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以無線克服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

以無線克服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

作者:Majid Dadafshar 時間:2019-01-21 來源:電子產(chǎn)品世界 收藏

  隨著動力傳動系統(tǒng)從內燃機(ICE)向電動機發(fā)展,汽車行業(yè)正在經(jīng)歷史上最大的變化時期之一。雖然現(xiàn)代(EV)續(xù)航里程方面的技術進展顯著,但對于采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消費者擔心受困于電池沒電,即所謂的“里程焦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901/396960.htm

  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大多數(shù)努力都致力于讓電池變得更好、車輛更高能效,但其它方法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為EV無線充電的能力,這使得電池在車輛運行且無需“硬接線“與電源相連接的情況下也能充滿電。半導體技術對于成功的無線充電(WEVC)起著重要的作用。

  采用新技術涉及一個變化的過程,不同于那些似乎享受“變化”本身的早期采用者,這對于許多主流消費者來說可能很難。鑒于EV處于發(fā)展初期,里程焦慮常被認為是其采用速度低于預期的一個原因。即使充滿電,除了用于本地通勤之外,一般EV的續(xù)航里程都遠遠小于汽油動力車輛。這意味著在家以外的充電似乎會成為一種必要。此外,充電站遠沒有加油站那樣普遍,導致(用戶)有可能并擔心受困。最后,盡管電源管理技術的進步使得充電時間得以大幅減少,但仍然比傳統(tǒng)加油站要長得多。

  雖然充電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擴張,尤其是像大眾汽車這樣的公司在美國投資20億美元用于清潔汽車基礎設施,這也是其為處理柴油機排放丑聞的努力之一。但許多公司正在尋找其他方式,能夠更便利地對車輛進行充電。其中一個正在討論和評估中的關鍵技術是無線充電,特別是最終能夠動態(tài)地為車輛充電。

  雖然許多人視無線充電為新技術,但其實它已有百年歷史。早在1894年,在紐約市,Nikolai Tesla為整個實驗室的電燈供電,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但此后就幾乎再無進展,直到最近移動設備的增長使這項技術再度嶄露頭角,主要是因為其為用戶帶來的便利。

  工作原理

  原則上,無線充電的工作方式與有線充電非常相似。電源電壓轉換為直流電(DC)并用于為電池充電。在較高的功率水平下,會使用功率因數(shù)校正(PFC)級。大多數(shù)基于主電源的充電器使用電流隔離變壓器,這是有線和無線充電器之間的本質區(qū)別。

1.jpg

圖1: 典型充電器框圖

  在有線應用中,變壓器是一個帶有核心的單元,可確保初級產(chǎn)生的(幾乎)所有通量都能耦合到次級。這確保了高水平功率傳輸,進而助力構建高能效的充電器。

  為了打造無線充電器,變壓器被分為初級和次級,初級(發(fā)射器)保留在充電器中,次級(接收器)位于將要充電的設備中。初級和次級之間的距離將因應用而異,并會對充電器的性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

  通過將核心替換為“空氣”,通量傳輸減少。如果在基于核心的變壓器中,耦合系數(shù)(k)近似為1,那么在無線應用中,k的值將接近0.25。實際值將與兩個線圈之間的距離成反比,且如果初級和次級未對準,則實際值也將減小。

  然而,通過在初級和次級引入磁共振可改善這種情況。通過使用兩個調諧電路,功率以特定的頻率傳輸,且與非諧振方法相比,功率傳輸?shù)哪苄Э山醴丁?/p>

2.jpg

圖2: 采用諧振方法的無線功率傳輸

  這種方法的另一優(yōu)點是具有更好的電磁干擾(EMI)性能,這對無線充電的大規(guī)模推廣至關重要。它還允許使用諸如零電壓開關(ZVS)或零電流開關(ZCS)等技術,這兩種技術對于實現(xiàn)極高能效的功率傳輸都起著重要作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