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芯片級封裝CSP引發(fā)的大論戰(zhàn),正反方都怎么說

芯片級封裝CSP引發(fā)的大論戰(zhàn),正反方都怎么說

作者: 時間:2016-08-08 來源:網絡 收藏

  關于技術對LED封裝產業(yè)的影響,在理論上,LED封裝廠取得白光晶片后,就不再需要為了混光配色大傷腦筋。配色的責任將上移到晶片制造端,只要封裝端控制好進貨,庫存或廢料風險就能有效降低。順著這個思路,接下來只要白光晶片貨源穩(wěn)定,封裝廠可減少混光配色的制造程序與資本支出。整體看來,白光晶片的出現似對封裝業(yè)者有利。但免除了舊風險,新風險接踵而至:當混光配色的責任上移到了晶片制造端后,封裝廠的重要性也將隨之減少。因此白光晶片,按理說,將會對LED封裝產業(yè)造成很大的沖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08/295192.htm

  聲稱掌握技術的LED企業(yè)也認為對當前的“熱”要理智看待。晶科電子總裁特助宋東說:“CSP不是萬能的,它是針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應用,適合你的,你這個產品才有市場;不適合你的,你這個產品就沒有市場。最終還是要靠消費者市場來決定。”他還表示,“針對不同的產品來做倒裝的無封裝技術,就像我們的日光燈、廣告球泡燈就不適合用這這種無金線產品,但是針對電視機和路燈以及手機閃光燈就比較適合。不同領域需求是不一樣的,對產品的定位也不一樣。我認為每種封裝方式在不同的領域中都各有優(yōu)勢。”

  鴻利光電總經理雷利寧坦陳,CSP封裝技術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點,包括封裝工藝的難易度不同、如何選取工藝,不同工藝性能的差異如何來進行優(yōu)化,CSP產品的尺寸是多樣化的、怎么樣實現一個標準化的推廣,是否存在更具有突破性的工藝等一系列的問題。業(yè)內人士指出,CSP產品價格相對于照明領域產品仍在較高價位,并且很多企業(yè)并未能實現量產,但其應用于LED背光領域、手機閃光燈的市場一直在增長。在CSP產品的良率和成本問題還未得到解決之前,在照明領域,SMD封裝等這一性價比極高的技術仍將會是主流。標準待形成

  沸沸揚揚的業(yè)界爭議

  鴻利光電總經理雷利寧:

  “我們必須直視和面對CSP的來臨,我們也在做技術突破和努力。”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劉國旭:

  “目前CSP的發(fā)展暫時沒有一個標準,大家的尺寸不像中功率2835、4014、5630那樣都采用同樣的標準。若形成一個標準,它的推廣將會加速。照明要使用CSP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或需開發(fā)更小尺寸的CSP。”

  三星電子執(zhí)行副社長譚昌琳:

  “一項產業(yè)新技術從誕生到落地,需要很多配套,能讓業(yè)界快速使用到產品,而未來CSP將是領域的趨勢。對此三星將不斷努力創(chuàng)新,明年將推出全新的碳化硅襯底,這將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亮銳(Lumileds)亞洲區(qū)市場總監(jiān)周學軍:

  “如果未來不能夠掌握CSP技術及產品的話,可能會面臨淘汰的危險。CSP技術進入的門檻非常高,超越照明行業(yè)原先一把螺絲刀所能解決的范疇。”

  科銳中國區(qū)總經理邵嘉平:

  “目前CSP無封裝已應用到背光屏幕、通用性照明等領域,相信隨著CSP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未來將在閃光燈、汽車燈、顯示屏等領域擁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

  晶能光電總經理梁伏波:

  “CSP無封裝技術早幾年就已應用到顯示屏領域,但由于各種因素使得有好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讓人很頭疼。”

  臺灣晶元光電行銷中心協理林依達:

  “芯片級封裝并不是沒有封裝,至少看來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免封裝,所以不可能革掉傳統封裝的命,而且從LED產業(yè)發(fā)展至今,并沒有一項封裝技術完完全全替代另一項封裝技術。”

  德豪潤達芯片事業(yè)部副總裁莫慶偉:

  “當初2835或者5630就是當時韓國電視機背光把它簡化到了極致,大批量的生產,最終這個技術滲透和占領照明市場,CSP很有可能走同樣的路。因為目前CSP在電視背光上已得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可靠性提高,成本降低,照明市場很有可能繼續(xù)重演此戲。”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芯片 CSP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