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美媒:英特爾實力大幅減弱 但美國政府不允許它失敗

美媒:英特爾實力大幅減弱 但美國政府不允許它失敗

作者: 時間:2024-08-13 來源:網易科技 收藏

8月12日消息,作為美國最大的,可能依然能夠生存下去,但具體以何種形式則尚不明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2408/461931.htm

到了2024年,盡管的實力大幅減弱,但作為一個巨大的制造商,它可能還是“大而不能倒”。

本月發(fā)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令人失望,使這家芯片巨頭的困境和不確定的前景更加凸顯。面對關鍵市場銷售額的下滑與制造轉型所需高昂成本的雙重壓力,英特爾不得不采取更為激進的成本控制措施來節(jié)省資金。這些措施包括裁減15%的員工、大幅削減用于建設和配備生產設施的資本支出,以及暫停自1992年以來一直發(fā)放的股息。

英特爾的最新困境引發(fā)了投資者的廣泛撤資潮。在8月1日財報公布后,其股價遭遇重創(chuàng),暴跌逾25%,隨后又持續(xù)下滑8%,跌幅遠超近期全球股市的整體表現(xiàn)。自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于2021年初重返英特爾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累計下跌約68%,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則上漲了39%。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的股價目前已跌破公司的賬面價值,這一狀況自1981年以來尚屬首次(FactSet的數(shù)據可以追溯到1981年)。這意味著,投資者對這家全球領先的的估值,已低于其資產負債表上所列示的設施及其他資產的實際價值。

然而,正是這些設施構成了英特爾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石。面對疫情沖擊及全球其他不穩(wěn)定因素,美國兩黨政治領導人均已認識到加強國內芯片生產這一現(xiàn)代生活關鍵組成部分的重要性。芯片制造廠往往需要數(shù)年時間建設和裝備,且造價高達200億美元,其戰(zhàn)略意義不容小覷。

這也是美國政府不得不親自介入的原因。美國2022年出臺的《芯片法案》提供了390億美元的直接補貼,旨在助力緩解新設施建設的沉重成本壓力。其中,英特爾作為行業(yè)領頭羊,獨享85億美元的資助,用于加速亞利桑那州與俄亥俄州新工廠的建設進程。

英特爾目前是美國最大的芯片生產商,其現(xiàn)有工廠占據了約41%的300毫米產能,這是市場研究公司TechInsights所定義的最常用于關鍵市場領域的芯片生產類型。

然而,英特爾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其芯片銷售業(yè)績顯著下滑,尤其是曾經蓬勃發(fā)展的數(shù)據中心業(yè)務受到了沉重打擊。在服務器CPU市場,英特爾逐漸喪失對競爭對手AMD的市場優(yōu)勢,加之數(shù)據中心預算日益向英偉達GPU加速器傾斜,這些加速器對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進一步加劇了英特爾的困境。據Visible Alpha預測,今年英特爾的數(shù)據中心業(yè)務收入預計將縮減至126億美元,僅為四年前巔峰時期的一半左右。

數(shù)據中心支出迅速向人工智能領域傾斜,特別是向英偉達集中,這一趨勢超出了英特爾三年前制定追趕臺積電宏偉藍圖時的預期。Wolfe Research分析師克里斯·卡索(Chris Caso)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問題的核心在于,英特爾為數(shù)據中心構建的芯片廠所依托的傳統(tǒng)服務器市場已悄然轉型,取而代之的是英特爾未能充分把握的人工智能投資熱潮?!?/p>

這一變化直接導致了英特爾芯片廠的產能閑置,這對于高固定成本的芯片制造商而言,無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閑置成本在第二季度顯著拖累了英特爾的財務表現(xiàn),其調整后的毛利率驟降至38.7%,較華爾街的預期低至少5個百分點。

華爾街對英特爾的未來發(fā)展路徑意見不一。一些分析師認為,該公司應聚焦于重塑產品領導地位,即便這可能意味著暫時放棄部分代工業(yè)務的市場份額。而另一派則主張,鑒于在數(shù)據中心GPU等關鍵領域競爭力提升的不確定性,英特爾應集中精力吸引更多代工業(yè)務的重要客戶。

然而,無論是選擇哪條發(fā)展路徑,英特爾都難以迅速見到成效。股息的取消更是讓投資者感到沮喪,目前,英特爾已成為道瓊斯指數(shù)中少數(shù)幾個不支付股息的公司之一。然而,英特爾在國家安全行業(yè)中的核心地位,為其構筑了一道安全防線。卡索在報告中強調:“鑒于國內生產的戰(zhàn)略重要性,我們推測美國政府不太可能坐視英特爾陷入絕境。”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國政府將成為英特爾最堅實的支持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