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迎接移動領域新挑戰(zhàn)
雖然AMD在服務器領域擁有不錯的市場份額,但在桌面PC市場一直受到英特爾的壓制,在過去數(shù)年AMD不斷嘗試新的技術挑戰(zhàn)CPU芯片游戲規(guī)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119757.htm通過發(fā)布64位CPU、雙核產品、并購ATI、發(fā)布APU等策略,AMD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用戶,但與此同時,AMD也將和intel一樣面臨移動領域的激烈競爭。
2003年AMD首發(fā)64位桌面CPU改變游戲規(guī)則
AMD在2003年給予它強大競爭對手一個“驚喜”,全面推出了64位桌面級CPU產品,雖然這個行為被認為有些討巧,但這也是AMD提出新的游戲規(guī)則進行競爭,而這個策略也在未來數(shù)年給AMD贏得了不少市場。
當然仍是芯片為首的硬件快速發(fā)展的時代,PC機在游戲、大型軟件的帶動下對硬件的要求逐漸增加,而英特爾一直主導著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即不斷發(fā)布更快的主頻產品。
AMD在雙核市場的發(fā)布被認為是那幾年間最大的市場突破,而當時英特人主要在推廣超線程技術,AMD的64位概念為AMD贏得了不少用戶。
64位CPU在處理器市場已經充分展開應用,但在桌面端這次使用是X86架構的一次重要突破。
之后從2004年開始,AMD同英特爾又開始了在雙核概念上的競爭,并同樣在2005年推出了產品。英特爾利用自己的產能優(yōu)勢將價格降下來,并在雙核概念上重新奪回了一部分市場。
2006年并購ATI形成多線競爭
雖然通過新的概念爭取市場,但整個CPU市場以英特爾為主導的形式并未變化,AMD在2006年并購顯卡處理廠商ATI的舉動無疑是為這個行業(yè)帶來了新的變化。
ATI原本在顯卡領域獨具特色,但在同Nvidia的競爭中越加吃力,AMD宣布以54億美元并購ATI改變了芯片行業(yè)整體的競爭格局。
2007年開始,雖然ATI公司不在,但AMD仍然延續(xù)ATI的設計工藝在圖形處理領域快速發(fā)展,事實證明AMD的收購為前者的研發(fā)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力度。
不過,ATI同英特爾的合作也因此被中斷,英特爾開始和Nvidia結盟,AMD同Nvidia的關系也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AMD的選擇是通過并購整合圖形芯片技術,創(chuàng)造更大的平臺。
2008年分拆芯片工廠專注芯片設計
AMD對ATI的收購可謂是一步險招,甚至舉債也在所不惜,不過在那之后AMD的財務在一年后出現(xiàn)了問題,公司的市值甚至比收購ATI之前還低,公司出現(xiàn)財務問題,直到2008年,AMD選擇分拆芯片制造工廠轉向為專注與芯片設計的公司。
芯片設計和制造結合之前是多數(shù)廠商的選擇,但在CPU領域,由于巨額的開銷和兩個領域的持續(xù)研發(fā)投入,最后只剩英特爾堅持下來,AMD在2008年的分拆也意味著無法再堅持該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