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擁有全局網絡智能 邊緣交換機智能與性能

擁有全局網絡智能 邊緣交換機智能與性能

作者: 時間:2011-04-20 來源:網絡 收藏

跟速率限制一樣,設備不但應該能執(zhí)行完整的ACL功能,包括進站及出站,同時也必須強調由硬件處理的能力。如此,才能在啟動ACL的同時,不會影響到二層或三層交換設備線速轉發(fā)數據包的能力。

策略路由支持能力

一般路由不管是透過RIP、OSPF、BGP,還是MPLS標記協(xié)議,多是由目的地址來決定路由路徑,因此無法對流量進行有效分流,或是對流量制定策略。然而,策略路由能力在現今多樣化的網絡環(huán)境中有時是必要的功能之一。簡單舉例來說,在大型網絡運營商(NSP)的環(huán)境中,不同的用戶需要被連接到不同的Internet運營商(ISP)中;或者在校園網中,作為教學研究的用戶必須被連接到高速的網絡出口,而宿舍網絡的用戶則通常被導引到較低速的出口,如此分流才不致影響到校園網的科研,同時經由適當的分流,高速/低速出口均能分配到相應的流量,從而使得帶寬的應用得到有效分配。想要達到這種分流的效果,一般路由是無法做到的,唯有透過策略路由(PBR),將源地址進行分類,并且制定其下一跳出口的IP地址才能達成,而這也是策略路由有別于一般路由之處:基于源地址信息執(zhí)行路由選徑,而不基于目的地址信息執(zhí)行路由選徑。策略路由能做的不僅是依用戶的類別進行路由選徑及分流,更進一步,它也可以做到依業(yè)務的類別來指定路由或分流。其具體做法就是在進行分類時,不只看第三層的IP地址,更進一步看第四層的IP端口號,不同的業(yè)務導引到不同的路由。比如對所有端口號80的HTTP數據流進行分類,并將其導引到特定的四層Web或緩存服務器上,從而透過Web緩存機制,使得用戶的Web響應時間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網絡出口的重復流量也得到大幅度緩解。以上的例子都只是策略路由的部分功能而已,實際上它的功能遠超過這些,策略路由因為可以直接在網絡下端設備指定,再透過中間設備的一般路由,到達指定的上端設備出口,因此,它并不多是在中間的匯聚設備上啟動,更多時候為了更有效地分流效果,策略路由將在接入設備上啟動。

跟ACL一樣,在需要策略路由的網絡設備上,不但要有完整而多樣化的策略路由支持功能,同時必須強調有硬件處理能力,才能在啟動的同時,仍然享有三層交換線速轉發(fā)的能力。

網絡流量統(tǒng)計與監(jiān)控能力

流量統(tǒng)計與監(jiān)控在網絡建設中已經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一個很簡單的思路就是,如果你無法看到網絡的整體流量,又如何能夠管理整個網絡?如果我們在提供高效能帶寬的同時,也能充分掌握網絡的流量信息,便可隨時調節(jié)網絡的資源與策略,使得網絡運行順暢,也使得網絡故障的排除變得簡單而快速。所以在網絡中,再提供一套完整的、覆蓋全網的、實時的網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就像是在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網上處處加裝監(jiān)視攝像頭一般,讓交管人員采取有效的分流手段,同時也可透過完整的統(tǒng)計資料,對路由進行擴容及規(guī)劃提供重要的參考。

流量監(jiān)控與統(tǒng)計在過去因為受限于既有技術,多數只能以SNMP、RMON、RMONv2等技術實現部分功能,而且對網絡的帶寬占用或網絡設備的資源開銷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所以通常無法覆蓋全網,無法實時監(jiān)控,無法在百兆、千兆甚至萬兆端口等高速網絡上執(zhí)行,這些都使得全網的監(jiān)控與統(tǒng)計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表現。

最近又有NetFlow及sFlow(RFC3176)基于流的流量監(jiān)控與統(tǒng)計技術,出現在比較高端的網絡設備上,包括骨干、邊緣、二層設備、三層設備。這兩種技術基本上提供比較完整的流量信息,不過兩者之間依然有所區(qū)別:NetFlow更擴及IPX及AppleTalk,同時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VLAN統(tǒng)計、MAC地址統(tǒng)計、BGP共同體統(tǒng)計等信息,因此從統(tǒng)計及計費的角度來看,NetFlow可以提供更令人信服的資料,但相對的開銷及成本也高;從統(tǒng)計及監(jiān)控的角度來看,sFlow提供更多的信息,對于流量分布的分析、流量的未來趨勢、異常流量的監(jiān)測、故障的發(fā)現與排除都可以在相對較低的開銷及成本下,通過硬件芯片以線速方式達成,sFlow因此可以直接內建在邊緣的二層或三層交換設備上提供覆蓋全網、實時網絡監(jiān)控的功能。對整體網絡而言,這實在是相當吸引人的增值功能。

同前面所說的功能一樣,sFlow流量統(tǒng)計與監(jiān)控功能也必須是硬件處理,才能不影響到網絡設備既有的二層或三層交換線速。

在組網的設計理念上,不管是采用集中式的折疊式骨干,從而強調采用透通的二層交換設備作為邊緣接入設備;或者是采用分散式骨干,從而強調采用智能的三層交換設備作為邊緣接入設備,其智能都不應僅限于交換或路由能力的考慮,或是只強調線速交換或線速路由的能力,畢竟這一部分已經是業(yè)界的標準,幾乎所有廠家的二層交換,三層路由設備都可以達到。

隨著寬帶網絡、寬帶業(yè)務、多媒體應用的發(fā)展,用戶更應該關心的是端對端的網絡智能,以及硬件芯片的集成能力。如果在邊緣設備(不論是二層交換或三層路由交換設備)上,都極大程度地將服務質量(QoS)、速率限制(RatingLimiting)、訪問控制列表(ACL)、策略路由(PBR)及流量監(jiān)控(sFlow)集成到硬件芯片上,使得這些智能不會影響到基本二層、三層的線速轉發(fā),那么端到端的智能網絡才能得以大規(guī)模開展,從而使得整個網絡不僅擁有的連接能力(Connectivity),也同時擁有的網絡智能(Control)。有了這樣的概念,在眾多的邊緣交換設備上,用戶才可以對不同的產品有更清楚的定位與選擇。

交換機相關文章:交換機工作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