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系統(tǒng)設計全方位解析:從硅片工藝到嵌入式軟
低功耗系統(tǒng)設計需要注意很多非傳統(tǒng)性因素,從硅片工藝技術,直到在微控制器嵌入平臺上運行的軟件。在系統(tǒng)級做仔細檢查可揭示出決定微控制器能效的三個主要參數(shù):有源模式功耗;待機功耗;以及工作周期,后者決定了兩種狀態(tài)上所花時間的比率,而這個比率則取決于軟件的行為。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609/304823.htm低功耗待機狀態(tài)可以使一只微控制器看似非常高能效,但只有考慮了影響到有源功耗的所有因素后,才能證明其最終性能。
低功耗待機狀態(tài)可以使一只微控制器看似非常高能效,但只有考慮了影響到有源功耗的所有因素后,才能證明其最終性能。鑒于這個和其它原因,工藝技術、IC架構以及軟件結構之間的權衡就是一些決策問題,有一些微妙和有時無法預期的結果。一個MCU中各功能塊相互結合的方式,對整體能效有顯著的影響。即使硬件實現(xiàn)上看似微小的改變,也可能致使一個系統(tǒng)生命周期內的總能耗發(fā)生巨大的波動。
低功耗應用
舉例來說,讀表與報警系統(tǒng),通常一節(jié)電池要供10年電。某只傳感器讀取功耗的少許增加(在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中,這種讀數(shù)動作要發(fā)生上億次),就可能使產(chǎn)品的實際現(xiàn)場壽命減少數(shù)年時間。一只簡單的煙霧警報器,每秒要探測一次空氣中的煙塵粒子,在其生命周期內完成3.15億次讀取。
一只簡單煙霧報警器的活動比率(或工作周期)還相對算低的。每只傳感器讀數(shù)時可能花費時間不到數(shù)百毫秒就能完成,大部分時間花在當MCU喚醒ADC以及其它敏感模擬元件時的校準和安定上,以使它們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點。在本例中,工作周期是設計的關鍵,這個設計在約99.88%的時間中是處于不活動狀態(tài)。
傳統(tǒng)的煙霧警報器還算比較簡單??紤]一個更復雜的RF設計,它有一個傳感器網(wǎng)格,將讀數(shù)結果轉發(fā)給一個主控應用。傳感器需要從一個主結點聆聽活動情況,這樣一方面可以通告說自己仍然在網(wǎng)格網(wǎng)絡中,或者將最新捕捉的信息發(fā)送給路由器。不過,增加活動可能并不影響整個工作周期;相反,采用更高性能的器件,可以在每次激活期間完成更多功能。由于更先進架構與半導體技術,使得處理速度的增加成為可能,較快器件可以提供更高的能效,而較慢器件則要運行更長周期。重點在于了解工藝技術、MCU架構,以及軟件實現(xiàn)之間的交互作用。
硅選擇
CMOS能耗數(shù)據(jù)。幾乎所有MCU的實現(xiàn)都使用了CMOS技術(圖1)。任何激活態(tài)下邏輯電路的功耗都可以用公式CV2f表示,其中C是器件內開關電路路徑的總電容,V是電源電壓,而f是工作頻率。電壓和電容都是所采用工藝技術的因素。過去三十年以來,CMOS邏輯的芯片工作電壓已經(jīng)從12V降到不足 2V,原因是晶體管尺寸的縮小。鑒于電壓在有源功耗的公式中是一個二次項,因此電壓的降低有明顯的作用。
盡管電容項是線性的,但摩爾定律的縮小也非常有利于降低其整體水平。對于一個給定的邏輯功能,更先進的工藝可提供較低電容,從而獲得較前代更低的功耗。另外,先進的設計技術能夠實現(xiàn)時鐘門控,這樣只有完成實際任務的電路才工作,從而降低了總體開關頻率。
與其它技術相比,CMOS顯著降低了浪費的能量;但是,泄漏電流仍然存在。與有源功耗相反,泄漏功耗會隨摩爾定律尺度的縮小而增加,在任何低功耗應用中都要考慮它的因素,因為對于一個低工作周期系統(tǒng),大部分時間是處于非激活狀態(tài)。但對有源功耗,電路設計就對實際泄漏有重要影響。與時鐘門控類似,電源門控可以大大改善泄漏的效應,使更先進工藝結點成為低工作周期系統(tǒng)的較好選擇,盡管理論上較老工藝技術能夠提供更低的泄漏數(shù)值。
適合的工藝技術。對每組特性集合都存在著一種適當?shù)墓に嚰夹g。答案并非簡單地取決于一種有最低理論泄漏值的工藝技術,因為器件在睡眠模式下花費的時間很多。在睡眠模式下,可以關閉MCU中大部分的電源,從公式中拿掉泄漏成份。當電路活動時,泄漏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但先進晶體管的優(yōu)勢在于能以高得多的效率切換,從而可以輕易地抵消這個問題。
舉例來說,90 nm工藝的泄漏電流要比專用的低功耗180 nm工藝高出大約五倍。有源模式功耗要低四倍,但其基數(shù)是一個大得多的數(shù)值。
例如一個180 nm MCU,其有源耗電為40 mA,深度睡眠模式耗電為60 nA,與這些功率水平相比,90 nm實現(xiàn)的功率水平能夠將有源耗電降至10 mA,但睡眠模式電流較高,為300 nA.對90 nm實現(xiàn)來說,MCU必須在0.0008%的時間里為活動狀態(tài),才能獲得更高的總體能效。換句話說,如果系統(tǒng)每天只活動工作1秒,則90 nm版的能效大約是其180 nm對手的1.5倍。結論是,在選擇工藝尺度時,關鍵在于了解應用的工作周期(圖2)。
一旦選擇好了合適的工作技術,IC設計者就可以選擇進一步優(yōu)化能源性能。當時鐘門控最初問世時,它只在一個相對粗糙的水平上使用。時鐘門控增加了一個系統(tǒng)的復雜性,因為電路設計者需要知道在任何確定的時間時,哪個邏輯路徑需要時鐘信號。
時鐘分配。大多數(shù)MCU實現(xiàn)都采用一種層次式結構,將時鐘信號和相應的電壓水平分配到IC的各個部分。各個功能單元(如指令處理塊與外設)被劃分為組,每組都饋給一個獨立的時鐘樹和電源網(wǎng)絡。一個分頻器或復用器從一個公共時鐘源獲得每一組的時鐘信號。同樣,如果這些組需要不同的電壓(這種方案日益普遍),則一組功率晶體管和穩(wěn)壓器會為每組外設提供電壓。
為盡量減少設計的復雜性,MCU采用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時鐘門控方法,只要一組中的功率單項均未激活,則會關斷整個時鐘樹。不過,這種方法會向那些在活動組中不工作的邏輯送入時鐘。例如,如果當前指令是一個分支指令,CPU核心中的加法單元也會收到一個時鐘。如前所述,時鐘信號在加法器中觸發(fā)的轉換會使功耗增加CV2f倍。
設計工具與技術的進步已能夠使時鐘門控的粒度增加到某個點,如果外設或功率單元在該周期內不工作,就不會收到時應用的工作周期鐘信號。
電壓縮放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節(jié)能潛力,它能在必要時,為特定一組功能單元提供一個較低的電壓。為一組功率單元或外設提供適當電壓的關鍵在于片上穩(wěn)壓器或dc/dc轉換器的實現(xiàn),以及監(jiān)控電路的使用,確保IC工作在所需要的電壓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