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總線終端電阻為什么是120Ω?
終端電阻的作用
CAN總線終端電阻的作用有3個:1、提高抗干擾能力,讓高頻低能量的信號迅速走掉2、確保總線快速進入隱性狀態(tài),讓寄生電容的能量更快走掉;3、提高信號質(zhì)量,放置在總線的兩端,讓反射能量降低。一、提高抗干擾能力CAN總線有“顯性”和“隱性”兩種狀態(tài),“顯性”代表“0”,“隱性”代表“1”,由CAN收發(fā)器決定。下圖是一個CAN收發(fā)器的典型內(nèi)部結構圖,CANH、CANL連接總線。總線顯性時,收發(fā)器內(nèi)部Q1、Q2導通,CANH、CANL之間產(chǎn)生壓差;隱性時,Q1、Q2截止,CANH、CANL處于無源狀態(tài),壓差為0。總線若無負載,隱性時差分電阻阻值很大,內(nèi)部的MOS管屬于高阻態(tài),外部的干擾只需要極小的能量即可令總線進入顯性(一般的收發(fā)器顯性門限最小電壓僅500mV)。這個時候如果有差模干擾過來,總線上就會有明顯的波動,而這些波動沒有地方能夠吸收掉他們,就會在總線上創(chuàng)造一個顯性位出來。所以為提升總線隱性時的抗干擾能力,可以增加一個差分負載電阻,且阻值盡可能小,以杜絕大部分噪聲能量的影響。然而,為了避免需要過大的電流總線才能進入顯性,阻值也不能過小。二、確保快速進入隱性狀態(tài)在顯性狀態(tài)期間,總線的寄生電容會被充電,而在恢復到隱性狀態(tài)時,這些電容需要放電。如果CANH、CANL之間沒有放置任何阻性負載,電容只能通過收發(fā)器內(nèi)部的差分電阻放電,這個阻抗是比較大的,按照RC濾波電路的特性,放電時間就會明顯比較長。我們在收發(fā)器的CANH、CANL之間加入一個220PF的電容進行模擬試驗,位速率為500kbit/s,波形如圖,這個波形的下降沿就是比較長的狀態(tài)。為什么選120Ω?
什么是阻抗?在電學中,常把對電路中電流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單位為歐姆,常用Z表示,是一個復數(shù)Z= R+i( ωL–1/(ωC))。具體說來阻抗可分為兩個部分,電阻(實部)和電抗(虛部)。其中電抗又包括容抗和感抗,由電容引起的電流阻礙稱為容抗,由電感引起的電流阻礙稱為感抗。這里的阻抗是指Z的模。任何一根線纜的特征阻抗都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得出。線纜的一端接方波發(fā)生器,另一端接一個可調(diào)電阻,并通過示波器觀察電阻上的波形。調(diào)整電阻阻值的大小,直到電阻上的信號是一個良好的無振鈴的方波,此時的電阻值可以認為與線纜的特征阻抗一致。采用兩根汽車使用的典型線纜,將它們扭制成雙絞線,就可根據(jù)上述方法得到特征阻抗大約為120Ω,這也是CAN標準推薦的終端電阻阻值,所以這個120Ω是測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都是根據(jù)實際的線束特性進行計算得到的。當然在ISO 11898-2這個標準里面也是有定義的。為什么功率還要選0.25W?
這個就要結合一些故障狀態(tài)也計算,汽車ECU的所有接口都需要考慮短路到電源和短路到地的情況,所以我們也需要考慮CAN總線的節(jié)點短路到電源的情況根據(jù)標準需要考慮短路到18V的情況,假設CANH短路到18V,電流會通過終端電阻流到CANL上,而CANL內(nèi)部由于限流的原因,最大注入電流為50mA(TJA1145的規(guī)格書上標注)這時候120Ω電阻的功率就是50mA*50mA*120Ω=0.3W。考慮到高溫情況下的降額,終端電阻的功率就是0.5W。*博客內(nèi)容為網(wǎng)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