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電容式觸摸技術(shù)如何推動人機接口新革命?
圖1中的橘色菱形圖案形成了X軸方向的ITO導線(共有m條),而綠色菱形圖案形成了Y軸方向的ITO導線(共有n條);PCT控制器會依次驅(qū)動這些導線來偵測是否有因為觸碰而增加的電容量變化。
圖2:PCT等效RC電路與手指觸碰前后的X2導線上的偵測波形。
以架構(gòu)最簡單的RC振蕩方案為例。我們將X軸中的X2導線的等效電路簡化于圖2,形成一個由n個Rp與n個Cp所組成的RC電路,其中的Rp與Cp分別代表等效的ITO分段內(nèi)阻與PCT各節(jié)點(XY軸交會處)的固有電容值。當手指接近或接觸到屏時,會在屏上增加一個電容量(Cf);對這個RC振蕩電路而言,Cf的出現(xiàn)意味著振蕩的周期變長而頻率降低。借著計算手指觸碰前后X2導線上的振蕩周期與頻率的改變,PCT控制器因而可辨別出觸碰的位置,甚至還能分辨手指與屏的距離(即提供Z軸信息)。
表面電容式觸摸技術(shù)
SCT面板是一片涂布均勻的ITO層,面板的四個角落各有一條出線(UR,UL,LR,LL)與SCT控制器相連接。為了能夠偵測觸碰點的確切位置,SCT控制器必須先在SCT面板上建立一個均勻的電場,這部份工作是由IC內(nèi)部的驅(qū)動電路對面板進行充電來達到。當手指觸及屏時,會引發(fā)微量電流流動;此時IC內(nèi)的感測電路會分別解析四條聯(lián)機上之電流量,并依照圖3中的公式將觸碰點的XY坐標推算出來。為了克服干擾的影響,可以利用硬件濾波器或軟件濾波器對推算出的坐標值進行處理。
圖3:SCT面板與控制器的方框原理圖。
PCT與SCT兩者最大差異在于,PCT有機會實現(xiàn)多點觸摸(Multi-touch),而SCT僅能達成單點觸摸(Single-touch);依此看來,PCT似乎優(yōu)于SCT,但是事實上并非全然如此。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guān)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