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進入調整期 廠商尋求利潤突破
前不久,信息產業(yè)部公布了《2006年電子信息產品行業(yè)質量監(jiān)督抽查結果通告》,在對6大城市,32家MP3企業(yè)的抽檢結果顯示,產品合格率僅達34.4%,不乏大品牌的產品落馬。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出現較低合格率的原因是,占據國內MP3主要份額的國產品牌,幾乎都以代工為主,而這些代工工廠水平參差不齊,在沒有行業(yè)標準的約束下,由于利潤和降低成本的驅動,廠商往往會選擇一些實力較小的工廠代工,使產品出現質量隱患。而如今的MP3市場被企業(yè)喻為“平淡無奇”,多數MP3企業(yè)逐漸退出或者試圖尋找新的產品來替代。
代工作坊是質量隱患源頭
對于這次抽查,一些落馬的知名MP3品牌雖然認為抽查范圍有局限性,部分產品屬于2005年和2006年的產品。但這也不足以掩蓋MP3在整個數碼產品中確實存在質量隱患較高的一個事實。
雖然國內MP3市場幾乎被國產品牌所掌控,但絕大多數MP3品牌并未擁有自主研發(fā)和生產能力,而較低的入門門檻使一些品牌僅處于貼牌組裝階段,沒有技術含量的組裝也同時拉低了整個行業(yè)的水平。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事業(yè)部分析師韋玉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為MP3代工的工廠有上百家,也正是因為國產MP3品牌幾乎都是通過代工組裝的生產,而為了降低成本,并沒有選擇實力較強的代工工廠,由于這些工廠水平參差不齊,操作流程不一樣,往往會出現質量隱患?!?/P>
另外,國產MP3的惡性價格競爭也導致了產品本身質量的缺失。
雜牌產品仍大量充斥市場
雖然2005年MP3市場由于品牌多利潤低的殘酷市場競爭,返修率過高和售后服務支出不菲,讓很大一批“小作仿”式的工廠紛紛“倒閉”或轉向其他行業(yè)。但這種假象的“倒閉”后來被調查是為了逃脫來自售后的巨大壓力。由于MP3市場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容易,又沒有統一的行業(yè)標準和相關部門的管制下,在目前的二、三、四級市場,一些雜牌MP3產品仍舊大量充斥市場。
由于MP3產品的消費群體70%以上都是學生,對價格較為敏感,這也促使一些雜牌企業(yè)先期用低劣低價的產品來沖擊市場。韋玉懷告訴記者,在賽迪顧問今年第一季度MP3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銷售量最大的MP3產品的價格主要集中在300元。
也正是受到上百家雜牌品牌在價格上的擠壓,一些正規(guī)軍品牌也想盡一切辦法減少成本投放,壓低價格以確保競爭力。
價格惡性的競爭同時也導致MP3利潤進一步降低,為了控制成本,國產品牌幾乎全部使用公模。據悉,開一個MP3模具需要6萬~10萬元,一些工廠為了節(jié)約成本,往往使用免費或者廉價的公模。以至從市場上看,國產品牌MP3在外觀、功能和價格方面都非常相似。
MP3市場開始平淡無奇
在經過2002到2004年MP3爆發(fā)式的增長后,從2006年到目前為止,MP3市場增長開始逐步放緩,據賽迪顧問第一季度調查顯示,MP3僅以單位數增長,整個市場進入平淡無奇的局面。
由于MP3低價帶來的低利潤,不少國內企業(yè)開始追求新的增長點向其他視頻播放器轉移。
長虹佳華副總裁郎東海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MP3被很多雜牌企業(yè)用低價格來沖擊,作為正規(guī)企業(yè)必須關注技術趨勢和產品質量。從目前產業(yè)發(fā)展來看,視頻與音頻結合的產品更有發(fā)展,長虹佳華的產品重心將在MP4領域。”
他同時表示,MP4相對MP3的進入門檻要高,高端產品對有實力的正規(guī)品牌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
紐曼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市場推廣中心總監(jiān)吳廣祥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認為,MP3在高端領域仍有空間,他表示:“MP3產品的趨勢是音質的回歸和專業(yè)音樂播放器。MP3開始從基本型過渡到視頻MP3,音質回歸和2.4英寸顯示屏仍有增長空間。而MP4產品的高性價比特性會取代一部分高端的MP3用戶?!?/P>
可以看出,MP4將成為企業(yè)下一個競爭和利潤的角逐點,但目前MP4市場沒有明確的定義。韋玉懷表示:“目前很多企業(yè)將視頻MP3當作MP4宣傳,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P>
在記者采訪中,也有企業(yè)認為如果把MP4僅定義為看電影,在視頻播放的應用上會大為減少。因此,市場上MP4產品的價格僅在500元以內。
可見,如今在市場上盛行的MP4產品,著實需要制定統一的行業(yè)規(guī)范才能促進市場的良性發(fā)展,以免出現再次的“質量”事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