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不一樣的自動駕駛技術與無人駕駛技術

不一樣的自動駕駛技術與無人駕駛技術

作者: 時間:2017-10-24 來源:網絡 收藏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汽車的話題炒的很熱。有人預言,到2025年,汽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0%,每年銷量超過千萬輛。國內一些互聯(lián)網公司,紛紛打出造汽車的口號,要顛覆中國汽車產業(y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utianyuan.cn/article/201710/368025.htm

  有觀點認為,鑒于中國的路況,無人駕駛汽車20年內都很難形成氣候。但是,技術將會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汽車上。

  兩個提案目標其實并不相同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提交了一個提案,要求國家加快立法。他認為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提高道路安全、緩解交通擁堵、增強駕車舒適度。

  無獨有偶,全國政協(xié)委員、百度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也提交了一份有關無人駕駛汽車的提案。建議國家盡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fā)、測試和商業(yè)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并推進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

  有報道稱,李書福和李彥宏的提案如果得到落實,將有力地促進智能互聯(lián)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在中國的發(fā)展。

  然而,按照李書福的說法,它的提案和李彥宏的提案病不一樣,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不是一回事,盡管兩者很多技術是相同的。

  李書福認為,全球汽車工業(yè)正在進入智能時代,進入汽車與互聯(lián)網融合的新階段。車聯(lián)網、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是智能互聯(lián)汽車的三大技術,而自動駕駛更是三者融合的方向。

  自動駕駛給人們提供了人工駕駛車輛與自動駕駛的自由選擇權,符合沃爾沃提出的“以人為尊”的理念。互聯(lián)網公司要做的無人駕駛汽車,沒有考慮人的駕駛需求選擇權。同樣的技術,不同的理念。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相比較,更接地氣,更加尊重人的選擇。

  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廣泛應用

  早在20多年前,汽車業(yè)界就開始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并且大量應用在汽車上。最典型的是自動巡航技術。設定好速度后,司機只要握好方向盤就可以了,不用踩油門。車子以設定好的速度勻速行駛。

  最新推出的ACC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通過雷達探測,可以自動調節(jié)與前車的距離,自動加速和減速,保持設定好的速度。沃爾沃汽車研發(fā)的汽車安全技術,在非巡航模式下,也可以根據前邊行人或車輛的距離,自動減速或剎車。

  經過多年艱苦研發(fā),沃爾沃已經將自動駕駛技術從實驗階段推進到量產階段。XC90是全球首部帶有高度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去年3月上市以來取得巨大成功,全球銷量超過10萬輛。全新沃爾沃S90轎車已可以實現(xiàn)時速130公里自動駕駛。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吉利汽車也走在了國內汽車企業(yè)前列。3月26日上市的國內首款智能互聯(lián)精品SUN吉利博越,大量采用了自動駕駛技術。除了ABS、自動泊車等技術,吉利博越還配備了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在突遇前車減速和停車的情況下,該系統(tǒng)自動在距離碰撞前1.5秒點煞報警,距離碰撞1秒時自動剎車。配合EBA制動輔助,在時速小于30公里時,對前方靜止目標,實現(xiàn)自動剎停,避免碰撞。

  吉利博越配備的博世公司最新ACC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最大探測距離為160米,雷達開角為正負45度。行駛中如果有加塞車輛切入,可以更早地探知,自動調節(jié)速度與距離,保證行車安全。在智能安全、智能駕駛方面,吉利博越引領同級SUV車型,樹立了行業(yè)新標桿。

  比亞迪研發(fā)的無人泊車技術,已經運用到個別量產車型上。國內在售的許多外國品牌汽車,也采用了大量自動駕駛技術。

  推廣無人駕駛面臨諸多瓶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12年通過相關法案,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但行駛時需要合法駕車人坐在駕駛座位上,在緊急情況時操縱汽車。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從2010年就開始路試,幾輛車已經累計跑了幾十萬公里。目前進行路試的無人駕駛汽車除了谷歌,還有奔馳、寶馬、沃爾沃等跨國汽車公司。這些無人駕駛汽車,座位上都有一個司機,并非真正的無人駕駛。測試汽車配備了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兩種模式,測試中采用自動駕駛模式。其實,稱之為自動駕駛汽車更為準確一些。

  自動駕駛技術也在民用飛機、地鐵上廣泛使用。民航客機使用自動駕駛技術起飛、巡航和降落,但是飛行員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真正實現(xiàn)無人駕駛的只有無人機。無人機不需要駕駛員,全部依靠智能化操縱。不僅可以完成偵查任務,還可以攜帶導彈,攻擊地面目標。無人機在天空飛翔,沒有路面上的交通擁堵,沒有復雜的路況,比無人駕駛汽車要容易的多。

  谷歌創(chuàng)始人之一布林先生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可以使道路更安全,讓上班族從駕車的苦悶中解脫出來,緩解擁堵。同時,包括盲人、殘疾人在內不能開車的人有望借助無人駕駛實現(xiàn)開車夢。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自動駕駛模式在特定環(huán)境下,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減輕司機的負擔。但是,也會大大降低駕車的樂趣。

  汽車作為人類出行工具之一,首要是保證乘員的安全。在無人駕駛技術還無法百分之百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要推廣普及不僅面臨技術瓶頸,還面臨政策瓶頸、倫理瓶頸。與現(xiàn)行的道路安全交通法規(guī)也有抵觸。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無人駕駛汽車恐怕還會不斷地進行測試和完善。而自動駕駛技術則會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量產車型上,幫助駕駛人提高汽車安全水平,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不少互聯(lián)網公司醉心于無人駕駛汽車,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會成為一個潛力無窮的金礦。但是,這個金礦短期內還只是畫餅,自動駕駛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金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