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ADC的電路結構及其速度-精度-功耗之間的權衡
計算機和通信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推動著模數(shù)轉換器(ADC)在便攜式設備方面的應用有了長足進步,ADC的發(fā)展趨勢像普通模擬集成電路(IC)的發(fā)展趨勢一樣走向高速、高精度和低功耗。對ADC的電路結構設計來說,提高速度,自然要犧牲分辨率和功耗;提高精度或分辨率,要犧牲轉換速度和功耗;降低功耗,則要相應降低速度和分辨率。因此ADC的速度-精度-功耗(以下稱SAP)三者之間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約的。在系統(tǒng)應用中,如何選擇適當類型和技術指標的ADC,即如何對其SAP之間進行權衡,必須從ADC的電路結構入手。另一方面在對高速ADC的電路進行微電子設計時,如何對其SAP進行權衡又依賴于制造工藝的參數(shù)匹配。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3024.htm本文試圖從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介紹對SAP進行權衡的主要思路,以便對高速ADC的設計與應用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如果說ADC的算法是對ADC工作原理的描述,那么ADC的電路結構則是這種算法在硬件上的體現(xiàn)。結構的選擇與系統(tǒng)設計密切相關。系統(tǒng)設計的原則是在電路的性能和硬件成本之間進行權衡。
高速ADC(吞吐率大于1MSPS)最典型的結構是閃速型(flash),又稱全并行ADC。圖1示出了一種N位閃速型ADC的電路結構。
這種結構的主要優(yōu)點是直接全并行轉換,速度最快,因為在一個周期內完成A/D轉換。這種結構的缺點是需要2N-1個比較器,導致管芯面積增大和功耗增高,限制集成度的提高。因此僅當分辨率N≤8位,才采用閃速型ADC。
對于N>8位的較高分辨率的高速ADC,對模擬信號采用分步處理的方法,例如折疊或內插型ADC和流水線型ADC,以便克服比較器數(shù)目隨分辨率呈指數(shù)增加的問題。流水線型結構有效地克服了閃速型結構的局限性。它將A/D轉換過程分成幾級(或幾個相繼的步驟)來完成。每一級的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它由一個采樣保持電路、一個m位ADC(例如一個閃速型ADC)和一個m位數(shù)模轉換器(DAC)組成。首先,第一級的采樣保持電路采集輸入的模擬信號。接著m位ADC將采樣信號轉換成數(shù)字量,將此轉換結果構成數(shù)字輸出的最高有效位。再將同一數(shù)字輸出送給m位DAC,然后從原來的采樣信號中減去此DAC輸出的模擬量。將這個剩余的模擬量再進行放大送到流水線型ADC的下一級,象第一級一樣進行采樣和轉換。重復這個過程,一直達到分辨率要求的轉換級數(shù)。從原理上來講,一個p級流水線型ADC,其中每一級都帶有一個m位的閃速型ADC。那么要構成一個N位分辨率的高速ADC(這里N=p×m),則需要使用p×(2m-1)個比較器。例如一個具有8位分辨率的2級流水型ADC,需要30個比較器。對于4級16位ADC僅需要60個比較器。當然,在實際電路設計中還留出幾個附加位以便進行誤差修正。
在含有相同的比較器數(shù)目的情況下,流水線型ADC能達則的分辨率要比閃速型ADC高。這是從1個轉換周期增加到p個周期,即以增加總的轉換時間為代價換來的。但是由于每一級采樣保持器都能保持其輸入信號,這樣p級轉換過程可以同時進行,因此流水線型ADC總的吞吐率應等于一級閃速ADC的吞吐率,即每周期轉換一次。但這兩種結構ADC的不同之處在于,對流水線型ADC來說,有一個等于p周期的等待時間(latency)問題。流水線型ADC的另一個缺點是,轉換過程通常要求一個具有固定周期的時鐘。用普通的流水線型ADC對一個變化非??斓姆侵芷谀M信號進行A/D轉換會非常困難,因為流水線型ADC通常都按一種周期的速率進行工作。
雖然流水線ADC可以解決較高速度和較高分辨率的應用問題,但功耗問題仍然沒有解決。逐次逼近型(SAR)與閃速型可以看作是ADC結構中的兩個極端。閃速型ADC使用多個比較器,用一個周期完成A/D轉換。而SAR型ADC大家都比較熟悉(在許多電子技術教科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是用一個比較器在多個周期內完成A/D轉換。SAR型ADC能使用一個比較器實現(xiàn)高分辨ADC。但它要達到N位分辨率需要N個比較周期,而流水線型ADC需要p個周期,閃速型ADC需要1個周期,因為逐次逼近型ADC采用了相當簡單的電路結構(使用一個SAR,比較器和DAC),所以一直到所有權重都比較完,才能完成一次轉換,在N個比較周期內,只能處理一個A/D轉換過程。因此,SAR型ADC通常用在高分辨率低速采樣場合。SAR型ADC還適合用于非周期模擬信號輸入場合,因為轉換過程可以隨時開始,這個特點使SAR結構非常適合對多個與時間無關的信號進行A/D轉換。因為一片SAR型ADC和一片輸入多路轉換器通常要比N個Σ-ΔADC便宜。當抖動噪聲出現(xiàn)時,SAR和流水線型ADC可以采用平均方法提高ADC的有效分辨率。采樣速率每提高一倍,有效分辨率改善3dB,或1/2位。
當使用SAR或流水線ADC時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混疊。對一個信號進行采樣的過程會引起混疊——頻域內采樣信號關于采樣頻率的鏡象。在大多數(shù)應用中,混疊效應是不希望出現(xiàn)的,因為這會要求在ADC的前端有一個低通濾波器,以便濾掉高頻噪聲分量,而使被混疊的信號通過。但是在欠采樣中卻把混疊效應當作優(yōu)點來使用,在通信應用場合最常用將一個高頻信號轉換成一個低頻信號。只要信號的總帶寬滿足奈奎斯特準則(小于采樣速率的一半),欠采樣是總有效的,而且這種欠采樣轉換在信號邊帶中的高頻帶具有充足的采集量和信號采樣性能。快速SAR型ADC具有這種欠采樣能力,而速度更快的流水線型ADC在欠采樣方面的能力更強。
系統(tǒng)設計中選擇ADC時,雖然常??紤]到電源要求、接口、封裝、工作溫度范圍等因素,實質上也要對SAP權衡。如果僅從速度和分辨率之間進行權衡(見圖3),那么閃速型ADC和Σ-Δ型ADC是兩個極端。閃速型對應速度最快、分辨率最低的ADC,而Σ-Δ型對應分辨率最高、速度最低的ADC。關于這幾種典型ADC的特性比較見表1和表2。
其中性能等級為“1”表示此結構ADC的該項性能比其它結構ADC好,“2”則次之,以此類推?!?”表示具有表中列出的功能。
其中N為分辨率,p為分級數(shù),比如,半閃速型ADC,p=2。
高速ADC的電路設計對SAP權衡依賴于使用制造工藝的參數(shù)匹配。在一塊IC上,兩個在設計上完全相同的器件,在性能上的差異具有隨機性,所以在對其性能仿真的物理參數(shù)表現(xiàn)出某種程度的隨機性失配,這種失配是由制造工藝的隨機性引起的。兩個完全相同的CMOS晶體管的失配,用兩者之間的閾值電壓VT、體因子γ、電流因子β和相互距離之差D的隨機變量來表征,對于最小器件尺寸通常大于2mm的制造工藝廣泛采用實驗方法對這些隨機變量做仿真。其參數(shù)的標準偏差用下式表示:
其中W為柵極寬度,L為柵極長度,D為相互距離,AVT,SVT為工藝參數(shù)。
例如,閃速型ADC正常工作取決于每個比較器檢測到的基準電壓的精確程度,每個比較器的失調電壓是一種獨立的隨機變量,它取決于所采用的制造工藝的匹配特性,直接影響ADC的微分線性誤差(DNL)和積分線性誤差(INL)。設計ADC的第一步就是計算失調電壓的標準偏差。確保根據(jù)某種技術指標(成品率)在很高的概率下進行設計。考慮所有比較器的失調電壓都是獨立的隨機變量,可采用Monte Carlo仿真來計算設計成品率作為失調電壓的函數(shù)。SAP的基本關系式為:
可從3個方面進行權衡。
·工藝尺度成比例變化對SAP的影響;
·電壓尺度對SAP的影響;
·工藝參數(shù)對SAP的影響?!?/fon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