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關(guān)于高速線路的布線問題解答
專家關(guān)于高速線路的布線問題解答
1。 如何處理實際布線中的一些理論沖突的問題
問:在實際布線中,很多理論是相互沖突的;例如: 1。處理多個模/數(shù)地的接法:理論上是應(yīng)該相互隔離的,但在實際的小型化、高密度布線中,由于空間的局限或者絕對的隔離會導(dǎo)致小信號模擬地走線過長,很難實現(xiàn)理論的接法。我的做法是:將模/數(shù)功能模塊的地分割成一個完整的孤島,該功能模塊的模/數(shù)地都連接在這一個孤島上。再通過溝道讓孤島和“大”地連接。不知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2。理論上晶振與CPU的連線應(yīng)該盡量短,由于結(jié)構(gòu)布局的原因,晶振與CPU的連線比較長、比較細(xì),因此受到了干擾,工作不穩(wěn)定,這時如何從布線解決這個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尤其是高速PCB布線中考慮EMC、EMI問題,有很多沖突,很是頭痛,請問如何解決這些沖突?多謝!
答:1. 基本上, 將模/數(shù)地分割隔離是對的。 要注意的是信號走線盡量不要跨過有分割的 地方(moat), 還有不要讓電源和信號的回流電流路徑(returning current path)變太大?!?. 晶振是模擬的正反饋振蕩電路, 要有穩(wěn)定的振蕩信號, 必須滿足loop gain與phase的規(guī)范, 而這模擬信號的振蕩規(guī)范很容易受到干擾, 即使加ground guard traces可能也無法完全隔離干擾。 而且離的太遠(yuǎn), 地平面上的噪聲也會影響正反饋振蕩電路。 所以, 一定要將晶振和芯片的距離進(jìn)可能靠近。 3. 確實高速布線與EMI的要求有很多沖突。 但基本原則是因EMI所加的電阻電容或ferrite bead, 不能造成信號的一些電氣特性不符合規(guī)范。 所以, 最好先用安排走線和PCB疊層的技巧來解決或減少EMI的問題, 如高速信號走內(nèi)層。 最后才用電阻電容或ferrite bead的方式, 以降低對信號的傷害。
2。在高速設(shè)計中,如何解決信號的完整性問題?差分布線方式是如何實現(xiàn)的?對于只有一個輸出端的時鐘信號線,如何實現(xiàn)差分布線?
答:信號完整性基本上是阻抗匹配的問題。而影響阻抗匹配的因素有信號源的架構(gòu)和輸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走線的特性阻抗,負(fù)載端的特性,走線的拓樸(topology)架構(gòu)等。解決的方式是靠端接(termination)與調(diào)整走線的拓樸。 差分對的布線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兩條線的長度要盡量一樣長,另一是兩線的間距(此間距由差分阻抗決定)要一直保持不變,也就是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兩條線走在同一走線層(side-by-side),一為兩條線走在上下相鄰兩層(over-under)。一般以前者side-by-side實現(xiàn)的方式較多。 要用差分布線一定是信號源和接收端也都是差分信號才有意義。所以對只有一個輸出端的時鐘信號是無法使用差分布線的。
3。 關(guān)于高速差分信號布線
問:在pcb上靠近平行走高速差分信號線對的時候,在阻抗匹配的情況下,由于兩線的相互耦合,會帶來很多好處。但是有觀點認(rèn)為這樣會增大信號的衰減,影響傳輸距離。是不是這樣,為什么?我在一些大公司的評估板上看到高速布線有的盡量靠近且平行,而有的卻有意的使兩線距離忽遠(yuǎn)忽近,我不懂那一種效果更好。我的信號1GHz以上,阻抗為50歐姆。在用軟件計算時,差分線對也是以50歐姆來計算嗎?還是以100歐姆來算?接收端差分線對之間可否加一匹配電阻?謝謝!
答:會使高頻信號能量衰減的原因一是導(dǎo)體本身的電阻特性(conductor loss), 包括集膚效應(yīng)(skin effect), 另一是介電物質(zhì)的dielectric loss。 這兩種因子在電磁理論分析傳輸線效應(yīng)(transmission line effect)時, 可看出他們對信號衰減的影響程度。 差分線的耦合是會影響各自的特性阻抗, 變的較小, 根據(jù)分壓原理(voltage divider)這會使信號源送到線上的電壓小一點。 至于, 因耦合而使信號衰減的理論分析我并沒有看過, 所以我無法評論。 對差分對的布線方式應(yīng)該要適當(dāng)?shù)目拷移叫小?所謂適當(dāng)?shù)目拷且驗檫@間距會影響到差分阻抗(differential impedance)的值, 此值是設(shè)計差分對的重要參數(shù)。 需要平行也是因為要保持差分阻抗的一致性。 若兩線忽遠(yuǎn)忽近, 差分阻抗就會不一致, 就會影響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及時間延遲(timing delay)。 差分阻抗的計算是 2(Z11 - Z12), 其中, Z11是走線本身的特性阻抗, Z12是兩條差分線間因為耦合而產(chǎn)生的阻抗, 與線距有關(guān)。 所以, 要設(shè)計差分阻抗為100歐姆時, 走線本身的特性阻抗一定要稍大于50歐姆。 至于要大多少, 可用仿真軟件算出來。
4。問:問:要提高抗干擾性,除了模擬地和數(shù)字地分開只在電源一點連接,加粗地線和電源線外,希望專家給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
答:除了地要分開隔離外, 也要注意模擬電路部分的電源, 如果跟數(shù)字電路共享電源, 最好要加濾波線路。 另外, 數(shù)字信號和模擬信號不要有交錯, 尤其不要跨過分割地的地方(moat)。
5。 關(guān)于高速PCB設(shè)計中信號層空白區(qū)域敷銅接地問題
問:在高速PCB設(shè)計中,信號層的空白區(qū)域可以敷銅,那么多個信號層的敷銅是都接地好呢, 還是一半接地,一半接電源好呢?
答:般在空白區(qū)域的敷銅絕大部分情況是接地。 只是在高速信號線旁敷銅時要注意敷銅與信號線的距離, 因為所敷的銅會降低一點走線的特性阻抗。 也要注意不要影響到它層的特 性阻抗, 例如在dual stripline的結(jié)構(gòu)時。
6。 高速信號線的匹配問題
問:在高速板(如p4的主板)layour,為什么要求高速信號線(如cpu數(shù)據(jù),地址信號線)要匹配? 如果不匹配會帶來什么隱患?其匹配的長度范圍(既信號線的時滯差)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怎樣計算?
答: 要求走線特性阻抗匹配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免高速傳輸線效應(yīng)(transmission line effect)所引起的反射(reflection)影響到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和延遲時間(flight time)。也就是說如果不匹配,則信號會被反射影響其質(zhì)量。 所有走線的長度范圍都是根據(jù)時序(timing)的要求所訂出來的。影響信號延遲時間的因素很多,走線長度只是其一。P4要求某些信號線長度要在某個范圍就是根據(jù)該信號所用的傳輸模式(common clock或source synchronous)下算得的timing margin,分配一部份給走線長度的允許誤差。 至于, 上述兩種模式時序的計算, 限于時間與篇幅不方便在此詳述, 請到下列網(wǎng)址http://developer.intel.com/design/Pentium4/guides 下載"Intel Pentium 4 Processor in the 423-pin Package/Intel 850 Chipset Platform Design Guide"。 其中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opology and Routing Guideline"章節(jié)內(nèi)有詳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