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未來將收斂于四大方向
目前盡管5G議題已經沸沸揚揚,然而5G聯盟認為,5G接下來的技術發(fā)展,將會較明確地收斂于四大方向。這四大方向包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5/290983.htm2. 毫米波(mmWave)
3. 新的調變技術(new modulation)
4. C-RAN(Cloud-RAN)
國家儀器技術行銷經理潘建安指出,C-RAN指的就是云端基地臺與異質網路的整合,這在5G技術發(fā)展上,會是比較屬于后面的階段。而目前,可以看到Massive MIMO是發(fā)展最快速的,因為Massive MIMO主要是著重于基地臺端的技術,只要透過加大基地臺的天線設備,就可以延續(xù)現階段LTE的功能,例如波束技術(BeamForming)等,都可以這樣來實現。
至于毫米波的啟用,則是因為6GHz以下的頻段太過于擁擠,使得業(yè)者需要往上發(fā)展,透過新的頻段,來提供更大頻寬,以進行更大數據的傳輸,毫米波也成為5G的市場兵家必爭之地。
在毫米波之后,新的調變技術將會重新定義物理層的架構,再透過物理層之上的C-RAN規(guī)范,共同協調以使整個網路可以達到最佳化。也因此,C-RAN的發(fā)展腳步,會是在新的物理層調變技術定下來之后,才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就現階段觀察,C-RAN已經有單位開始著手進行研究,但比較偏在模擬的形式,或者是建構于現階段LTE的網路架構下??傆^來說,C-RAN的研究要真的應用于5G通訊上,看起來還需要再多一點時間的醞釀。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605/343ffd1518fd84c0d183c2c96212e5ca.jpg)
圖1 : Massive MIMO是著重于基地臺端的技術
5G頻段的制訂
放眼目前毫米波有這么多不同頻段,但到底哪個頻段最適合用于5G的傳輸呢?盡管60GHz看似是個不錯的頻段,但卻遲遲都沒有進一步的標準確定。
觀察目前臺、日、韓等國,現階段都以28GHz、38GHz等為主力頻段。潘建安指出,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60GHz經過Channel Sounding的結果,證實是雨衰最嚴重的一個頻段,在60GHz頻段下,最怕下雨與水氣,將會導致訊號快速衰變。
而毫米波的頻段,其實還關乎到該國家或城市,原本就既定在使用中的軍用頻道或衛(wèi)星電視訊號等。例如歐美國家,頻繁使用的衛(wèi)星電視訊號,就是使用在28、38GHz等這些頻段。
亞洲地區(qū)則因為較少使用衛(wèi)星電視,也使得28、38GHz現階段普遍應用于5G的發(fā)展上。至于70GHz以上的頻段,則因為多半都已經使用于軍事用途,因此反而較少跨足到這個領域來。
5G的發(fā)展階段,第一目標是訂在2020年,相關單位希望能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就能有實驗網路開始實際測試。在東京奧運的會場上,就可以實際在這么多使用者的狀況下,來進行5G高速網路的實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