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降低工業(yè)應用的總體擁有成本

降低工業(yè)應用的總體擁有成本

作者:JasonChiang TomSchulte StefanoZammattio 時間:2015-02-1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  摘要:大約三分之一的嵌入式設計人員考慮在嵌入式應用中采用FPGA,他們認為在設計中使用FPGA過于昂貴。但是,從系統(tǒng)級了解總體擁有成本(TCO) (由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開發(fā)、改進、替換和維護成本來衡量),您會發(fā)現FPGA是分立微控制器(MC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ASSP產品靈活的競爭方案。   引言   工業(yè)自動化和過程控制生產商一直面臨持續(xù)的全球競爭和經濟壓力,商業(yè)模式和利潤不斷受到威脅,不得不應對成本挑戰(zhàn),包括:   ● 利潤和研發(fā)投入;   ● 產品及時面市壓力以適應經濟狀況的變

  摘要:大約三分之一的設計人員考慮在應用中采用,他們認為在設計中使用過于昂貴。但是,從系統(tǒng)級了解總體擁有成本() (由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開發(fā)、改進、替換和維護成本來衡量),您會發(fā)現是分立微控制器()/數字信號處理器()/ASSP產品靈活的競爭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69811.htm

  引言

  工業(yè)自動化和過程控制生產商一直面臨持續(xù)的全球競爭和經濟壓力,商業(yè)模式和利潤不斷受到威脅,不得不應對成本挑戰(zhàn),包括:

  ● 利潤和研發(fā)投入;
  ● 產品及時面市壓力以適應經濟狀況的變化;
  ● 高效使用有限的資源以更新和替換現有產品,或者發(fā)布新產品;
  ● 管理產品生命周期。

  本文使用一個設計實例來幫助包括系統(tǒng)、硬件和軟件工程師在內的設計人員理解怎樣利用Altera Cyclone®和MAX® 10 FPGA來降低總體擁有成本(),它由系統(tǒng)生命周期內的開發(fā)、改進、替換和維護成本來衡量。如圖1所示,較低的直接提高了毛利潤,從而減緩了當今大部分設計團隊所面臨的壓力。

  FPGA降低了TCO

  為闡述Altera Cyclone和MAX 10 FPGA是怎樣降低TCO的,本文使用驅動控制應用程序(圖2)作為一個實例,用于解決用戶可能面臨的工業(yè)設計難題。是目前這種運動/驅動控制體系結構的基礎,同時FPGA體系結構發(fā)展很快。/體系結構有很好的用戶基礎,其成熟的體系結構、開發(fā)工具以及運動控制算法主要用于單軸驅動應用中。驅動系統(tǒng)越來越復雜,驅動控制軸數量也越來越多,產品功能在增加,MCU/DSP體系結構在性能上很快便不能滿足要求,無法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隨著系統(tǒng)性能的提高,設計人員只能提高MCU/DSP頻率,優(yōu)化某一點的軟件算法。

  為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人員使用多個DSP器件,結合DSP和MCU器件,或者同時使用MCU/DSP器件以及FPGA來劃分其設計的性能和功能。雖然MCU/DSP體系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重新使用代碼,但是,重新使用經過高度優(yōu)化的代碼會付出很大的勞動,很難進行劃分并將其應用到新器件中。

  過渡到

  工業(yè)網絡過渡到基于以太網的網絡,通常需要將驅動系統(tǒng)連接至這些工廠網絡。而MCU和一些較新的數字信號處理器能夠支持(標準)具有軟件開銷的以太網TCP/IP,這種組合會有問題,原因如下:

  ● 大部分MCU帶寬不足,大部分數字信號處理器不能在處理和現場總線協議的同時完成驅動控制。

  ● MCU在其PWM輸出上進行精確運動控制的能力有限。

  ● 很多DSP器件無法滿足TCP/IP堆棧要求,因為其體系結構缺少支持TCP/IP所需要的字對齊功能。

  這些難題意味著設計人員不得不使用更多的MCU、ASSP或者FPGA器件以連接目前的產品和工業(yè)網絡。

  縮短產品面市時間

  使用一個或者多個MCU或者DSP器件實現驅動控制功能,考慮額外的網絡和安全要求,這都會將開發(fā)時間延長18到24個月。額外的時間意味著提高了研發(fā)成本,有可能降低收益和利潤。當電路板上增加額外的元器件時,也會增大產品的BOM成本。

  使用現有軟件

  軟件工程師可以把他們的MCU/DSP經驗應用到可編程CPU上,例如,Altera的雙核ARM Cortex®-A9 MPCore™,Nios II嵌入式處理器,ARM Cortex-M1和Freescale的ColdFire V1內核,這些都可以與Altera FPGA一起使用。

  當今電子產品的功能要比10年前強大得多,而且更加靈活和復雜,包括使用處理器、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所實現的功能。很多產品已經發(fā)展到軟件設計上的投入時間要比硬件設計多出很多人工年。這表明,考慮到產品更新,選擇的處理器如果不支持與當今系統(tǒng)相同的操作系統(tǒng),會需要進行大量的軟件導出工作,導致工程在器件選擇和靈活性上受到很大限制。

linux操作系統(tǒng)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tǒng)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