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國產平板市場份額低 專家稱技術創(chuàng)新最關鍵

國產平板市場份額低 專家稱技術創(chuàng)新最關鍵

作者:王琨 時間:2008-08-05 來源:市場報 收藏

  2008年中國市場上,陰謀論、傾銷、虧損種種激烈的論調不一而足。所有的爭議都集中在外資品牌和兩大陣營的對壘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86606.htm

  自2006年以來,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給形成很大壓力,索尼、三星、夏普等2008年上半年市場表現突出,在一級城市市場份額迅速提升。國產不再占據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認為,2008年是真正飛速發(fā)展的一年。據最新數據預測,由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商機的帶動,全年銷售量將為1215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50%。

  雖需求量大增,但市場卻呈整體虧損跡象。2008年上半年,國產品牌中廈華曝出平板電視虧損消息,夏新退出平板電視競爭,新科從天津等城市撤柜。價格戰(zhàn)被普遍認為是導致市場亂象的主要原因。半年來,高端平板電視價格動輒直降千元,眾品牌降價大戰(zhàn)硝煙四起。

  而在市場份額方面,日韓品牌與國內品牌的份額差距進一步拉大,特別是四五月份以來,隨著夏普、LG等企業(yè)份額的快速上升,中國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大大減少,目前沒有任何一家國內企業(yè)的市場份額超過10%。

  許多媒體和業(yè)界人士都認為,外資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利用其高額的面板利潤打壓在中國銷售的平板價格,使得定位中低價位的國內平板企業(yè)在一線市場銷量受阻。“由于洋品牌對中國平板電視產業(yè)實施從價格到渠道的多層垂直打擊,才使得國產平板電視市場處于生死存亡的邊緣。”有業(yè)內人士表示。

  國產一度憑優(yōu)越的性價比和扎實的渠道網絡成就了傲人的輝煌,為何此次外資品牌卷土重來卻如此不堪一擊?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技術創(chuàng)新不足導致。外資巨頭在平板電視先進技術上具有領先優(yōu)勢是公認的事實,持續(xù)的技術更新使得它們始終能夠掌握市場的話語權,從而在價格戰(zhàn)中居于主動地位,積蓄多年的渠道優(yōu)勢在對抗外資品牌攻勢時也顯得力不從心。

  海爾集團的副總裁喻子達說,因為現在企業(yè)的競爭已經不是簡單的兩個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而是整個產業(yè)鏈之間的競爭。在高速變革的現代電子產業(yè),只有技術才是實現競爭差異化的真正武器。國產電視企業(yè)想要跟上形勢,如果不在技術開發(fā)方面加強投入,掌握真正勝于對手的技術手段,重蹈中國手機產業(yè)敗北的覆轍不是沒有可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