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μC/OS-II 移植筆記 1(FreeScale 68HCS12 核單片機)

μC/OS-II 移植筆記 1(FreeScale 68HCS12 核單片機)

作者: 時間:2016-11-20 來源:網絡 收藏
μC/OS-II移植筆記 1(移植到FreeScale 68HCS12 核單片機,Small Memory Model)


最近閑暇下來,花了些時間研究了如何將 μC/OS-II 移植到 FreeScale 68HCS12 內核的單片機。其實這個工作前年做過一次,當時是在網上找的相近的移植代碼(68HC11核,Bank Memory Model,METROWERKS 編譯器)自己做了些修改,內核已經跑起來了,但是在跑串口測試程序(ESBB書上的那個串口模塊)時,程序運行一段時間就會跑飛。當時調試了許久也沒有找到問題。這次就是接著上次的工作繼續(xù)深入的往下做,消除錯誤。其實前年調試時就已經隱約的想到了錯誤可能的地方,只是當年對 68HCS12 內核還有 CodeWarrior IDE 附帶的 C 編譯器、匯編器了解的有限,尤其是對編譯器的 C Calling Convention、還有 C 編譯器對代碼中內嵌匯編的處理幾乎完全不知,這種水平下調試不出錯誤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次由于有了以前的基礎,這次著眼點直接就放在了編譯器對我寫的移植代碼的處理上,在匯編語言的層面上對移植代碼進行了剖析,很快(其實也不算快了,花了我整整 2 天時間)就找到了問題所在,并給出了一個初步的解決方案?,F(xiàn)在的移植代碼談不上完美,但至少是正確的。
1. μC/OS-II 版本的選擇
這次的移植代碼主要針對 μC/OS-II V2.52,2.52 之后的版本對移植代碼的要求大體相同,因此這個移植代碼稍加修改就應該能在新版本上運行,并且我相信修改的難度應該很小。 μC/OS-III還沒有研究過,因此移植代碼是否適合 μC/OS-III 我就不得而知了。
之所以選擇μC/OS-II V2.52這個版本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首先,Jean J.Labrosse寫的那本大名鼎鼎的《MicroC/OS-II The Real-Time Kernel Second Edition》就是根據這個版本寫成的,移植過程中遇到問題至少可以翻翻書。另外,這個版本確實也稱得上經典,每一行代碼都經過經得起推敲。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版本。
2. 移植代碼詳解
μC/OS-II 移植主要需要重寫 3 個代碼文件:
OS_CPU.H
OS_CPU_C.C
OS_CPU_A.S
下面就對移植代碼進行詳細的說明。開發(fā)環(huán)境采用:CodeWarrior Development Studio V5.9.0
2.1 OS_CPU.H
OS_CPU.H 中的代碼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 typedef 了一系列的基本數據類型和幾個宏定義。具體代碼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611/318813.htm
  1. /*
  2. ******************************************************************************
  3. *DATATYPES
  4. ******************************************************************************
  5. */
  6. typedefunsignedcharBOOLEAN;
  7. typedefunsignedcharINT8U;/*Unsigned8bitquantity*/
  8. typedefsignedcharINT8S;/*Signed8bitquantity*/
  9. typedefunsignedintINT16U;/*Unsigned16bitquantity*/
  10. typedefsignedintINT16S;/*Signed16bitquantity*/
  11. typedefunsignedlongINT32U;/*Unsigned32bitquantity*/
  12. typedefsignedlongINT32S;/*Signed32bitquantity*/
  13. typedeffloatFP32;/*Singleprecisionfloatingpoint*/
  14. typedefdoubleFP64;/*Doubleprecisionfloatingpoint*/
  15. #defineBYTEINT8S/*Definedatatypesforbackwardcompatibility..*/
  16. typedefcharSBYTE;
  17. #defineUBYTEINT8U/*...touC/OSV1.xx*/
  18. #defineWORDINT16S
  19. #defineUWORDINT16U
  20. #defineLONGINT32S
  21. #defineULONGINT32U
  22. typedefunsignedcharOS_STK;/*Eachstackentryis8-bitwide*/
  23. typedefunsignedcharOS_CPU_SR;/*DefinesizeofCPUstatusregister(CCR=8bits)*/
  24. /*
  25. ******************************************************************************
  26. *CONSTANTS
  27. ******************************************************************************
  28. */
  29. #ifndefFALSE
  30. #defineFALSE0
  31. #endif
  32. #ifndefTRUE
  33. #defineTRUE1
  34. #endif


基本數據類型的長度查編譯器手冊都有詳細的說明。
有點難度的是堆棧和狀態(tài)寄存器,需要查68HCS12內核手冊,雖然68HCS12內核是16位的內核,但是堆棧是以字節(jié)為單位的,所以有如下代碼:
typedef unsigned char OS_STK;

68HCS12內核的狀態(tài)寄存器稱為 CCR,也是8位了,因此:
typedef unsigned char OS_CPU_SR;

OS_CPU.H 中還包含對臨界區(qū)的處理:


  1. #defineOS_CRITICAL_METHOD3
  2. #ifOS_CRITICAL_METHOD==3
  3. OS_CPU_SROSCPUSaveSR(void);
  4. voidOSCPURestoreSR(OS_CPU_SRos_cpu_sr);
  5. #endif
  6. #ifOS_CRITICAL_METHOD==1
  7. #defineOS_ENTER_CRITICAL()__asmsei;
  8. #defineOS_EXIT_CRITICAL()__asmcli;
  9. #endif
  10. #ifOS_CRITICAL_METHOD==2
  11. #defineOS_ENTER_CRITICAL()__asmpshc;__asmsei;
  12. #defineOS_EXIT_CRITICAL()__asmpulc;
  13. #endif
  14. #ifOS_CRITICAL_METHOD==3
  15. #defineOS_ENTER_CRITICAL()(cpu_sr=OSCPUSaveSR())/*Disableinterrupts*/
  16. #defineOS_EXIT_CRITICAL()(OSCPURestoreSR(cpu_sr))/*Enableinterrupts*/


上述代碼中雖然列出了三種對臨界區(qū)的不同處理方法,但實際只有第三種是正確的。
第一種方法直接開關中斷,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退出臨界區(qū)后中斷就被強制性的打開了,及時在進入臨界區(qū)前中斷是關著的。在任務級代碼中這樣做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在執(zhí)行任務代碼是中斷基本都是打開的,中斷幾乎只有在臨界區(qū)中才是關閉的。但是在中斷處理函數中情況就不是這樣的了,68HCS12 內核在進入中斷處理函數后中斷是關閉的,中斷處理函數中要調用 OSIntExit(),OSIntExit()中是有臨界區(qū)的,一退出臨界區(qū)就會導致中斷打開,CPU 處理新的中斷,也就是形成所謂的中斷嵌套。而中斷嵌套是我們不希望發(fā)生的,因為允許中斷嵌套并不能顯著提升系統(tǒng)的性能,還會導致各個任務的堆棧使用量加大,,對于內存緊張的單片機來說,絕對弊大于利。因此,在我的移植代碼中不允許中斷嵌套,也就否掉了第一種臨界區(qū)的處理方式。
第二種方法看似很好,進入臨界區(qū)時先將 CCR 的值存入堆棧然后關閉中斷,退出臨界區(qū)時直接將堆棧的內容恢復到 CCR??此坪芡昝赖慕鉀Q方法,實際上卻行不通。C 編譯器要利用堆棧指針的地址來尋址局部變量,而匯編語句 pshc 卻改變了堆棧指針的指向,導致對局部變量的訪問產生了錯位。
要想說明這個問題還要從 C 編譯器對局部變量的處理方式說起,我使用的 C 編譯器將局部變量放到堆棧上,利用堆棧指針(SP)間接尋址局部變量。如果堆棧指針指向的地址變了,訪問局部變量時就要出問題。下面用個例子來說明:

volatile char a = 1;
volatile char b = 2;

__asm pshc; __asm sei;

a = 3;
b = 4;

__asm pulc;

將其轉化為匯編代碼后如下:

PSHD
volatile char a = 1;
LDAB #1
STAB 1,SP
volatile char b = 2;
LSLB
STAB 0,SP

__asm pshc; __asm sei;
PSHC
SEI
a = 3;
INCB
STAB 1,SP
b = 4;
INCB
STAB 0,SP
__asm pulc;
PULC

PSHD 指令調整堆棧指針,在堆棧上空出 2 個字節(jié)存放 a 和 b 的值。a 的地址為[SP+1],b 的地址為[SP],然后給 a 和 b 賦初值。PSHC 首先調整堆棧指針(SP=SP-1),然后將 CCR 寄存器的值存入堆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68HCS12核的堆棧是倒生堆棧,實棧頂(也就是說SP指向的是有數據的地方,而不是個空位),而老的68HC11內核是虛棧頂的(SP指向的是個空位)。這時 [SP] 中存的是 CCR 的值, [SP+1]指向 b,[SP+2]指向a。因此, STAB, 0,SP 將原本存的 CCR 的值改成了 4, b 的值卻沒有任何改變,說明這款編譯器無法感知堆棧的變動生成正確的代碼。因此第二種方法會導致錯誤的結果,不能采用。
這里多說兩句,熟悉 x86 體系的讀者可以將 68HCS12 核與 x86 內核做個對比。這兩個核都是馮諾依曼結構體系,復雜指令集,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兩種內核具有某種神似。在 x86 內核上大多數編譯器也是將局部變量存放到堆棧上,但是不同的是訪問局部變量時用的是 BSP 寄存器而不直接使用 ESP 寄存器,因此在 x86 內核上用第二種方法處理臨界區(qū)是沒有問題的,并且可以認為是一種相當好的方式。從這也可以看出來寄存器多一些確實是有好處的。

第三種方式是實現(xiàn)兩個函數 OSCPUSaveSR 和 OSCPURestoreSR。雖然這樣會多些函數調用產生的額外開銷,卻沒有了前兩種方法的問題。這兩個函數具體的實現(xiàn)可以放到OS_CPU_A.S 中,也可以在 OS_CPU_C.C。

如果用 C 語言實現(xiàn),可以如下:

  1. OS_CPU_SROSCPUSaveSR(void)
  2. {
  3. __asm
  4. {
  5. tfrccr,b//copythevalueofCCRtotheregisterB
  6. sei//Disableinterrupts
  7. }
  8. }
  9. voidOSCPURestoreSR(OS_CPU_SRos_cpu_sr)
  10. {
  11. __asm
  12. {
  13. tfrb,ccr//BcontainstheCCRvaluetorestore,movetoCCR
  14. }
  15. }


想要理解上面代碼,除了要知道匯編指令 tfr 和 sei 的含義。還要知道所謂的 C 語言調用約定,對于當前代碼來說需要知道 C 語言編譯器使用何種方式傳遞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 這些知識在 編譯器附帶的文檔《S12(X)Build Tools Reference Manual》可以查到。我這里只介紹直接相關的幾條,其余的請自己查閱手冊。

我所采用的編譯器對參數固定的 C 函數采用 PASCAL 調用約定,參數采用堆棧傳遞,傳遞順序為從左到右依次入棧,如果最后一個參數小于 4 個字節(jié)則最后一個參數采用寄存器傳遞。1 字節(jié)的參數存放到寄存器 B 中,OSCPURestoreSR 就是這種情況。函數的返回值如果也是 1 個字節(jié),那么也通過 寄存器 B 傳出來,OSCPUSaveSR 就是這種情況。關于這兩個函數我就說這么多了。

如果想直接寫匯編代碼的話也很簡單,下面是例子:

xdef OSCPUSaveSR
xdef OSCPURestoreSR
OSCPUSaveSR:
tfr ccr,b ; Its assumed that 8-bit return value is in register B
sei ; Disable interrupts
rts ; Return to caller with D containing the previous CCR

OSCPURestoreSR:
tfr b, ccr ; B contains the CCR value to restore, move to CCR
rts

和上面 C 函數的代碼幾乎一樣,沒什么可介紹的了。

另外多說一句,大家可能覺得上面的代碼可以直接寫成內聯(lián)匯編語句,就不用函數調用了。比如下面的代碼:

#define OS_ENTER_CRITICAL() asm ("tpa; staa cpu_sr; sei")
#define OS_EXIT_CRITICAL() asm ("ldaa cpu_sr; tap")

上面的代碼看似很好,進入臨界區(qū)時將 CCR 的值放到 寄存器 a 中,然后存到 cpu_sr 中,再關中斷。退出臨界區(qū)是恢復 CCR。問題在于 CodeWarrior Development Studio 中帶的 C 編譯器太弱智了,無法感知 寄存器 a 被改變了,更無法添加相應的處理代碼。自己保存寄存器 a 的內容又很麻煩,不能直接放到堆棧中,否則會影響局部變量的訪問,只能存在 C 編譯器可以感知的地方。比如用下面的方法:
char tmp_a;
asm ("staa tmp_a, tpa; staa cpu_sr; sei; ldaa tmp_a")
asm ("staa tmp_a, tpa; ldaa cpu_sr; tap; ldaa tmp_a")

這樣的開銷也不小,不如直接寫兩個函數方便。

OS_CPU.H 還有幾行代碼:

  1. #defineOS_TASK_SW()__asmswi;
  2. #defineOS_STK_GROWTH/*Definestackgrowth:1=Down,0=Up*/
  3. #pragmaCODE_SEGNON_BANKED
  4. voidOSStartHighRdy(void);
  5. voidOSIntCtxSw(void);
  6. voidOSCtxSw(void);
  7. #pragmaCODE_SEGDEFAULT


都比較簡單,OS_TASK_SW()將操作系統(tǒng)使用的中斷指定為 SWI 中斷,也就是 software interrupt。
堆棧生長方向為向下生長。

至此,OS_CPU.H 就寫完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