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發(fā)展正推動著各行各業(yè)的創(chuàng)新升級,這一過程也伴隨著對計算資源需求的急劇增加,引發(fā)能源消耗和環(huán)境影響的新挑戰(zhàn)。如數據中心領域,服務器、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等在執(zhí)行?AI?訓練和推理任務時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又如智能終端領域,隨著?AI?手機、AI PC?等設備中大模型的部署和應用,這些設備的能耗也隨之上升。以數據中心為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隨著全球對互聯網服務和?
關鍵字:
Arm
松下汽車電子系統(tǒng)株式會社?(PAS)?與?Arm?近日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共同推進軟件定義汽車?(SDV)?架構的標準化。雙方基于共同的愿景,致力于共創(chuàng)能夠滿足當前及未來汽車需求的靈活軟件棧,并已通過積極參與SOAFEE【注】行業(yè)倡議,推動汽車市場軟件開發(fā)的標準化合作。在這新的合作項目中,PAS?和?Arm?將采用并擴展?VirtIO?設備虛擬化框架,實現汽車軟件開發(fā)與硬件解耦,并加快汽車行業(yè)的開發(fā)
關鍵字:
松下汽車電子系統(tǒng) Arm 軟件定義汽車
—— Microchip圖形套件旨在實現 Microchip 產品系列和環(huán)境之間的無縫移植,幫助設計人員大幅降低開發(fā)成本,加快產品上市發(fā)布于2024年9月20日MGS內含多種工具,包括用于無硬件原型開發(fā)的模擬器。通過利用MPLAB?代碼配置器(MCC),模擬器以網絡或本地模式構建MCC生成的C代碼。在網絡模式下,該工具創(chuàng)建的HTML文件可在大多數網頁瀏覽器上運行,并具有模擬觸摸交互功能。在本地模式下,模擬器可在Windows?臺式電腦上調試圖形用戶界面。這些功能可實現獨立于硬件可用性的精確顯示和功能演示。
關鍵字:
Microchip Harmony v3 Linux 圖形用戶界面
作者:Arm 戰(zhàn)略與生態(tài)部工程師 Ayaan Masood作為通訊工具,視頻會議幾乎隨處可見,尤其適用于遠程辦公和社交互動。但其使用體驗并非總是簡單直接、即開即用,可能需要進行調整,確保音頻視頻設置良好。其中,照明便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因素。在會議中,光線充足的視頻畫面會顯得得體大方,而糟糕的照明條件則會顯得不夠專業(yè),還會分散其他與會者的注意力。有時,改變光照情況并不可行,特別是在光線昏暗的冬季或照明不足的地點。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演示移動端應用,以解決弱光條件下的視頻照明問題。我們將介紹支持該應
關鍵字:
Arm 神經網絡
作者:安謀科技 (Arm China) 高級軟件產品經理 楊喜樂;高級軟件工程師 Fred Jin自動語音識別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技術已經深入到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于從語音助手、轉錄服務,到呼叫中心分析和語音轉文本翻譯等方面,為各行各業(yè)提供了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隨著機器學習 (ML) 和深度學習的最新進展,自動語音識別技術的精密性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F在,自動語音識別軟件可以非常準確地理解各種口音、
關鍵字:
Arm Neoverse
汽車技術領域正處于關鍵的轉折點,其未來依托于動態(tài)且適應性強的系統(tǒng),并可通過軟件不斷提升駕駛體驗。如今,相較于一架僅包含?1,500?萬行代碼的波音?737,現在一輛汽車的代碼行數已多達?6.5?億。這個數字還將進一步增長,這項轉型也將革新駕駛者與汽車的交互方式,并重新定義車廠與車主間的關系。什么是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SDV)將緊密結合軟硬件,使得汽車內部系統(tǒng)與外部世界的交互更加順暢。SDV?將網絡功能從專用硬件中解耦,使物理硬件和數字功能
關鍵字:
Arm 軟件定義汽車
近日,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謀科技”)與國內卓越的智能應用處理器SoC設計廠商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志科技”)共同宣布,雙方簽署了一項為期多年的Arm ? Total Access技術授權訂閱許可協議,進一步強化在高性能CPU、GPU、多核整合技術等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智”勝生成式創(chuàng)新未來。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zhí)行副總裁徐亞濤表示: “ 很高興全志科技選擇Arm Total Access方案,這無疑彰顯了該方案在本土市場中的廣泛認可
關鍵字:
Arm 全志科技
Arm 技術專家將分上下兩期帶大家深入了解 SME 及其指令,為你詳細解析 SME 如何確保 Arm CPU 能夠高效地處理新的高能耗生成式 AI 工作負載,從而在數十億臺 Arm 技術驅動的設備上提供更好的 AI 體驗!Armv9-A 架構引入了在 Arm CPU 上加速和保護如大語言模型 (LLM) 這樣的高級生成式 AI 應用的功能。Arm SME 是為了滿足當前日益復雜和高能耗的 AI 和 ML 應用需求,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的 CPU 功能。除了加速現今的 AI,SME 也提供了在 Arm 架構上處理不
關鍵字:
Arm Armv9 SME
新聞重點:●? ?專為GitHub Copilot設計的Arm擴展程序,可加速從云到邊緣側基于Arm平臺的開發(fā)●? ?Arm原生運行器為部署云原生、Windows on Arm以及云到邊緣側的AI軟件提供了無縫的開發(fā)體驗●? ?GitHub Actions、原生GitHub運行器和基于Arm平臺的AI框架相結合,幫助全球2000萬開發(fā)者簡化AI應用開發(fā)部署流程通過將?Arm?計算平臺與全球最大的開發(fā)者社區(qū)GitHub及其GitHub C
關鍵字:
Arm GitHub AI工具
高通正在風光開大會發(fā)新品,Arm卻搞突然襲擊發(fā)絕交信,一度導致高通股價大跌5%。這對移動行業(y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為何會逐步發(fā)展到反目成仇,以至于Arm要挑高通發(fā)新品的時候,宣布絕交打壓高通股價?Arm突襲高通大會移動芯片巨頭高通本周正在夏威夷召開年度驍龍技術峰會。在為期三天的大會上,高通更新了面向手機的處理器驍龍8至尊版以及面向汽車的驍龍座艙至尊版以及用于智能駕駛的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臺。是的,“改名狂魔”今年又雙叒叕改變了命名規(guī)則,將移動處理器和汽車平臺都改名至尊版,以體現自己新處理器的
關鍵字:
高通 Arm PC
據彭博社最新報道稱,ARM已向高通發(fā)出了取消架構許可協議的60天強制通知。此前ARM與高通簽署過的一項架構許可協議,允許高通利用ARM的知識產權來設計芯片,而現在ARM提前60天通知高通,將正式終止這一許可。在這一消息發(fā)布之際,兩家科技巨頭之間正在進行一場法律戰(zhàn),預計將于今年12月在特拉華州的聯邦法院正式打響。
關鍵字:
ARM 高通 架構 許可協議
新聞重點:●? ?Arm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生態(tài)項目推出一年來,成員規(guī)模翻倍,推動了全球芯片創(chuàng)新●? ?Arm、三星晶圓代工廠?(Samsung Foundry)?、ADTechnology?和?Rebellions?合作開發(fā)基于?Neoverse CSS V3?的?AI CPU?芯粒?(chiplet)?平臺,應用于云、
關鍵字:
Arm Arm架構 AI數據中心
汽車技術領域正處于關鍵的轉折點,其未來依托于動態(tài)且適應性強的系統(tǒng),并可通過軟件不斷提升駕駛體驗。如今,相較于一架僅包含1,500 萬行代碼的波音 737,現在一輛汽車的代碼行數已多達 6.5 億。這個數字還將進一步增長,這項轉型也將革新駕駛者與汽車的交互方式,并重新定義車廠與車主間的關系。什么是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 (SDV) 將緊密結合軟硬件,使得汽車內部系統(tǒng)與外部世界的交互更加順暢。SDV 將網絡功能從專用硬件中解耦,使物理硬件和數字功能能并行開發(fā)。這種轉變使軟件能夠推動汽車功能的差異
關鍵字:
Arm 軟件定義
vivo Arm?聯合實驗室于近日正式揭牌。作為各自領域的前沿企業(yè),Arm?與?vivo?分別在不同層面深耕芯片技術研發(fā),并于?2022?年開啟技術交流,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雙方更緊密的合作:基于真實應用場景,深度分析性能和功耗瓶頸,共同探討并優(yōu)化調校方案,充分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以此實現更佳的性能表現。與此同時,推動生態(tài)系統(tǒng)高效合作,由此加速新特性落地。據悉,此次合作的部分關鍵成果將應用在即將于十月發(fā)布的?vivo X200?
關鍵字:
vivo Arm vivo Arm聯合實驗室
新聞重點:●? ?在Arm CPU上運行Meta最新Llama 3.2版本,其云端到邊緣側的性能均得到顯著提升,這為未來AI工作負載提供了強大支持●? ?Meta與Arm的合作加快了用例的創(chuàng)新速度,例如個性化的端側推薦以及日常任務自動化等●? ?Arm十年來始終積極投資AI領域,并廣泛開展開源合作,為?1B?至?90B?的?LLM?實現在?Arm?計算平臺上無縫運行人
關鍵字:
Arm Llama 3.2 LLM AI 推理 Meta
arm&linux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rm&linux!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rm&linux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linux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