)數 |
出錯:-1 |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