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tài) > 北郵世紀講壇實錄

北郵世紀講壇實錄

——
作者: 時間:2007-11-30 來源:搜狐IT 收藏

    11月28日晚上,北郵五周年慶典在北郵舉行。搜狐IT連續(xù)五次成為北郵獨家門戶直播伙伴,在現場圖文直播講壇盛況。同時,搜狐IT還是本次講壇的獨家視頻支持門戶。

    以下為本次講壇對話實錄: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晚上好!風雨五載滿載芬芳,承擔著的學術魂,走過五輪春秋,今晚我們歡聚一堂,共同見證經濟管理學院世紀講壇五周年的輝煌。  
 
    這里是信息溝通的平臺,這里是思想交流的展廳,這里我們直面名師政要,細品他們的思想精髓、感悟他們的人生經歷。世紀講壇五年來活躍于校園,掀起了一場又一場學術科技的浪潮,攀越過一個又一個人文藝術的高峰。他將最前沿的信息及時的傳遞給北京郵電大學校園的每一個人,一次次的努力付出,創(chuàng)造出一次次的輝煌成就。世紀講壇已經慢慢走向成熟,成為北京郵電大學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個精英品牌,載入北京郵電大學的史冊。五年的風雨兼程、五年的攜手共進,慢慢求知路上我們需要你,需要你在歷練中變得更加成熟,需要你帶來更多寶貴的資源與機遇,需要你奉獻更多的哲理與精華,生日快樂,世紀講壇。

  下面請允許我介紹今天到場的各位領導及嘉賓,他們是:埃森哲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李為沖;飛象網CEO項立剛;國視通訊總經理丁義;通訊人才網總經理蔡敏;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楊放春;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辛玲玲;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唐守廉;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呂廷杰;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賈懷進;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宋麗麗;以及各學院學生會主席,歡迎各位的到來。

  五年前,一群意氣勃發(fā)的經濟管理學院人在北京郵電大學的土壤上撒下學術與思辨的種子,創(chuàng)立了世紀講壇,他們懷揣著信念和理想,奔走于各大講師和校園之間,校園里留下了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夢,作為北京郵電大學精品,經濟管理學院特色的世紀講壇儼然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五年里世紀講壇邀請過國際知名的專家教授,不拘一格集眾家所長的思想,涵蓋了IT科技、電信管制、兼容改革、科技發(fā)展、市場競爭、國際實事、藝術哲學、生涯規(guī)劃等諸多領域,同時也在傳統(tǒng)講座的基礎上開展了演講、對話、主題論壇、研討會等多相活動。在此過程中,尤其注重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從而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主觀參與性和積極性,使世紀講壇真正深入人心,成為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的第二課堂。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重溫講壇五年來的風雨歷程。 

  主持人:溫馨的視頻讓在場的各位無不為之動容,世紀講壇今天的輝煌離不開學院、學校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今天我們就很榮幸的有請到楊放春副校長,與講壇一同慶祝生日,下面有請楊校長上臺為世紀講壇五周年慶典暨第五十講學術對話致詞,有請。

  楊放春: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晚上好!首先對世紀講壇成功舉辦五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也非常感謝經濟管理學院舉辦這樣一次我認為是跨學科、跨專業(yè)的活動。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我覺得跟北京郵電大學探討定位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信息科技為特色、工管文理協(xié)調發(fā)展”,我們學校大家知道有若干個專業(yè),比如說理工文學經管哲教軍事學院,我們只缺農學、醫(yī)學、歷史學,這個活動恰好是辦了跨專業(yè)、跨學科的學術交流、思想碰撞的這樣一個活動,所以我也代表學校對經濟管理學院成功舉辦這樣一個活動表示感謝。

  我自己其實也特別有體會,我是工學背景,在計算機學院當過七年的院長,也做過一些演講,但是都是技術類的,曾經也有人問我,比如說什么的技術驅動力是什么,比如網絡的技術驅動力是什么,好像我們今天海報當中還有一個第五媒體的技術驅動力是什么。我覺得也挺難答,還是跨學科、跨專業(yè)的關系,我自己體會到應該跳出技術的圈子去尋找答案。舉個例子,我們說媒體,就說今天的話題,我們的前幾樣媒體應該說隨著生活工具的普及,信息量是越來越大,但是后來我們興起的像網站、像搜狐、新浪,我們搞計算機的人總是在問,我們怎么沒有搞出這樣的網站,我是指這個專業(yè)背景的人。所以我們在想,在這里面到底什么是驅動力,我們說當傳統(tǒng)的媒體大量的信息出現的時候,我們缺失的是接觸這些信息的能力,或者是這些成本比較高,就出現了網站,實際上是降低了人們在接觸這些信息的成本。

{{分頁}}


  隨著大家接觸這些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我們又缺失什么,我們缺失的是選擇這些信息的能力,所以又出了搜索引擎,這都不是技術的驅動力,所以我想在座的其實我們一起思考一下,我真是希望北京郵電大學有這樣一個特別好的平臺,能夠讓我們在多個學科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能夠跨學科、跨領域的去學術交流、去思想碰撞。我自己最近也在想網絡的發(fā)展,我也在下一代網絡當中尋找經濟學的影子,比如在下一代網絡當中有沒有離岸經濟外包的特征,我發(fā)現確實有。我自己總結,網絡的發(fā)展,包括我們很多技術的發(fā)展,其實不是真正的技術在驅動,有可能是需求在驅動,就是說我們由傳統(tǒng)的所謂生產方的規(guī)模經濟,可能要跨越到需求方的規(guī)模經濟,所以這是我一個學工學背景的人的一點體會。

  我自己平常也挺關注世紀講壇的,雖然呂院長沒有請過我做嘉賓演講,也沒有對話的機會,我利用這個致詞講講自己的感想我覺得也不錯。

  最后我想說一點祝愿,也祝愿世紀講壇越辦越好,五周年僅僅是一個開始,也希望學校有更多這樣的講壇,也希望在座今天我們是聽講,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大家在這兒演講。謝謝!

  主持人:感謝楊校長的精彩致詞。世紀講壇凝聚了無數北京郵電大學人的殷切期望,值此生日之際,應該感謝所有北京郵電大學的老師、同學們,是你們給了講壇希望和勇氣,是你們用關注和熱情營造出一次次熱烈轟動的場面,是你們陪著講壇風雨同舟、并肩奮進,下面請欣賞來自老師、同學們的寄語祝福。

  主持人:講壇承載了太多的祝福,講壇里有太多的感謝需要表達,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呂廷杰老師,埃森哲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李為沖先生、國視通訊CEO丁義先生、中國通信業(yè)知名觀察家項立剛先生,為大家?guī)硪粓鲋黝}為“現代通信與第五媒體的座談”,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嘉賓到場。

  呂廷杰:謝謝主持人把這第一個機會給我了,我以為他會把機會給李總呢,因為他是第一屆我們80級管理系的畢業(yè)生,后來在國外留學,也算海歸。其實他對新媒體有很多的理解,我談談我的理解。

  近幾年電信業(yè)都在談轉型,通俗地說,所謂轉型就是要把過去通信形成的是人與人的語音通信這種模式,轉變?yōu)椴粌H提供人與人的語音通信,而且提供數字內容的分發(fā)。通俗地講,就相當于說我們永遠不是做信息的,就像運輸部門永遠都不是生產貨的,它的產品是一種服務,這種服務就是把貨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

  我們原來做的是人與人語音通信的信息轉移,現在不僅要為語音通信,還要做數字內容。所以我們?yōu)槭裁磿旅襟w掛上鉤,道理就在這兒,通俗說我們不僅要做客運,還要做貨運,因此一做貨運,就出現了新媒體的問題,這種新媒體是多種多樣的,今天可能談的第五媒體更側重于很聚焦的問題,就是基于手機的媒體運用。

  前不久作為一個研討會,在兩三年前,在北京的月亮河度假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對話,就是中國IT界的一些精英人物在那個地方對話,我當時不經意的提了一個觀點,就說,過不了幾年移動互聯(lián)網的規(guī)模會超過互聯(lián)網,當場有很多人反駁我的觀點。說我們怎么認為移動互聯(lián)網就是互聯(lián)網的一部分呢?

{{分頁}}


  其實我認為這兩個非常不同,而且現在越來越覺得很不同,我這個觀點在巴塞羅那的展覽上有一個論壇驗證了,與會的專家都認為未來幾年是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幾年,移動互聯(lián)網和互聯(lián)網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利用電話網可控制、可管理的技術,使得互聯(lián)網這個脫了韁的野馬具有可控性,這個商業(yè)模式的演變帶來了大量的應用,新媒體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讓我體驗新媒體,我真的有體驗,我現在在看手機報。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同學在看手機報,就在兩周前中國移動和新華社聯(lián)合舉行了一個論壇,來總結手機報的經驗,因為在十七大期間手機報針對十七大這個事件出了一個十七大特刊,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這是典型的第五媒體。

  通過這個體驗我曾經說過幾句話,當時我說完以后他們就使勁鼓掌,我說有些新的媒體的業(yè)務你不去體驗的話是不知道的。比如說我們現在看手機報,很多人看手機報,我們家訂的報我都很少每天都看,手機報我必須天天看,我問了很多同樣訂了手機報的人,我說你是不是這樣?他說是。為什么?因為手機的存儲量有限,它用彩信來的,你得刪掉,不然存不了幾個就沒空了。你要刪它,既然來了,總得瀏覽一下吧,這是第一。

  第二,手機報的內容非常摘要,適合我們非常忙的人在閑暇時間瀏覽一下,新華社有一批人非常偉大,這些人能把那么復雜的東西摘要成這么短的東西,使我們得到了非常精華的東西,這是我們現代生活節(jié)奏所需要的,這是我對第五媒體另外一個重要的體驗。

  我說為什么我覺得偉大呢?去年我們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信息科技委的掛號單位,信息科技委希望我牽頭寫一個給國家政策的建議書,我就寫了促進中國三網融合的建議,寫完以后很多院士專家們別的院??匆娪X得非常好,我們可以以信息科技委的名義聯(lián)合簽字往中央送,因此教育部要求我把這么厚的報告壓縮成三頁紙,這下難住我了,我要把這么厚的報告,最精髓的觀點融合成三頁紙,整整干了一個月。后來我在想這些新聞人他們很偉大,能夠讀懂一篇文章摘出精要的地方做到手機上,說他們是真?zhèn)ゴ蟮?,這些媒體人說,你太了解我們了,你知道我們有多么艱難。

  反過來講,說手機是不是一個商業(yè)模式?全世界都不清晰,正因為全世界都不清晰,在座的所有人都有機會,很多人說互聯(lián)網那一輪圈錢運動讓馬云他們、張朝陽他們都趕上了,但是下一輪的移動互聯(lián)網我們一定要抓住不放。移動互聯(lián)網有很多是基于新媒體的、基于視頻的應用,當然還有一些基于商務的運用。有些人說,手機看電視不就把電視節(jié)目放手機上嘛,這是絕對的大錯特錯,一定是專門為它量身定制的。我講一個例子,電視機怎么出來的?是因為歐美人愿意看歌劇,他們希望把歌劇院搬回家,因為歐美人看歌劇不能隨便去的,要化妝、穿晚禮服去的,是一個社交活動,因此大家下班挺累的,還要化妝、洗澡、穿晚禮服不是很累嘛。很多人說我就要看歌劇,能不能把歌劇搬回家里,于是出來了電視機,可是電視機哪有那么多東西看,于是有電影放在里面。世界上最著名的ITBO,也基本上通過降低版權費,就是播放人家電影的著作權費達到自己的威力,因為電視不適合看電影,看電影的時候肯定是坐在電影院里消消停停在那兒看,看兩個小時,坐在家里可能嘛,一會兒來電話了、一會兒孩子哭了、一會兒水開了,總得處理,于是在家里不適合看。于是PMG公司專門想出了一個方法,于是買斷了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時段專門拍了一些電視劇,把這些電視劇之間留下空,讓你活動活動,解決解決開水的問題、解決解決上廁所的問題,這個過程中插了一些自己的廣告,PMG做洗滌用品、化妝品出身,所以當時他的很多廣告都是肥皂的廣告,所以到今天歐美人還把電視劇叫肥皂劇。

  我們知道一種新的媒體的出現,肯定是要有對這個媒體的量身定做的節(jié)目,絕對不會是把我們現在的節(jié)目原封不動的搬到手機上,那樣必然失敗。因此我們在想,誰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盈利模式,手機上的商業(yè)模式是什么?我們現在看視頻習慣了,加點廣告我看視頻不要錢,手機上怎么收錢?讓人家看視頻,沒電了怎么辦,時間又不長,怎么加廣告,商業(yè)模式怎么做,一直在思考。

{{分頁}}


  我談了幾個特點:第一,新媒體是剛剛興起的一個領域,大家都在關注它,你體驗它以后會發(fā)現有獨到的地方。

  第二,新的媒體一定有新的商業(yè)模式,一定不是完全拷貝原來的商業(yè)模式。我上次在總結會上,專門和新華社和中國移動的人說,我說我感覺看手機報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大家知道手機報現在是世界上報紙發(fā)行量最高的一個,3千多萬用戶在看它,全世界發(fā)行量最大的報中國的手機報。但是它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培養(yǎng)了一種消費習慣,培養(yǎng)了我們所有人用手機去閱讀,日韓就是因為推出了手機報、手機雜志培養(yǎng)了閱讀習慣,所以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他們推出的手機小說閱覽業(yè)務一舉成功。所以當我們培養(yǎng)了客戶在這種新媒體的消費習慣以后,它將帶來無窮的商機?,F在很多運營商都準備做DCD,就是你的手機上永遠有一個顯示屏在這兒滾,股市行情、天氣預報,等你感興趣的消息來了可以打斷它,它把短信式的消息迅速顯示在你的屏幕,你想了解更深入的信息,有一個鏈接就可以上到互聯(lián)網,像這樣的業(yè)務層出不窮。

  新媒體現代通信技術,可以給大家新媒體的新感受,希望大家能在其中享受到更多的樂趣,謝謝大家!

  主持人:丁總其實是圈內人,他其實就是搞業(yè)務的,所以我們先請丁總來談談您對手機電視的理解吧。

  丁義:在院長后面講話壓力特別大,院長講話老是那么精彩,我們都不知道怎么講好。

  因為我是做實際操作的,所以我盡可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實際經驗。理論的問題我們院長、專家、觀察家都有很深的造詣,我講幾點比較實際的。實際上我們講第五媒體,我的世界,它是一個新的媒體,它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來說的確是一個新的媒體,新的媒體既有媒體的特征,它又不完全跟傳統(tǒng)媒體一樣。實際上我們學通信的上北京郵電大學的,其實可能都不會想到在我們的職業(yè)生涯里面會做一個媒體,就好比說原來我們學通信的上郵電大學,要進媒體的可能會上廣播學院,廣播學院的人進不了郵電部,學通信的進不了這些媒體單位,可能兩邊放的是很清楚的,然后各人有各的管理,有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yè)部,大家都互不搭嘎。所謂新的技術催生了新的媒體,比如第一媒體是紙媒,第二媒體是廣播,第三發(fā)展到電視,后來又了互聯(lián)網,我們現在講手機作為一種新興的第五媒體。

  我覺得從媒體的形態(tài)來說,或者說從大眾接受信息的形態(tài)上來說,我覺得新媒體有它特別明顯的特征:第一,所謂傳播的多樣化。傳統(tǒng)媒體基本上是點對多點的傳播,單項的點對多點的傳播。像互聯(lián)網、像手機,都是點對點的傳播,直接的由傳播源到受眾一點對一點的傳播。

  第二,新媒體互動性。新媒體可以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接受體和信息源產生互動,我們拿手機看視頻、讀新聞,我們可以發(fā)消息,直接進社區(qū)去討論這樣一個新聞,去討論這樣一個內容,它的互動性是傳統(tǒng)媒體所不具備的。

  第三,新媒體富裕形式的多樣化。實際傳統(tǒng)媒體主要是以提供信息點對多點的傳播為主,而在新媒體的形態(tài)之下,產生的形態(tài)或者服務形態(tài)會有很多。比方說同樣是一個手機終端,在我們所提供的服務里面,我們提供的服務叫CRA手機電信,實際上我們在運用一個手機的電視臺。雖然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未必有很多人未來了解我們的服務形態(tài),我想這是暫時的,我想明年或者后年手機電視臺這樣的形態(tài)會非常大規(guī)模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我想會像手機報一樣會影響大家的消費合生活習慣。在我們這樣一個手機電視臺所提供的,除了具有傳統(tǒng)媒體的服務特征以外,比如直播、滾播、輪播、主持人這樣的一些傳統(tǒng)媒體形態(tài),我們業(yè)提供有產品形態(tài)的服務,比如制作適合手機播放的手機劇。我覺得手機這樣一個東西,它具有很強的特征,第一,是一個通話的工具,隨身性。第二,移動性。第三,不能在這上面觀看時間太上。大家沒有這樣的耐心看這樣的小屏幕,觀看時間太長。所以諸如此類的特點,在這樣的媒體形態(tài)下展現的內容一定要有自己的特征,所以我們有這樣的產品就是手機聚類的東西。

{{分頁}}


  第三,社區(qū)服務類的產品。我們可以在用戶聽眾、觀眾接受信息的時候產生一個交互的環(huán)境,讓大家在這樣一個主題之下進行有效的交流。還有一種所謂行業(yè)類的東西,比如視頻的監(jiān)控、視頻的教育,數量行業(yè)類的產品,或者服務類的產品。所以在這樣一個手機新媒體之下,產品形態(tài)特別多。我們現在運營的手機電信,是在跟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合作,在他們的通訊網上推出我們的新媒體業(yè)務。

  實際上運營內容是需要有牌照管理的,目前在我們國家能夠有資格運營手機電信,由廣電總局頒發(fā)手機電視營業(yè)牌照的機構,目前來說三家,第一家,由上海東方龍公司運營的東方手機電信,第二家,是由央視國際運營的央視CCTV手機電信,第一家,就是由我們國視通訊運營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所運營的CRA手機電信,就是我們運營的相當于三個手機電視臺。目前這三個電視臺應該說網絡業(yè)務發(fā)展情況都還不錯,CRA手機電視應該是在三家里運營的時間最晚,但是很高興跟大家分享我們前進的步伐最快,而用戶增長量數據也是最高。

  主持人:李總現在是埃森哲公司的副總裁,他對新業(yè)務是很有研究的,現在請李總給我們講講,您對手機電視的特征怎么看待?

  李為沖:我在開始講第五媒體以前,我想跟大家講一下通訊行業(yè)整個大的趨勢,因為最近有個媒體約份稿子,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很清楚,今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今年實際上是中國引進手機20年紀念的一個年,他們是希望談一下手機引進中國20年有些什么可以值得紀念的地方。我就把最近幾年的一些數據找出來看了一下,結果我發(fā)覺整個通訊行業(yè)確實在今年我們整個中國的通訊運營行業(yè)的增長率會低于GDP的增長。根據溫總理最近的講話,中國的GDP今年可能是1.5,但是整個通訊行業(yè),當然包括移動和固話,大家10.8左右。我就覺得非常驚訝,因為我們國家正在朝著信息化社會在走,但是我們通訊行業(yè)增長速度為什么還會拖GDP增長的后腿,仔細看就是我們今年用戶增長的數字,不光固話或者移動用戶低于GDP增長速度,雖然我們的普及率還不高。第二,我們現在的資費還在進一步的下滑。第三,我們的熱點,就寬帶,雖然發(fā)展速度比較快,但是它在整個通訊行業(yè)里面所占的比例還是比較低,所一還不足以拉動整個通訊行業(yè)。

  再回顧十年、二十年的中國通訊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你就可以看到,真正推動中國通訊行業(yè)的主要是兩大因素,一個就是在管制上面的放松。大家可以看到聯(lián)通94年成立,98年成立信息產業(yè)部,然后整企分家,99年中國移動成立,02年成立網通,所以國家在整個通訊行業(yè)的管制方面一步一步放松,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相比較而言,廣電行業(yè)做的比較差,所以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前一陣子媒體上有,就是20年還是30年以前,這兩個行業(yè)實際上當時規(guī)模是一樣的,現在廣電行業(yè)是通訊行業(yè)的幾分之幾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制方面的原因。

  通訊行業(yè)另外一個非常大的發(fā)展是技術和業(yè)務上面的創(chuàng)新,包括20年以前我們講模擬電話,94年GSM引入中國,98年寬帶ADSL引入,然夠在02年CDMA引入中國,但是管制的放松跟新技術的引入在最近五年當中沒有新的突破,也就造成了整個行業(yè)一步一步發(fā)展的速度往下降了。這樣的話,要把這么中國一個行業(yè)重新讓它啟動,無非是幾個方面,一個,管制方面進一步放松,第二個,技術方面看有什么新的突破,大家都在等待,包括信產部的領導也經常在講希望發(fā)放3G牌照,希望有新的技術能夠引入到我們這個行業(yè)當中來,另外就業(yè)務跟商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

  技術,現在第五媒體我覺得技術上面可能問題不是很大,最關鍵的我覺得是兩條,就是業(yè)務和商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不管手機電視也好、手機報紙也好,手機跟我們用的互聯(lián)網是有非常大的技術差異的,一個差異就是講,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固話對于數據的傳送量跟移動手機的傳送量之間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所以你需要大量數據傳遞的業(yè)務,一定是在固網上做的。而少量的數據,才會是在手機電視上或者在手機上用的,所以這就界定了手機的第一個業(yè)務特征。第二個技術特征,我是覺得因為屏幕很小,所以剛才我覺得呂院長講的非常對,手機的不管是電視也好、報紙也好,一定是一個濃縮的技術,而且一定是一個非常非常個性化的東西,對你的生活、對你的工作也會帶來非常便利,并且這些便利應該跟你隨時隨地連在一起的,你才會放在手機的,否則就沒有這個可能性。

{{分頁}}


  第三個,就是商務模式,我覺得最關鍵的現在作為第五媒體來講,就是用什么樣的商務模式能夠盈利。因為互聯(lián)網上經過這么多年的嘗試,這些商務模式已經成型了,可以看到Google有一個模式、eBay有一個模式、雅虎有一個模式,但是你所做的媒體必須考慮你的信道在大的運營商當中,你怎么在一個運營商當中在一個非常大的統(tǒng)計力的模式下,你作為一個新興的運營商也好、作為一個產業(yè)鏈的某一點也好,怎么能在這樣大的環(huán)境當中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盈利、能夠做大。因為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很多CPSP的商務模式是依附于運營商的,目前都面臨著非常困難的運營環(huán)境。第五媒體,包括電視業(yè)好,包括我們將來做手機報也好,怎么樣開拓出一個合理的商務運行模式,使得新業(yè)務能夠在中國很快的發(fā)展起來,使得真正把這個行業(yè)做大,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

  主持人:李總,您剛剛講了很多,但是有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您進廣電和電信之間的差距,現在很大了。 

    李為沖:具體的數據我沒有記住。

  主持人:剛剛李總講到,有所謂三個牌照,就是手機電視內容的牌照是由廣電發(fā)放,其實我們學生都是學電信出身的,但實際上我們國家兩個網或者加上上面兩個部門是有交叉的,就是說一個是信息產業(yè)部的電信網,還有一個是廣電總局的廣電有線傳輸網,這兩個是有交叉的,包括他們的管理范圍有些交叉。實際上第五媒體就是說,手機上應用的東西包括好幾個部分,所以幾位老總和呂院長都講到,什么WAP的,包括手機報、包括手機電視,其實都是第五媒體,但是只有其中的手機電視涉及到了廣電,其他其實主要還是信產部管、還是電信運營商管。

  丁義:應該說視頻的內容現在是由廣電管,文字的內容,新聞類的內容還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管,都是歸口在內容管理部門去管理。

  主持人:就是說信產部,包括電信運營商,主要還是電信的通路方面的,可能內容方面如果涉及視頻的話還是廣電管,但實際上剛剛丁主任還提到了,我們的內容管理,其實我們現在的文字鏈說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管,實際上如果你不違法、不違規(guī)的話他也不會來管你,可能手機上的這種視頻內容廣電總局是管的非常嚴的。

  丁義:也不太對,我大膽的糾正一下。實際上現在為什么手機報拉上新華社,為什么移動沒有做這個手機報,當然一個原因可能是移動沒有這個經驗,但是這不是主要的原因,人是可以找來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他沒有做新聞的資質、沒有做報紙的資質,新華社有,所以在這個平臺上大家是合作的平體,我有傳輸,你有內容和資質,我們結合起來做這個新媒體。原來傳統(tǒng)媒體兩邊是互不搭的,就是傳統(tǒng)媒體是一家來做,新新媒體是大家合作來做。

  主持人:項老師跟我談過好幾年,他有意進軍第五媒體,我相信你肯定研究很多年了,我覺得你再這方面應該說是非常有發(fā)言權的,你給我們講講你對第五媒體是怎么理解的。

  項立剛:我們說第一、第二、第三到第五媒體,是從什么角度來看呢?是從載體,我想最早媒體是紙,然后到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手機。我有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每一個載體本身都是有生命力的。我們想想紙這種載體出現的時候,事實上是制造了西方的民主,如果沒有紙這樣一個廉價的傳播的載體,就沒有新聞媒體出現,這樣很多思想和精神就很難傳輸,所以紙創(chuàng)造了一個西方文明。我想我們的電視和互聯(lián)網都在對我們整個社會結構、我們的思想體系產生很多本質的影響,我們現在一種新的媒體形式是手機,手機在我們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手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傳輸平臺,它是一個具有光域覆蓋的媒體平臺。

  紙這些東西傳輸成本是很高的,廣播電視不能隨時下載,互聯(lián)網業(yè)不能做到隨時隨地上網,但是我們的手機第是光域的,第二,手機具有強制性的。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你們帶來手機、電視、廣播嗎?沒有帶來,帶來手機了嗎?帶來了。手機是強制的,手機強制不是有人拿墻頂著你。剛才我看到李老師鈴聲響了,他們拿出來看了一下,你們下面鈴聲響了,也可以看一下,它是具有強制性的,是帶有體溫的媒體媒體平臺,這個媒體平臺幾千年來和其他的媒體平臺是不一樣的。

  第二,手機這樣一個媒體平臺,不但本身是一個信息傳輸平臺,同時是一個信息支配系統(tǒng),SIM卡就是,信息傳輸不僅可以實現一點到多點的傳統(tǒng)的操作方式,可以從一點到多點再到多點發(fā)散是病毒式的傳輸方式,所以這樣的傳輸方式和我們以前其他的媒體形式、其他的載體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巨大生命力的、具有巨大前途的媒體平臺。

  這樣一個媒體平臺我們第五媒體,我和丁總有一點點不同的感覺,我不認為第五媒體會叫手機報或者叫手機電視或者手機電影、手機劇,我覺得可能不是。以后的第五媒體我正在準備做的叫手機臺,廣播是廣播電臺,電視是電視臺,手機就是手機臺。手機臺的內容是什么?它的內容應該是,首先,每一個人在這個過程自己中間是信息傳播的主魂,比如互聯(lián)網時代很多人都去看搜狐、很多人都去看新浪,我相信在手機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會有一個自己的主頁,我們看自己想看的東西,而不是這個網站推給你什么東西你就看什么東西,我們是信息的平臺。

{{分頁}}


  第二,這個信息是具有非常強大的互動功能的。第三,這是一個多媒體的平臺。我們手機傳輸的信息內容應該包括文字、圖片、影像,是一個多媒體的東西,它和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項做的媒體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了,我們要實現這樣一個媒體形式,要把它做起來,把它做好,事實上我和丁總也交流過,我曾經也想去丁總手下做這個事情,但這個事情其實現在做起來是很難的。這個需要的是什么?第一個,需要我們傳輸平臺的支持,今天我們說到現代通信,事實上需要我們這些北京郵電大學的努力,讓我們傳輸的平臺變得更加強大。事實上以我的感覺,目前我們的傳輸平臺、我們的技術還是有問題的。

  我們就說手機電視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基于廣播的傳輸平臺,中國人最愿意定制標準了,有各種各樣的標準,有七八個標準,不知道一這些標準能干什么,制定出很多這樣的東西。第二個,進入流媒體的東西,流媒體的東西因為我們的3G沒有解決,我們的傳輸速度是不夠的。最近一段時間我也在做2007年的總結,事實上我們看到2007年的時候,因為我們沒有上3G,實際上已經把3G可能給我們2008年奧運會帶來的機會已經失去了,相信2008年奧運會不會給我們3G帶來很好的機會,因為我們做好網絡平臺的準備。第二是我們業(yè)務平臺的準備,第三需要我們內容的整合。要把這些東西共同做起來,然后才能夠形成非常好的第五媒體。我想這個第五媒體的到來,可能距我們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時間,還要花一些時間,我們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我們未來的第五媒體。但是我想這條路是很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了,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走,只要我們踏踏實實的走下去,我們就會打造一個很好的未來。我在努力,我也希望在座的很多北京郵電大學的同學們可以和我一起去努力。謝謝!

  主持人:剛才幾位都已經詳細講了他們對第五媒體的理解,接下來我想拋一些話題出來。前不久我也剛參加過一場辯論賽,還是想借用這個概念,進入下一輪,相當于搶答題,不需要我的點評,大家愿意怎么討論就怎么討論。

  關于第五媒體,其實現在已經搞了很多了,包括新浪、搜狐搞的手機報,你們剛剛提的實際上是中國移動本身的手機報,其實各個媒體都在搞手機報,我想項老師這方面是最清楚的,因為項老師跟我一樣都是媒體人出身,我自己一貫是比較犀利的媒體人,因為我以前在南方周末。但是我的感覺是什么呢?上面提到,第五媒體要說真正拋出概念之后到商用,包括賺錢,真的是要有一定的過程,丁總也可能怕影響你的生意不贊同,但實際上我看目前來說,可能新聞定制短信這方面是掙錢的,這是第五媒體中的一種,其他的第五媒體的形式是不是掙錢,我覺得確實值得探討。我想問幾位嘉賓,你們覺得現在制約第五媒體發(fā)展的一些障礙主要在什么地方?

  丁義:我覺得我們講媒體,我覺得媒體和媒介還是不太一樣,手機差不多是一個媒介,但是它要成為媒體,確實還需要一些工作。傳統(tǒng)媒體,實際上在中國來說,作為媒體,像國家的媒體,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級的媒體,還有像新華社、人民日報,像地方的林林總總的媒體機構,實際上他們都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他們不需要建立商業(yè)模式,他們主要是傳播信息,或者說白了傳播黨的聲音,是以這個形態(tài)存在的,他們根本不需要去研究商業(yè)模式,也不存在商業(yè)模式的困擾。所以在新媒體之上,大家就要研究商業(yè)模式怎么來賺錢,內容怎么來賣錢,實際上這本身就是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之下就會產生一些具體的矛盾,比方說這個媒體到底是誰管,剛才幾位都在不同的地方提到這個,媒體到底誰管?中國所有的事都歸哪個部門來管的,不能沒有人管。如果是叫媒體,媒體的機構說應該是傳統(tǒng)媒體人最有資格做新媒體,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做媒體的,所以新媒體應該由他們來做。所以他們認為他們的機構,傳統(tǒng)媒體的管理機構應該管新媒體,這就是我們廣電總局、中宣部、新聞出版,這類的機構要管新媒體。但是新媒體具體的形態(tài)又不允許讓他們直接來管,比方說我舉兩個例子,中國聯(lián)通,它從原來的通信運營商,去年的時候向外傳遞一個信息,他所謂的TIME的戰(zhàn)略,李總可能比較清楚,什么叫TIME,是一個技術、信息傳遞、加上娛樂媒體這么一個公司。什么意思?他們要做媒體。中國移動向外傳遞的信息,從原來的移動通信專家,變成了移動信息專家,信息的制造和傳播這就是媒體,所以中國移動也要做媒體,特別是中國移動去年從星空間接的買了鳳凰衛(wèi)視的股份,所以他們直接以資本的形式進入最傳統(tǒng)的媒體行業(yè)里面,就是電視媒體行業(yè)里邊,所以他們也要做媒體,所以這就是誰來主導做媒體。

  在新媒體形式之下,如果拋開互聯(lián)網不說,在手機上面都離不開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的用戶,因為他們都是拿著中國聯(lián)通、中國移動的終端的,如果在上面?zhèn)鬟f任何東西都要走這個終端,所以中國聯(lián)通、中國移動覺得他們對媒體有控制,所以想做這個媒體。認為有能力做媒體的人沒有資格做媒體,原來做傳統(tǒng)媒體的人,對媒體有管理資格,但是他們又不懂新媒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國家中就出現了很多很多矛盾的地方,所謂內容由誰來管,牌照由誰來發(fā),做的對不對由誰來說,所以就會出現很多的政策、文件,這些政策和文件最直接的影響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這個影響比單純技術方面的影響應該大得多。所以我們碰到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國家在這樣一個產業(yè)政策方面,對這樣一個形式,或者對新媒體的形式,從最早層面沒有一個很清楚、很正確的認識,就會最大程度的影響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這是我的體會,謝謝!

  呂廷杰:我覺得丁總說的問題就是我想說的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對新媒體的發(fā)展來講監(jiān)管和政策,通常說技術的進步會帶來新的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但是業(yè)務創(chuàng)新以后,你的制度必須跟著創(chuàng)新,所以現在在很多情況下制約中國很多新的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制度的創(chuàng)新嚴重的滯后,就是說新媒體的問題同樣是這個問題。大家知道國外有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設置,很多國家有一個部叫部管部長,不是不管,他說以前的部都管不到的事放到他那兒管去了,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尤其是在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當中會涌現出很多新的事物,所以我們從純粹的理論分析來講,到底剛剛大家談到的手機視頻。我非常有幸的聽到剛剛項總提到的手機臺,他的概念很新,也很對,對在哪呢?我們一直說,我們看看媒體發(fā)展的軌跡,我們不說遠了,說報紙出現了,以后有紙的印刷就出現了報紙或者這種傳媒雜志的形式,后來出現了廣播,廣播就是一種新媒體,相對于報紙來講,它可以把報紙的東西拿來讀,傳播出去。廣播該誰管?難道就是說應該報刊雜志社來管廣播嗎?出了電視以后,就應該廣播電臺管電視臺嗎?絕對不是這樣。所以為了緩解這個矛盾,干脆廣播電視放在一個部門管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客觀地說,傳統(tǒng)的通信網是一個可控制、可管理的網絡,有很強大的控制管理功能,是做語音的。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部門是在很強大的可控制、和管理的網絡上做內容的,我們把可控制、可管理的網絡比喻成軌道交通,可控制、可管理,網絡和業(yè)務不分離。所以他們一個是在鐵路部門做客運的,一個是在鐵路部門做貨運的。

{{分頁}}


  今天出了寬帶IP技術,我們就有一個迷茫,手機的視頻如果被廣電去發(fā)牌照,那么互聯(lián)網的視頻是不是也應該廣電去發(fā)牌照呢?不應該,我認為這錯誤,因為寬帶IP部門,你是鐵路部門運貨的,現在出了公路了,難道說所有的貨運必須由鐵道運輸部門管嗎?不是。他談的手機臺的問題很新穎,你要想管公路的貨,你就要符合公路的條件,鐵路和公路是分離的,你就先做網臺分離,你根本不是做這個領域的怎么能管這個領域呢,換句話說它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個領域到底該誰管。我們自己叫手機視頻、手機電視,電視部門當然管你,我就是來電視的,誰說這個東西叫電視呢?他提手機臺非常對,干嗎把這個東西叫電視。作為商業(yè)來講,有一個路徑依賴,大家說手機報紙,你容易理解是什么概念,我們說手機電視,容易滲透到社會中去,容易應用,但是客觀地說這個東西跟電視沒有關系,是網絡的傳媒。我們過去獲取一種視頻資源怎么做,當然可以通過電視來看,我們也可以到街上買一張光盤,誰說視頻內容一定要刻在光盤上或者通過電視傳呢,我們通過網絡不就下載了嘛,我叫手機音像店、叫手機音像店行不行,音像店是歸文化部管啊,是不是應該文化部管這個東西呢,顯然這是矛盾。我們理性地去分析,三網融合帶來的問題是新的問題,不能說一個新的領域出現了,我原來是做報紙的,現在出現廣播電臺就歸我們報刊雜志管,我報社就得管你廣播電臺,出現電視了,我這個廣播局就得管你電視公司、管你電視局,這是不對的,一定是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所以我們回歸純理性的,不僅要做客運,還要做貨運,廣電本來傳統(tǒng)上就是做貨運的,就是運內容的,現在為什么有一個趨勢,這個矛盾沒法化解,最后就把你們兩個部門放到一個部門監(jiān)管,就是廣播和電視放在一個部門,叫把外部性內部化,這是一個緩解矛盾。好比到底電視臺出現了,應該廣播臺去管嗎?干脆你們倆化成一塊,算一家管。

  但是我們國家的廣電部門我們講它的特殊性,確實有一個別的國家不具備的性質,要監(jiān)管內容。內容該誰管?是不是單獨有一個部門,當然我們國家是有這樣的體制的,有新聞出版總署,一些專門的部門,它去監(jiān)管有沒有可能,還是放到這個廣電電信統(tǒng)一監(jiān)管的平臺上加一個智能監(jiān)管內容,有的時候內容監(jiān)管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互聯(lián)網或者寬帶技術過度的開放性,會帶來很多給社會危害的東西,我們認為內容監(jiān)管是必要的,但是總要有解決辦法,不能說出現一個新的技術,接近哪各行業(yè)就歸哪各行業(yè)管,一定會抑制這個行業(yè)發(fā)展的、新的行業(yè)發(fā)展,丁總說了半天我們從理性的討論來講,說白了就是一個監(jiān)管的問題、體制的問題需要解決,才能使中國的第五媒體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李為沖:剛才楊校長講的非常對,作為大學里的學生,將來可能你們要突破,就必須跨領域、跨學術,我們呂院長馬上舉了一個例子,現在技術的融合,現在廣電、電信,包括IT,都融合在一起了,原來的監(jiān)管架構、原來的監(jiān)管方法,在新的技術、新的業(yè)務面前已經不夠用了,所以就需要創(chuàng)新了。

  剛才呂院長講的主要是從外部環(huán)境來講,就是像第五媒體得到的阻力,因為我原來在運營商里做過,我認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阻力是來自運營商的,雖然現在國內大的運營商在業(yè)務發(fā)展上,大家都覺得要從通信運營商轉化為信息服務的提供商,但是做這種轉化實際不是一個很簡單的說轉就可以轉的。大家可以看一看,幾大運營商,你看看它的組織架構,雖然他們都在講要轉型,但是他們目前的組織架構和流程,還是作為一個通信運營商,都是語音部分放號,然后一個數據部門。但是真正要做一個信息服務提供商的話,必須按照信息服務來形成公司的管理。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美國有一個教授寫的,他寫的題目就叫“創(chuàng)新戰(zhàn)略”,他就講一個老的公司假如要進一個新的業(yè)務,在原來的組織架構上是很難做得到的,他做了大量的研究,他覺得真正要成功的話,必須在組織架構上、在流程上做非常大的創(chuàng)新。我可以給大家一個例子,美國Spring在推3G的時候,當時他認為在夏天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連廣告的時段都買好了,但是在臨近6個月的時候他認為很的事情根本沒有辦法做,為什么?因為他原來的組織架構完全按照通信運營商的組織架構,因為你要做到3G、要做到第五媒體的話,必須前端、中端、終端整合起來,但是恰恰公司沒有這樣一個部門全部管起來。后來專門臨時成立了兩個部門,一個管前端,就是把原來Spring的市場部,包括廣告宣傳的部門,因為有新的部門推出來了,他有一個副總裁就專門管前端,后端專門成立一個部門,這兩個部門一個是協(xié)調前端,一個協(xié)調后端,只有這么一個組織架構和流程才能真正的推動。因為丁總的第五媒體要收費、要使用流量,必須得到運營商的協(xié)助,但是假定運營商沒有這個架構、沒有這個意識、沒有這個戰(zhàn)略定位的話,這個第五媒體的實施或者發(fā)展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項立剛:我和前面幾位嘉賓的看法不一樣,如果說第五媒體有瓶頸的話,我覺得最重要的瓶頸是技術,丁總實際上已經解決了牌照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公司已經是我們國家少數幾個拿到了牌照的公司,所以他沒有這個問題。但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其實現在看一看我們的技術,我們2G的技術,包括2.75G的技術,很難傳輸動視頻了。說3G的技術,到今天中國沒有實質性的啟動,在3G的網絡技術上面大規(guī)模的拋流媒體也會是問題。而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是,在中國其實我們說面向3G以后,我們通信從原來的人與人之間的語音交流,要變成人與機器的對話,會出現很多很新的市場空間,和出現很多新的形式,但是我們現在可以支撐3G的網絡是不夠的。

{{分頁}}


  我對3G有一個看法,我們以前談3G的時候,我們這些人都以為3G是一個網絡建設,事實上3G不是一個網絡建設,同時也是一個業(yè)務模式是內容的建設。我有一個悲觀的看法,我覺得中國如果到了3G時代,很可能我們網絡上跑的業(yè)務都是日本人做的、都是韓國人做的,為什么?因為我們現在沒有網絡,沒有去做這個事情。當我們這個網絡起來的時候,日本和韓國已經領先我們3到5年了,他們做的比如說手機游戲、手機的業(yè)務,都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不用他們的還用誰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我們不發(fā)3G牌照,我們整個的通信現在已經落后世界上面3到5年了。我記得到2003年的時候,我們的網絡,尤其中國移動的網絡,已經做到和世界的先進水平是同一等級的,甚至到美國去,會覺得中國的網絡比美國還要好,但是因為我們沒有跟上3G發(fā)展,所以我們今天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但網絡建設了,事實上我們整個內容建設也是大大落后了。而且這個事情也導致了人才積累的落后。如何面向3G做第五媒體,這個人才是非常綜合的人才,我們以前做平面媒體的時候,我們一個記者去參加一個記者招待會,說實話他就待20分鐘,拿一個新聞稿、拿一個紅包就走了,到了網絡媒體就不是這樣了,網絡媒體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比如剛才說到主持人,他是做網絡媒體的榜樣,他盯著一個會要寫七條新聞出來,比如下面坐的搜狐記者,他不但要做現場直播也要寫文字出來,不但要文字直播,還要視頻直播,比如我們今天有現場直播。這里面需要非常綜合的能力,需要對媒體有很好的敏感性,需要技術的感覺,需要把這些綜合起來。我想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第一,我們是沒有一個很好的網絡支持和技術的支持,第二,我們缺乏綜合性的人才,這是我們今天第五媒體受發(fā)展的很大的瓶頸。

  主持人:剛才幾位嘉賓其實都談了一下對第五媒體受制約因素的看法,我感覺到三點,一個是政策制約,一個是技術,還有一個是人才。我覺得第五媒體我個人感覺確實現在問題很多,丁總愛不愛聽另外一回事,但是對于同學們,我自己覺得還是有必要跟大家也講一講我的一些看法。第五媒體現在我的感覺,第一個就是盈利模式不明晰,我現在不敢用,我不敢用不管什么第五媒體,連WAP上網都不敢用,為什么?因為WAP上網包月取消了,我原來定的WAP上網包月,后來不知道怎么搞的手機費猛增,后來知道運營商自動把這個取消了,所以現在不敢上了。所以GPS包月費如果取消,對第五媒體是致命性的打擊。因為我覺得運營商這種計費方式可能消費者很難去理解,也不知道你到底看一個手機的電視節(jié)目大概會花多少錢,根本不知道,這樣會導致很多人不敢用。我想大家在學校里用的聯(lián)通的UP新勢力或者移動的動感地帶,大家用這種資費套餐的話更不敢用第五媒體了。

  另外一個,關于第五媒體現在的內容,我覺得還是可能會有一些爭議。其實說句實話,丁總可能比我清楚,在國外的第五媒體,比如手機的視頻看得最多的是什么?好像是兩類,一類是黃色的,還有一類是肥皂劇。其實大家可以看網上,不要說手機的視頻,其實大家看互聯(lián)網的視頻,大家去看一看標題,是不是主要也是這兩類,恐怕也主要是這兩類。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管就是管這方面,黃色片是絕對不能有的,肥皂劇也不能說無限制的搞笑,我們國家對媒體的管制是很嚴的,我是出身于南方周末的,我在南方周末工作三年期間,我們兩個總編被強制性撤掉了,媒體受管制的程度到了這樣一種地步,所以這兩點可能會對很多產生影響。

  另外從去年開始,其實關于第五媒體的這種風險投資非常多了,目前我個人感覺,因為這種盈利我不知道哪家真正賺到錢了,所以大家會對這個東西還有一些猶豫狀態(tài),如果沒有資金在這種新興的行業(yè)要發(fā)展業(yè)務恐怕是比較難的,但是國外好像又比較看好,所以中國跟國外是不是有點學習的狀況,丁總比我了解,我先講這些。

{{分頁}}


  丁義:我從您的發(fā)言里面體會到兩點,一個是特別的悲觀,另外也特別的無奈,我覺得好像還是應該更樂觀一點。

  主持人:其實我的悲觀和樂觀是為了促進產業(yè)的制定者來關注這個行業(yè),制定一些制式。

  丁義:我為什么說應該更樂觀一點?實際上應該是在今年的8月份以前實際上我也很悲觀,我可能比你還悲觀,但是我現在是很樂觀的。為 什么很樂觀?

  主持人:是因為你跟國際廣播電臺合作拿了牌照了?

  丁義:不是,牌照我早拿了,就是因為拿了牌照以后發(fā)揮不了作用所以就悲觀。我覺得您剛剛講的資費的問題,我是這么看的,資費是人定的,因為任何一個商業(yè)機構定的價格是為了賺錢,如果這個價格不能賺錢或者影響業(yè)務的發(fā)展肯定會調整價格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會這樣的,符合商業(yè)規(guī)律。

  項立剛:廣東已經調整了。 

    丁義:對,廣東的模式實際上代表了一個未來,這是幾個方面:

  第一,他的價格是非常靈活的價格,不僅是包月,而且打消用戶的擔憂,因為現在的這種價格體系是按流量計費的,流量到底是多少,老百姓不知道,所以用這項服務不知道用多少錢。廣東做到的,你用這個業(yè)務從兜里掏的就是10塊、15塊,不會有再多的錢,這是資費政策的改變。

  第二,剛剛項總談到技術因素,實際上現在在2.5G帶寬的條件下,已經有很好的技術已經能把流媒體做到非常流暢的質量,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解決了。為什么中國移動開始推這項業(yè)務的時候,或者做第五媒體的時候沒有用這項先進的技術呢,因為這是一個私有技術,需要私有的公司提供兩端的私有設備,所以中國移動向來是比較遵從國際標準的,國際標準H.263,當時用國際標準的代價就是質量差。還有一個判斷,

  中國移動認為3G很快就要到來,如果3G來了,什么263或者264都能解決,所以寧可暫時用一個替代性的技術,是一個效果不太好的技術,來等待3G,結果3G沒有來,3G沒有來運營商又不能夠在原有的質量不好的技術上繼續(xù)推這個業(yè)務,所以廣東就帶頭用一個私有技術做了一個播放產品,這個播放產品質量非常好,而且效益非常高,而且它是以一種新的展現形式傳送給用戶的。原來我們在看手機電視或者手機報的時候,都是從WAP的門戶進去去觀看的,現在廣東這個做法是什么呢?是把所有的多媒體內容或者說第五媒體的內容包裝成一個客戶端的軟件,你可以下載、你可以內制手機,等于打開手機以后自動看到一個播放器,你叫手機電視臺也好、叫手機電臺也好,就是一個多媒體的終端,所以用戶非常習慣,就是符合用戶習慣的去觀看這里面的內容。所以有了很好的用戶體驗,有了很好的價格政策,也有一個所謂把信息傳遞到用戶的方式,慢慢的大家接受這項業(yè)務的前景就會非常好。我們現在提供的這個業(yè)務,實際上還沒走到那一步,我們現在的用戶量一天增長1萬,實際上應該是增長很快,所以我對這個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一天增長1萬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主持人:對手機電視的盈利模式呂院長怎么看?

  呂廷杰:這個問題今年以來,不光今年,去年有無數的人問我這樣的問題,盈利模式,后來我發(fā)現明年的1月15日在夏威夷召開的亞太電信聯(lián)盟的會上主題就是“新媒體的盈利模式”,說明這是一個全世界性的難題,但是我個人觀點。

  現在我們針對互聯(lián)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的收費模式是不清晰的,而這種收費模式有可能還不是一個純商業(yè)的策劃問題,有可能有更好的技術解決方案來緩解這個問題。

  所謂不清晰,我以前在一些網站的訪談中和發(fā)表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典型的收費就三種,第一,按流量,收費不合適。我上互聯(lián)網上來那么多廣告,憑什么我要為那個流量付費,我下了多少流量我是沒有感知的,消費者完全不知道自己消費多少,像剛剛丁總講的,拿手機下載的東西真的不知道你的流量是多少,你是在一個不可預知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業(yè)務,你按流量收費的合理性何在呢,所以是不對的。第二,按受時間收費。像互聯(lián)網的應用我們比喻成公共交通上網絡和業(yè)務分離的概念,我們既然是比喻,大家知道哪有公路按時間收費的,去年年初八達嶺高速把山西的運煤車堵了15天,難道說待了15天要15天的錢,我分明15兆的文件需要1分鐘給我傳過來,網絡的傳輸不可控制,結果走了15分鐘,你怎么收費。第三種,包月。包月流量小的時候沒有關系,我反正付了錢隨便走,所以造成了網絡無端的壓力。到今天都沒有想明白互聯(lián)網和無線互聯(lián)網的收費模式到底是什么,我發(fā)現有一家公司也認真的想了,盡量的回歸電信文化,什么叫電信文化?過去互聯(lián)網的出現是反電信文化的,電信文化是網絡可控制、可管理,所以網絡會搞智能網,網絡和聰明終端是傻瓜。到了互聯(lián)網以后,網絡是透明管道、網絡是傻瓜的,終端是智能的,終端是電腦,大量的應用解決方案是在客戶端,我們天天在電腦里裝東西,客戶端解決方案。如果到第五媒體我們是用手機來做,這種文化大家就自然而然想應該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所以你看你們拿的手機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強大,這是一條錯誤的道理。因為網絡既然可控制、可管理,使得互聯(lián)網有可控制、可管理性,應該回歸電信文化,應該讓網絡智能起來。

{{分頁}}


  舉個例子,黑莓,黑莓的業(yè)務非常強,所有200多家世界著名運營商只要跟黑莓合作就賺錢,為什么?回歸了電信文化,手機傻的不能再傻。這個手機看的挺復雜,加的那些功能,什么照相功能都不是通信功能,可以管很多用戶。你用它上網,用它打開一個PPT文件,感覺非??欤瑸槭裁??因為不是在客戶端實現的,是在服務端解決的,解決以后把頁面?zhèn)鬟^來,而且你的手機這么大,不用傳很大的清晰度的頁面,就支持你這個頁面就行了,這個容量經過壓縮以后是10K。所以你注意了,回歸了電信文化,這個手機對他來講是什么東西?液晶顯示器,他在那兒解決了,都是服務器端的解決,把客戶端的解決方案都放在那兒了,讓手機傻瓜化。一個老總每次上黑莓的網怕看郵件,打開一個PPT,瀏覽瀏覽東西,10K、10K的頁面?zhèn)鬟^來,這個總流量平均一個月4兆?,F在在中國黑莓公司,當然它跟移動公司兩家合著定的價,因為大家不知道商業(yè)模式有多少用戶,看看市場反映,定了498的包月,如果一個人實際產生的流量是4兆,移動運營商沒有任何壓力,1兆流量賣了差不多100塊??墒乾F在呢,像微軟提供的模式,我們用互聯(lián)網模式提供的,讓你當透明官道的模式,是20塊包50兆的流量。所以我們說即使按流量解決,如果我真的就按1兆流量4毛錢的概念,黑莓的包月應該是1.6元,價錢不就降下來了嘛,靠什么?靠服務器的解決方案,把客戶端簡化。

  為什么這么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現在國內游一個自己的企業(yè),就是國內的企業(yè)也推手機郵箱,叫力通公司,跟移動合作,我一直用他的移動郵箱。我換了N95的手機之后,跟他說裝一下軟件,我換了收集了,我說我在隔壁開會,我可能有短信、電話來叫我一聲,他說不用,我一刻鐘就搞完,結果一上午沒搞完,說第二天再來。結果第二天來了,說好了,我一天收不著E—mial。后來我說怎么回事,發(fā)現有一個確定,說有一個郵件你要收嘛,我點說確定,結果來一個郵件。后來我說怎么回事,他說有一個沒給你裝,結果他來裝了,他裝了三天。中國有多少移動電話客戶?5億多,有700萬個客戶用手機郵箱才能贏收平衡,他要用1萬年裝這個業(yè)務,死定了,絕對沒有希望。我不敢說互聯(lián)網這樣,我們不能走互聯(lián)網的文化,你是用點把軟件解碼都放在電腦上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解決方案一定回歸網絡智能的、服務端智能的?,F在諾基亞轉型,不做收集了,做服務,提供對手機遙控的解決方案,我升級都是服務器端軟件的升級,跟手機沒關系,最多用空中下載的方式改個界面、改個表格,不需要這個小伙子每天跑這兒來改這個軟件。這個模式的發(fā)展就會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從而使網絡的資費降下來。

  客觀的我就在想這個問題,現在收費不合理,怎么收費?怎么通過賣服務收費?以及怎么高效率的讓運營商又有錢賺,消費者感受壓力又不這么大。包括李總說的很對,我們很多商業(yè)的解決方案都很關鍵,但是我更覺得,可能還有一些技術的解決方案去開發(fā),這也是一個商機,就是新媒體的一個商機就是,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提供這樣的服務,從而使大家在不知不覺中不用很大的經濟負擔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業(yè)務,這樣業(yè)務才能擴散。順便說一句,所有跟互聯(lián)網業(yè)務相關的業(yè)務我分析了一個特征,幾乎所有成功的業(yè)務初期都是不要錢的。你們注意,郵箱業(yè)務初期不要錢,等你用上了以后,這叫體驗,讓你用上了,現在開始收錢了,不用也不行。網絡電話一開始絕對是不要錢的,然后體驗以后不會永遠不要錢的,然后開始收錢的。所有這些業(yè)務,現在飛信,好多轉成短信也不要錢,以后會收錢的。所以我們說,就看到一個路徑,我們能不能把不要錢或者更低廉的錢的方式延伸下去,通過一些技術解決方案實現呢?我覺得這種潛力是存在的。謝謝大家!

  項立剛:說到計費和業(yè)務模式的時候,因為我現在相對身份比較中立,廣電部有一些活動會請我。我前段時間去過廣東,有一個關于數字電視的會議,在這里面我覺得有一個事情很有意思,也對我們以后定價可能是一個參考。

  說最基本的辦法是包月,以前我們的辦法是一個月比如說一家是15塊,其實這15塊加成數字電視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加上更多的頻道進來,說要漲價,15塊漲到28塊,好像這個數字不能說特別少,但也不是特別多。但是要漲成10幾塊是很痛苦的事情,為什么?看電視的很多中國老百姓那些消費群體可能就是退休在家的老太太,15塊漲到28,每個月要多支出28塊,老太太是不干的,民怨沸騰。那結果是什么?比如發(fā)改委要召開發(fā)布會,結果發(fā)改委就說了,說現在的情況是我們要和諧社會,你一漲價弄到老百姓就不干了,這不干,說算了吧,15塊還是15塊,價格就漲不了。但是事實上看我們的這個群體,我們的要求都跟老太太一樣嗎?也不一樣,有人愿意把這個價格漲起來。我當時出了一個主意,實行不實行不知道。我當時的說法是,為什么要是漲價呢,為什么不把價格降下來呢?15塊,包月要降到5塊,為什么降到5塊?你傳達黨和政府的精神,中央一臺或者四臺都免費的送給大家,然后其他臺不播了,你需要有更多的消費,可以按照節(jié)目收費。像變形金剛出來以后很多人都愿意看,最愿意看的是那些消費能力比較強的年輕人,他們可以為變形金剛花50塊去看這個電影,或者在家里如果看電視的時候10塊買一張盤是沒有問題的,在家里如果電視打開就可以有變形金剛看,10塊錢愿意不愿意看一次,我想很多人是愿意看的。但是因為原來廣電的業(yè)務模式沒有關聯(lián)性,所以只能包月,所以廣電的人很羨慕電信。為什么?他們認為最后跟電信相比,因為他們管理不到業(yè)務。我們電信的長處是短信,短信有很多替代品,可以打電話、可以用MSN、可以用QQ,而且MSN、QQ都是免費的,但是大家發(fā)短信,發(fā)了就是1毛,剛剛有個人給我發(fā)短信,我說“好”,一個字就是1毛,你可以不發(fā),發(fā)了就是1毛。

{{分頁}}


  我想很可能以后的業(yè)務模式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我一直主張是不要用包月,包月是一個門檻,而且包月就會變成,第一個首先我認為,免費就是無服務。比如說你看電影頻道,為什么不看?因為電影頻道沒有播你們想看的電影。低價就是低質量,我們大家都看《變形金剛》,就是那么貴。包括學校的電影院放的電影都是3塊一張票,沒有一部象樣的電影。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同的品質有不同的定位,要考慮從網絡電信的角度收費,還要從內容提供的角度收費。所以我一直主張,未來的業(yè)務模式就應該按照不同的節(jié)目去收取不同的費用,大家肯定想最好便宜一點,最好還是不收費,但是我剛才已經說了,免費的可能是低質量的服務。如果說我們很多人要這些業(yè)務,中國有這么多的用戶,這個餅攤薄了,如果大家收費的看《變形金剛》,我想也許可以變成5塊一張票,因為看那場電影要50塊,也許不止50塊,可能要買20塊爆米花,還要打車、要開車,可能200塊,在家里5塊錢就能享用。如果這個電影很多,跟發(fā)短信一看,發(fā)一條1毛沒感覺,回頭一看發(fā)了50塊??赡?塊看電影沒有什么感覺,但是最后一算可能發(fā)了200塊錢,我想這樣丁總也會很高興的。

  主持人:關于第五媒體,剛剛講了很多市場方面的,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其實非常值得關注,就是標準方面的問題。其實現在手機WAP沒有什么標準問題而言,關于手機視頻方面其實是非常嚴重的,我不知道丁總你們現在給中國移動做是用什么制式?

  丁義:這個準看從哪個層面了,從手機電視這個標準或者手機視頻這個標準,基本上有兩個體系,一個是廣播式的手機電視體系,一個就是移動通信網的體系,我們目前開展的手機電視業(yè)務是在移動通信網的體系里面。

  主持人:因為最近很多家搞手機電信標準的廠商都來找我,他們是認為廣播制式的手機電視標準有很多優(yōu)點,這樣是不是會涉及到像你們現在用的電信制式的手機電信標準,將來可能會出現一種被更新的狀態(tài)?

  丁義:應該不會,而且絕對不會。為什么這么說呢?從現實來說,現在韓國有兩個制式,一個是SDMB,就是廣播式的手機電視,一個是在CDMA上的流媒體的制式。實際上在這兩個制式之下,在3G上發(fā)展手機電視的業(yè)務,比SDMB發(fā)展的業(yè)務還要好,就是說在移動通信網里發(fā)展的手機視頻業(yè)務比廣播式的手機電視發(fā)展要好,這是一個現實層面,所以不會有相互被取代的問題。另外,從我們國家來說,剛才項老師講,標準之爭幾乎是看不到希望,現在國際上有幾個成熟的標準,信韓國的SDMB,歐洲的有DVBH,北美的有,日本也有一家,我們國家有廣播電視式體制,有清華的體制,有交大的,總而言之最近要測試5個標準,就是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要測試5個標準,都定好了這5個標準應該是11月14日,就是說這個月測試。結果在測試的前幾天,廣電的標準撤出去了測試,我不參加測試了,我不參加國家標準委的測試,結果這個測試就沒有成,就流產了。所以在這個里面,我覺得廣電的所謂廣播式手機電視的技術架構,離真正實現服務還有距離,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現實情況。另外,它確實有它的優(yōu)勢,它是一個點對多點的廣播式,沒有對帶寬的消耗,所以相對移動網的手機電視它的效率很高,但是它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是一個單向沒有互動性的東西,是展現電視節(jié)目,是把電視臺里的電視節(jié)目搬到手機上來看。大家想一下,實際上電視臺里的電視它的商業(yè)模式是什么呢?或者說觀賞模式是大家坐在沙發(fā)上看的,里面電視劇也是節(jié)奏很慢的,中間上個廁所、吃的東西都沒什么關系,還能接得上,而且里面有廣告。但是手機,大家拿手機看東西的時候,是一個臨時性的東西,最多幾分鐘,三五分鐘、十來分鐘,不會看很長,所以你讓他看電視里節(jié)奏慢的東西肯定覺得不過癮,所以用戶看那種內容的概率實際上不高。所以從這幾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廣播式手機電視不會取代移動通信網的手機電視,但是最好的商業(yè)模式是這兩個體制結合起來,那就是上下行的問題,下行用效率高的廣播式的,下行用互動性的移動通信網的,這樣兩個網結合起來這個游戲就比較好玩了。

{{分頁}}


  項立剛:我發(fā)兩句牢騷。我覺得中國標準這個事情已經被弄壞了,我們都以為標準這個東西能夠賺大錢,經常被媒體炒,說三流企業(yè)賣產品,二流企業(yè)賣技術,一流企業(yè)賣品牌,超流企業(yè)賣標準。這是很奇怪的,比如就說手機電話,為什么移動標準就弄成五六個標準,是不是我們比別人聰明,你會發(fā)現誰這樣,那些做標準的機構事實上七八個人寫出一個最基本的標準、一些要求,什么是標準?火車兩個鐵軌多寬,說1.5米、1.8米,這就是標準,這很容易寫出來。然后這個標準用什么機車、用什么鐵軌、怎么樣保險,這才是最重要的技術。在北美或者在很多國家,一這個準很難弄出來,在什么地方呢?因為需要大量的技術去支撐,要變成一個產品。我們的情況是什么呢?我們以為弄個標準就可以卡住產業(yè)鏈的籠統(tǒng),所以大家就很容易寫出一個標準,然后就在這個層面去拼。我以為現在我們的情況是,基于廣播式的手機電視,在2008年能用上,我覺得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么?就是大家把精力花在寫標準上面,而沒有精力去做一個象樣的技術和產品出來,這是我們面臨的很大的問題。我們要不解決這個問題,我把很多事情都花在這種利益之爭上面,很可能產業(yè)受損失,消費者也沒有好處。本來2008年大家可以拿手機看電視、看比賽,我估計這種可能性是不可能出現了。

  李為沖:實際上談到標準的事情,實際上需要國家有一個很好的立法,然后在一個比較公正的環(huán)境下建立這個標準,但是從國際來講,大家在通信行業(yè)里做,歐盟搞了一個GSM的標準,實際上對歐盟的通信產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我們國家現在也想走這一條路,但是要搞一個標準,后面一個是立法,一個是有多大的經濟實力支撐這個標準。我倒是很贊成我們國家在標準方面要多花一點精力,因為有你自己的標準以后這個產業(yè)才能真正的發(fā)展起來。

  學生:剛才你們提到了有一個第五媒體的資費問題,我想除了剛才提到有電信文化的回歸、技術的解決,以及內容的差異化之外,還有不可忽視的是廣告對媒體資費的分攤,各位老師如何看待手機廣告與第五媒體之間的關系,以及手機廣告的營銷模式?

  丁義:實際上廣告在媒體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媒體的一個特征,媒體的經濟支撐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廣告,這是傳統(tǒng)媒體的特點。在新媒體上,廣告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且廣告的模式也是在第五媒體運營過程當中大家都非??粗械囊粋€方面。實際上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他們在掌握終端運營商的運營思想里,都把廣告看成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舉個例子來說,像中國聯(lián)通有自己專門的公司去運營廣告業(yè)務,所以中國聯(lián)通的廣告業(yè)務是由中國聯(lián)通自己的公司來運營的。中國移動也是由他自己的公司,或者說自己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很少幾個來運營廣告業(yè)務。現在雛形的手機媒體的廣告業(yè)務,實際上最簡單的就是短信,短信的廣告已經泛濫到對手機的用戶已經到了一個騷擾的程度,但是從性質來說是一種廣告的形式。像分眾傳媒最近的一個機構變化,就是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手機廣告的部門,或者說一個公司,這個公司準備脫離分眾傳媒單獨包裝上市,所以這個廣告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下一步隨著手機多媒體信息的接收,比方說音頻和視頻接收的過程當中,像片頭、片尾的廣告、中間的插播廣告,剛剛講到內容收費主要收用戶的錢,廣告模式就會收廣告業(yè)主的錢,這個廣告應該說是第五媒體手機媒體新的商業(yè)模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來說,應該還沒有特別完整的成熟的案例,大家都在非常積極的探討手機廣告的這個模式。

{{分頁}}


  主持人:現在運第五媒體到底是由誰來做不一定,剛剛丁總講了,可能運營商做,也可能內容商做,如果運營商做不能說出去,前幾天媒體登了一個新聞,關于中國聯(lián)通是彩鈴還是什么廣告收錢,后來中國聯(lián)通打電話給媒體罵了一通,說我們做的事情怎么能說呢,就是說其實運營商做這種廣告是不愿意說的。

  呂廷杰:這個問題提的很好,移動互聯(lián)網可能帶來新的商業(yè)模式,在座的各位真的可以好好的想想可能有一個好的商業(yè)模式真有風投給你投資,其中一個主要的領域就是手機廣告。剛剛主持人和丁總說了,說為什么移動運營商不愿意說他做廣告的事,因為廣告從營銷學上講是一個經營者的反向收費的手段,我們知道我們看電視,哪怕電視節(jié)目再不好我們很少抱怨電視臺,為什么?因為你沒掏錢,電視臺跟誰收錢,跟廣告商在收錢,所以如果手機上可以做廣告,很多剛剛談的費用問題就是解決方案,我們就不跟用戶收錢,就跟做廣告的人收錢,反向收費了。大家都再想廣告怎么做,現在手機廣告中有一個誤區(qū),我們北京郵電大學無論是計算機學院還是我們經濟管理學院都不乏有一批人在研究所謂的國際新趨勢,這個模式又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國際上流程的幾大手機制造商都在研究基于場景趕制的手機行為。比如我在這個禮堂里跟大家對話,在3G的平臺上可以定位到,李先生在這兒待著呢,比如我在歌劇院看格局或者在什么地方,他會馬上通過一個信息搜索到這個歌劇9點半散場,他根據對我的客戶試圖的分析,這完全是一個客戶關系管理的問題,會發(fā)現我經常在十一二點經常還有電話打出、還有短信發(fā)出,時間我不會馬上去睡覺,他就會判斷馬上干什么去,發(fā)現我經常在星巴克咖啡、發(fā)現我經常青鳥健身去健身,所以馬上搜尋,這兩個地方有沒有這兩個信息,就定位,叫做反感式打擊,我精確打擊,知道你的偏好是什么,而且現在就在它的附近,我推給你不會反感,這個商業(yè)模式是成功的。我說的是事實,經濟管理學院和計算機學院都有人在做場景感知的行為。這個經驗從經濟管理學院的角度來講必然失敗,因為我換位思考,不從技術角度思考,我是一個客戶我怎么想,我現在在哪他永遠知道,而且我過去在哪他還知道,這個業(yè)務我馬上關掉,我不會用的,所以這種業(yè)務怎么會油市場呢,你給我推廣告來,好想你精確打擊了,我怎么有市場呢。我需要什么業(yè)務,大家仔細想,我提一個例子,我希望拋磚引玉,當中真的有北京郵電大學圈到了風險基金幾千萬美金,最后你們做成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張朝陽、馬云。我舉個例子,客戶有很多自己的行為,比如中國移動有自己的平臺,當我打電話到國航訂票出的時候我訂北京到上海的飛機,上面寫李先生,我已經給你定制了北京到上海的飛機,完了,為什么完了,后面可以帶上廣告,或者下面有某酒店,說可以幫你定這個酒店。后面可以加一個廣告,說因為你到上海,上海天氣怎么樣,這個我不會反感。這叫深度營銷,現在沒有做了,比如明天我正要去了,我已經告訴他我訂票了,就知道我的行為,他就告訴你,李先生提醒你,9點鐘的飛機7點鐘應該動身了,再告訴你機場某路堵車走另外一條路,后面加條廣告,我不會反感,因為廣告幫助我了。換句話說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概念,就是說移動的廣告,就是基于手機上的廣告行為,是一個消費行為經濟學中研究的一個熱點,很多模式有待于開發(fā)。我今天沒有時間展開,國外已經有一些模式出現,變被動式廣告變成主動找廣告,比如二維碼的應用,貼一個奇怪的粘貼畫,上面說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lián)動的廣告,就是周杰倫把鞋拋到空中了,旁邊就有一個二維碼,感興趣的人就會開這個二維碼,自己就讀出來了說他下個月在要在這里開演唱會,所以你們當中誰可以更好的找到廣告模式。

{{分頁}}



  記者:我想問丁總和項總,你們做的公司我總感覺到現在對電信和對內容提供商依賴性很大,如果說他們發(fā)現了你們這些盈利模式所在以后,如果他們也成立類似的部門把你們吃掉,我覺得你們的核心競爭力不太理解,能介紹一下你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塊嗎?

  項立剛: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干自己重要的事情,想把什么事情都做了肯定是做不好的。一個企業(yè)想獨占產業(yè)鏈這個企業(yè)肯定是要失敗的,雖然說在整個產業(yè)鏈中間運營商有很大的能力,事實上他可以在這個產業(yè)中扮演很重要的龍頭作用,但是運營商想把整個產業(yè)做大,那是不可能的。我不叫移動互聯(lián)網,我叫移動信息網,我把移動信息網整個體系分為四塊,第一塊,網絡的提供,咱們干不了,只有運營商能干。第二塊,是義務的管理、整合,包括收費平臺的支持,我們也干不了,只能運營商干。第三塊,業(yè)務平臺的組織,這個事情在中國非常復雜。比如說你在韓國、在日本,用一個品牌,無所謂,用了就用了,這里面就相當于業(yè)務,運營商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但是如果中國移動想用移動夢網的品牌,事實上他要承擔巨大的政策風險和政治風險。你們沒做國媒體你們不知道,我做媒體出來的很清楚,可能今天出一個字就是政治問題,如果是一個商業(yè)網站可能會好一點,如果是運營商,像中國移動這樣的運營商,他們的領導還是中央候補委員、還是中央紀律檢查會的委員,他們承擔的研究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主張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移動運營商需要第一個,有自己的品牌,第二個,需要把另一塊讓出去,就是說有相當一塊他需要別人用自己的品牌,不是說用自己一個品牌把這些產業(yè)鏈統(tǒng)一起來。最后一塊是業(yè)務的開發(fā)、業(yè)余的提供,事實上運營商是做不了業(yè)務的開發(fā)和提供的,他們的文化背景、他們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操作方式,都不是做文化提供、做業(yè)務提供的,所以我想在整個產業(yè)鏈中間各自可以做各自的事情,不要以為運營商有很強大的經濟力量、強大的實力,就可以把整個產業(yè)鏈所有的事情做了。如果運營商有一天這么想,會把整個產業(yè)鏈給害了。

  丁義:我從很簡單的幾點去回答這位同學的問題,我做的或者說我們公司做的,我們在運營一個手機的電視臺,我們在做一個內容的運營。相對于通信運營商來說,我對于它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呢?它沒有資格做這個內容運營,它沒有牌照,這是在中國的現實情況之下的這么一個情況,中國移動不能夠運營手機電視臺,所以我跟他在這邊形成了核心競爭力。我另外一個核心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公司是一個既懂通信的這個體系,也理解廣電內容的這個體系,這個就形成了我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我們在運營內容,在我們運營之初,很多人都講了你們做內容怎么做得過中央電視臺?你們怎么做得過上海文廣集團,他們都是中國媒體業(yè)首屈一指的老大、老二,都這樣的地位,你怎么有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我在運營過程中,我的用戶增長量比他們都快,收入增長量比他們都快,節(jié)目的排名也比他們都好。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有我的核心競爭力,我知道這個生意怎么做,我比我的競爭對手更懂這個生態(tài)環(huán)境,更明白這個事怎么做,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我另外一個核心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公司是一個既懂通信的這個體系,也理解廣電內容的這個體系,這個就形成了我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我們在運營內容,在我們運營之初,很多人都講了你們做內容怎么做得過中央電視臺?你們怎么做得過上海文廣集團,他們都是中國媒體業(yè)首屈一指的老大、老二,都這樣的地位,你怎么有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我在運營過程中,我的用戶增長量比他們都快,收入增長量比他們都快,節(jié)目的排名也比他們都好。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有我的核心競爭力,我知道這個生意怎么做,我比我的競爭對手更懂這個生態(tài)環(huán)境,更明白這個事怎么做,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分頁}}

  學生:剛才各位老師所探討的問題我感覺前提條件就是第五媒體手機媒體這個形式首先是一個蓬勃發(fā)展的趨勢,但是我對這個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請問一下各位老師,您做過什么樣的市場調查,有哪些事實證明現在中國的廣大群眾和廣大人民需要第五媒體這樣一個手機形式,需要這樣一個傳播形式,有哪些數據來證明這個發(fā)展趨勢是一個大勢所趨、歷史必然?

  李為沖:咨詢公司不一定準確的,當年ATMT做業(yè)務的時候,曾經請了一個全球最著名的公司來看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結果這個咨詢公司做了很嚴格的調查說這個公司不能超過一百萬,結果ATMT就放棄了,沒有這個做事情,但是別的公司做了這個事情,但是后來可以看到完全是兩碼事。

  丁義:實際上做很多事情是憑直覺的,不是憑市場調查的,馬云做的時候就憑直覺,我們做這個事情多半也憑直覺,我們手里拿的終端有屏幕,一定有這個人用屏幕喜歡看的東西,我們要努力的就是能找出來這個用戶到底想看什么東西,以一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給他,把這個模式找出來,我覺得就可以了,我覺得這一個嘗試,不算是一個預測。

  主持人:非常感謝五位業(yè)界精英們?yōu)槲覀儙淼囊粓鼍实膶W術對話,相信大家也都是豁然開朗、受益良多。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