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十大新興技術展望:塑料內存可重復讀寫

十大新興技術展望:塑料內存可重復讀寫

作者: 時間:2012-06-01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事實上,《EE Times》早在2006年便對這家默默無聞的公司進行過報道。另外,4DS、Qs Semiconductor與Adesto Technologies等公司同樣在今年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我們還看到許多較大規(guī)模的IDM廠商也在加大對電阻式(RRAM)方面的投入。值得一提 的還有憶阻器的發(fā)展,因為在電阻特性方面展現(xiàn)出存儲效應的兩個終端設備,是對惠普實驗室倡導的憶阻器理論基礎的實踐應用。憶阻器常常被認為是繼電阻 器、電容器和電感器之后的第四個無源電器元件。

9.直通硅晶穿孔

先進硅芯片表面最上方的互連堆疊(interconnect stack)很深,而且會隨最低幾何限度有顯著的差異。我們一直認為這可能會導致芯片前段(front-end)制造分成不同表面和互連(緊隨更高的互連 堆疊),甚至可能在不同的芯片制造商存在。出于市場營銷和方面的原因,這種將多裸晶(multiple die)堆疊在一個包裝內的渴望還需要更復雜的互連;而直通硅晶穿孔(through-silicon-vi)能完全穿透硅晶片或裸晶,是制造3D包 裝的關鍵。2009年5月,Austriamicrosystems公司開始在工廠生產(chǎn)TSV組件,客戶群體是將CMOS集成電路與傳感器組件等進行3D 整合的廠商。這樣的組件在2010年估計會有更多。

10.花樣翻新的電池技術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摩爾定律和微電子產(chǎn)品小型化的趨勢,于是很容易對任何性能無法每隔兩年就大大增強的技術倍感失望。但是,電池技術已相對成 熟,不像集成電路一樣受同一力量的驅動。事實上,如果能量存儲過于密集,會變成十分危險的事情。盡管如此,我們越來越依賴于電池去儲存能量,為各種各樣的電子裝置供電。毋庸置疑,如果電子技術不能進一步取得突破,環(huán)保的電動車注定不會再有未來,汽車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保技術的結合也是一句空話。

我們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近年來,以鎳和鋰為原料(如鋰鐵磷酸鹽)的電池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有望取代值得尊敬但問題多多的堿性錳干電池。從事可充 電式鋅空氣(zinc-air)電池開發(fā)的公司ReVolt已將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作為其在美國的總部和生產(chǎn)基地。我們估計在2010年會有更多具備智能功 能的電池問世,為開發(fā)能量可控的集成電路提供機遇。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