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建議:科學安排考研復習時間 避免過度疲勞
曾幾何時,在人們中間流行這樣一個信念:一個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成為什么就成為什么”……雖然存在這種可能性,但確實不太現(xiàn)實。實際生活中,必須有所選擇。你的終生目標(想做什么,成為什么,擁有什么,貢獻什么)決定了你的選擇,并在各個目標排序中發(fā)揮作用。因此,許多學生為了夢想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考研。但是對于考研這個短期的學習目標和長遠的個人目標,很多考生卻不懂如何處置。有時把學習目標放在個人目標之前,有時又將個人目標置于首位,這樣往往會導致計劃的錯亂和疲勞過度。我們應量在學習目標和個人目標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是因此而導致疲勞過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87125.htm當你埋頭學習不知休息時,就會產生過度疲勞。過度疲勞的突出表現(xiàn),其原因和癥狀無甚差異。疲勞、厭倦、壓力,這些都是過度疲勞的跡象。如能在學習和休息之間取得平衡,便有助于避免過度疲勞。因此,考生們不僅需要計劃好學習的時間,也需要計劃好休息的時間。休息可以是娛樂性的休息(放下手頭的學習任務,做點有趣的事,像聽聽音樂、健健身等),也可以是功能性的休息(從一項工作轉向另外一項工作)。比如,只要你還有精力,可以停止做數(shù)學習題,轉向閱讀英語書,這樣便可以增加趣味,并產生結束任務的感覺。
避免過度疲勞的另外一種方法,是在每日計劃當中保持靈活性。如果你的計劃太緊張,目標便難以完成,也難以產生成就感。因為未能完成自己制定的計劃,在心理上就先吃了一個敗仗。
那么,究竟該怎樣在緊張的考研復習中,避免過度疲勞呢?我們建議,考生在自己的時間管理上運用風格。
“掌握自己的時間”,意思就是要在完成目標的同時,過得愉快。其真實含義——在學習工作中盡量最好地體驗生活。為此目的,無論你怎樣為自己設定目標,也無論你怎樣為自己訂立時間表,只要你以自己的風格來管理自己的時間,每一天都能構成你真正生活的一部分。
運用風格管理時間反映了你的學習方法。當你以自己喜歡的風格學習和思考時,就會感到輕松自在。當你以一種自己不喜歡的風格學習時,便會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甚至身心俱疲。因此,識別自己的學習風格并運用它去管理時間,在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習負擔,有效地避免了過度疲勞。
既然如此,考生就必須明確自己的風格是什么。
(1)外向或內向。如果你是外向者,就會傾向于喜歡活動和變化,喜歡短時間內精力充沛地與人合作,而不喜歡獨自一個人長期學習工作。因此,當你必須超時集中精力工作時,便容易失去耐心。作為一個外向者,通常能夠基本完成學習任務。但問題是,學習速度太快,可能會馬上失去興趣,這樣就不會透徹地思考問題,也不會堅持到底。對此,外向的朋友可以多結交幾位研友,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學習,互相支持。相信像這種學習中偶爾被打斷一下,不僅不會造成你的厭煩,反而會是你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一個內向者,便可以在不受干擾的安靜的地方獨自學習,而且可以長時間集中在一個題目上面。雖然你傾向于一項任務不完成便不罷休,但也因此可能在一項任務的細節(jié)上面耗時過多,直到你超過完成任務的最后期限。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不妨適當?shù)霓D換一下思路,看看其他科目,待頭腦更清醒的時候再來解決未完成的問題。
(2)感覺者或直覺者。如果你是一個感覺者,便意味著你是通過自己的感覺——包括味覺、觸覺、嗅覺、聽覺、和知覺來了解周圍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動手或使用多種感官,你的學習能取得最大的收獲。因為你的思想定位于現(xiàn)在,就需要首先了解一項任務的根本原因,然后方可開始行動?;蛟S你更喜歡研究實用的、現(xiàn)實的、目標性很強的題目,而不太喜歡承擔理論性的、方向不明的課題。你喜歡提高已掌握的技巧水平,而不愿學習新的東西?;蛟S你傾向于采用詳詳細細、按部就班的方法,來耐心細致、有條不紊地學習。如果你是一個直覺者,則會更加看重內心的感情或事情的結論。因為你的思想定位于將來,你便對抽象概念、理論性的或想象性的應用等發(fā)生興趣。比之實踐性的專業(yè),能從反思性的閱讀、思考或想象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你的學習興趣具有突發(fā)性和短暫性,一旦掌握了一些技巧,便急于學習新的東西。與對立的感覺者相比,事情的細節(jié)對你來說顯得不是那么重要。結果,你專心致志于“偉大的藍圖”,并堅信事情最終會“好起來”,從而使你即便對一個觀點或任務的理解不全面,也能感覺良好。而這種理解不透徹,往往導致考研中不斷的丟失小分,最終影響整體成績。這種性格的考生應盡量在宏觀著眼注重整體學習計劃的同時,多加注意細節(jié),“聚沙成塔”!
(3)思想或感情。如果你是一個思想者,往往一心想著任務,內心渴望著馬上把它完成。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使用常規(guī)標準來做評估。如果你的主導風格感情,你的決定便帶有感情因素:會考慮到事情對你和別人的利弊。你的動力來自被人賞識的內心欲望??忌∏煽梢岳眠@種欲望,使其成為考研征程上的不竭動力。
(4)感知或判斷。如果你是一個感知者,便說明你喜歡收集信息,在對一切都了如指掌之后,才會做出決定。你是一個自主的學習者,喜歡計劃上的靈活性。或許你會覺得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注重奮斗的過程,而不是那么看重事情的結局。與感知者不同,判斷者傾向于一次集中精力于一項學習任務。這種考生一般帶有古板而不懈的至善論者的特征:只有在學習任務完成之后,才肯玩耍休息。因為你覺得結果比過程更加重要,便把心思都放在目標上面,喜歡事先擬訂好最后期限。
根據(jù)自己的風格,合理的掌握自己的時間和計劃,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這也是避免過度疲勞的最佳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