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電動汽車不用電機直接驅動車輪
摘要:電力驅動是未來汽車的發(fā)展方向, 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也僅僅是將引擎替換為電機,依然使用齒輪變速箱進行動力傳遞。為何不采用四個電機直接驅動四個車輪呢?再結合計算機控制技術對每個車輪的精準控制,這樣豈不比四驅、雙離合等技術強太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3/287795.htm我們知道對傳統(tǒng)汽車而言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乃至分動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部件不但重量不輕、讓車輛的結構更為復雜,同時也存在需要定期維護和故障率的問題,如果采用電機直接驅動輪轂,那就可以大大減少整個傳動、制動等系統(tǒng)部件,使車輛結構更加簡單,同時也提供了整車的傳動效率。針對這一設想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汽車廠商提出輪轂電機技術,只是當時整個汽車領域主要還是以內燃機驅動,并且因為內燃機體積的緣故很難集成到輪轂中,所以也限制了輪轂電機技術的發(fā)展。那么什么是輪轂電機技術?
![111.jp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603/12191456995659.jpg)
輪轂電機技術又稱車輪內裝電機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輛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輪轂電機具備單個車輪獨立驅動的特性,因此無論是前驅、后驅還是四驅形式,都可以比較輕松地實現(xiàn),同時輪轂電機可以通過左右車輪的不同轉速甚至反轉實現(xiàn)類似履帶式車輛的差動轉向,大大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在特殊情況下幾乎可以實現(xiàn)原地轉向。
![112.pn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603/3651456995662.png)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不少汽車都是采用電驅動的方式,因此輪轂電機驅動技術也就派上大用場,不僅可以使用輪轂電機作為主要驅動力,而且可以用于提供起步、急加速的助力以及剎車時的制動力,并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能量回收技術也可以輕松實現(xiàn),在控制方面可以通過針對每個輪轂電機單獨控制,輕松實現(xiàn)四驅,并且可以對四輪進行差速控制實現(xiàn)不同的抓地力分配,提高電動汽車效率。
![113.pn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603/16391456995673.png)
但是目前輪轂電機技術仍然有一些技術難關需要突破,主要有如下幾點:
輪轂電機系統(tǒng)集驅動、制動、承載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優(yōu)化設計難度大;
車輪內部空間有限,對電機功率密度性能要求高,設計難度大;
電機與車輪集成,導致非簧載質量增大,惡化懸架隔振性能,影響不平路面行駛條件下的車輛操控性和安全性。同時,輪轂電機將承受很大的路面沖擊載荷電機抗振要求苛刻;
車輪部位水和污物等容易集存,導致電機的腐蝕破壞,壽命可靠性受影響;
輪轂電機運行轉矩的波動可能會引起汽車輪胎、懸架以及轉向系統(tǒng)的振動和噪聲等;
由于輪轂電機直接集成在輪轂中,這就需要對驅動器的控制精度、響應時間、控制穩(wěn)定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否則就會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針對以上技術難點,ZLG致遠電子專門為新能源車的驅動系統(tǒng)控制穩(wěn)定性、控制精度、響應時間、轉矩波動以及電機性能效率等推出一套成熟的測試方案-MPT1000電機測試系統(tǒng)。并且該公司推出的自由加載引擎技術可以實現(xiàn)對電機驅動器進行毫秒級控制和測試,為輪轂電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114.png](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603/9827145699567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