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幅值可調信號發(fā)生器設計
圖中相位累加器是核心,它主要由1個N位二進制累加器和1個由固定時鐘控制的N位相位寄存器構成。相位寄存器的輸出與累加器的一個輸入端相連,MCU送來的頻率控制字K加到累加器的另一個輸入端。在每個時鐘脈沖到達時,相位寄存器將其上一個時鐘周期內的值送入累加器并與頻率控制字K相加,其結果作為當前時鐘周期的輸出序列,此輸出序列作為波形查找表的地址。波形查找表實質上是一個相位/幅度轉換ROM電路,ROM內部存儲了一個完整周期波形的相位/幅度值。相位寄存器每尋址一次波形查找表,就輸出一個與相位對應的信號幅度值。頻率控制字K決定了相應的相位增量,相位累加器則不斷的對該相位增量進行線性累加,當累加器產生一次溢出時,就生成一個周期的DDS合成信號。
理想情況下,相位寄存器的N位全部用來尋址,這時DDS的合成頻率為:
![c.JP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118/191006_2_0.jpg)
而DDS的最大輸出頻率由乃奎斯特采樣定理決定,即fmax=fc/2。實際中DDS的最高輸出頻率由允許輸出的雜散水平決定,一般取值為fo≤40%fc。因此,要改變DDS的輸出頻率,只要改變頻率控制字K即可。
這里采用Altra公司的FPGA器件EP1C3T144C8,適合中規(guī)模應用,該模塊設計由VHDL實現,后級采用10位D/A輸出。為便于頻率調節(jié),根據式(1)和式(2),我們將輸出頻率分為兩檔(1Hz~1 MHz和1~10 MHz),并由FPGA根據鍵入的頻率控制字自動選擇。而兩檔輸出的基準時鐘fc由50 MHz晶振通過FPGA內部鎖相環(huán)3分頻得到(fc≈16.666 67 MHz),或者再經10倍頻得到(fc≈166.666 7 MHz)。若相位累加器字長N為24位,頻率控制字K為20位二進制數,則兩檔輸出的最高頻率分別為:
![e.JP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118/191006_2_1.jpg)
![f.JP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118/191006_2_2.jpg)
可見,即使在輸出最高頻率時,也能保證每周期波形有16個點,從而有效保證了輸出信號波形的逼真度。
將波形數據存儲在波形ROM中的方案有2種:一種是在一個完整周期內進行采樣,然后將采樣值依次存于ROM單元中,這個方案的優(yōu)點是思路清晰,實現簡單;另一種方案是根據周期信號波形的對稱性,只對其在1/2或1/4周期上采樣并存儲,因此可以節(jié)省存儲空間,但實現上要復雜些。為簡化設計,本文采用了第一種方案。
2.2 幅度控制模塊
輸出信號的幅度控制是通過2片DAC芯片實現的,其電路圖如圖3所示。其中,第1片DAC用來將FPGA輸出的波形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階梯信號,幅值的調節(jié)是通過第2片DAC的輸出改變第1片DAC的參考電壓來實現。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191006.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