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正負脈沖充電器

正負脈沖充電器

作者:北方交通大學電氣學院 時磊 姜學東 時間:2008-03-25 來源:電子產(chǎn)品世界 收藏

  近年來,鉛酸蓄電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價格低廉而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若使用不當,其壽命將大大縮短,影響鉛酸蓄電池壽命的因素很多,充電方式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隨著人們對快速充電理論的研究不斷深入,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鉛酸蓄電池快速充電技術也有了進一步改進及進入實用階段的條件和可能。這里所介紹的鉛酸蓄電池快速充電電路以馬斯三定律為理論基礎,一方面加快了蓄電池的化學反應速度,縮短蓄電池達到滿充狀態(tài)的時間,提高了充電速度;另一方面保證了蓄電池負極能及時的吸收正極所產(chǎn)生的氧氣,避免了電池的極化現(xiàn)象。較好地實現(xiàn)了鉛酸蓄電池的快速充電與去除極化,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80644.htm

  快速充電原理

理論和實踐證明蓄電池的充放電是一個復雜的電化學過程,一般來說充電電流在充電過程中隨時間呈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不可能自動按恒流或者恒壓充電。而且充電過程中影響充電的因素很多,電解液濃度、極板活性物的濃度和環(huán)境溫度等的不同都會使充電產(chǎn)生很大的差異。而且隨著放電狀態(tài)、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相同型號容量的同類電池的充電也大不一樣。

  1972年,美國科學家馬斯在第二屆世界電動汽車年會上提出了著名的馬斯三定律,根據(jù)馬斯三定律,如圖1所示,我們可以知道在充電過程中,當充電電流接近蓄電池固有的微量析氣充電曲線時,適時地對電池進行反向大電流瞬間放電,能夠除去正極板上的氣體,并使氧氣在負極板上被吸收,從而解決了電池在快速充電過程中的極化問題,這個過程還可以降低電池內(nèi)部壓力、溫度、阻抗,減少能量的損耗,使電能更有效地轉(zhuǎn)化為化學能并存儲起來,提高了充電效率和蓄電池的充電接受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充電速度,縮短充電時間。

  主電路設計

  電路的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可分為四個部分:部分(PFC)、充電部分、放電部分以及能量回饋部分。部分由L1、Q1、C1、D1組成;充電部分由C1、Q3、Q4、D3、D4、D5、D6、T1以及T2組成;放電部分則由Q2、T2組成;T2、D2和C1構成了能量反饋部分。

  傳統(tǒng)DC-DC充電電路一般由交流市電整流和大電容濾波后得到較為平滑的直流電壓,由于濾波電容的儲能作用使得輸入電流為一個時間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電流,含有豐富的高次諧波分量,嚴重污染了電網(wǎng)。電路引入Boost型功率因數(shù)有源校正電路使得輸入電流和輸入電壓為同頻同相正弦波,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數(shù)。Boost有源電路輸入電流連續(xù),EMI小,RFI低,輸入電感可以減小對輸入濾波器的要求,并可防止電網(wǎng)對主電路高頻瞬態(tài)沖擊。充電部分采用的是電路,電路中Q3和Q4同時導通或同時截至,每個mos管承受的電壓均為輸入電壓的一半。

  充放電波形如圖3所示,脈沖充電時工作狀態(tài)分析如下:

  (1)t1-t2時刻,此時處于充電狀態(tài)下,當Q3、Q4導通時電容電壓加到變壓器兩端,變壓器T1產(chǎn)生電流并儲存能量,由于變壓器初次級同相所以T1次級感應的電壓通過正偏的D5給電池充電并把部分能量儲存到T2中,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上升。當Q3、Q4截止時變壓器T1的儲能由D3和D4反饋至C1,T2中儲存的能量通過D6繼續(xù)向電池釋放,充電電流下降。

  (2)t2-t3時刻,Q3和Q4保持截止,T2中儲存的能量向蓄電池放電,直到充電電流下降為零。

  (3)t3-t4時刻,在t3時刻Q2導通,電池開始向T2放電,并在T2中儲存能量,放電電流快速上升,當Q2截止時,T2儲能通過D2向電容C1釋放,這樣就實現(xiàn)了能量的回饋,節(jié)約了能源。

  (4)t4-t5時刻,Q2保持關斷,放電電流下降至零,在這個階段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直到t5時間開始下一個充放電周期。

  控制電路設計

  控制電路分為功率因數(shù)校正部分控制電路和充放電部分控制電路兩個部分:

  (1)功率因數(shù)校正部分控制芯片采用UC3854A/B,UC3854A/B是一種新的高功率因數(shù)校正集成控制電路芯片,它是在UC3854芯片基礎上的一種改進設計。采用平均電流控制方法,恒頻控制,電流放大器的頻帶較寬。它可以完成升壓變換器校正功率因數(shù)所需的全部控制功能,使功率因數(shù)接近于1,輸入電流波形失真小于3 %。控制精度很高,開關噪聲較低,芯片內(nèi)部包括了軟啟動、輸入電壓前饋、輸入電壓鉗位、過流保護的比較器等。當輸入電壓在85~260V 之間變化時,輸出電壓還可保持穩(wěn)定。采用推拉輸出級,具有很強的驅(qū)動能力。

  芯片的控制原理是:電容C1兩端電壓輸入到芯片11腳與內(nèi)部7.5V電壓源比較后經(jīng)放大器放大輸入到內(nèi)部乘法器中。整流器輸出電壓經(jīng)電阻分壓后通過8腳經(jīng)平方運算后輸入到芯片的內(nèi)部乘法器中。整流器輸出電流取樣信號經(jīng)芯片的6腳輸入到內(nèi)部乘法器中。電流采樣信號輸入到4腳和5腳。乘法器的輸出和電流采樣信號比較后經(jīng)芯片內(nèi)部的電流誤差放大器加到觸發(fā)器的復位端,控制Q3和Q4的開通關斷,實現(xiàn)電壓和電流的同步,提高了功率因數(shù)。校正后的電壓V1和電流IL1波形如圖4所示。

  (2)充放電控制電路系統(tǒng)采用的是PIC16C72芯片,PIC 8位微控制器系列采用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結構,具有速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低、輸入輸出直接驅(qū)動能力大、一次性編程等優(yōu)點。指令系統(tǒng)除程序分支指令是單字節(jié)雙周期指令外,其他均為單周期、單字節(jié)指令,在這些指令中沒有功能交叉的指令,使所有指令具有簡潔性,單寬字指令提高了軟件編碼效率和減少了所需要的程序存儲單元,使系統(tǒng)具有最高處理效率和突出性能。由于所用指令數(shù)較少和較簡潔,編程和調(diào)試任務更加容易。

  原理圖如圖5所示,因為PIC16C72芯片的RA口可做A/D口使用,所以充電電壓由分壓精密電阻取得,經(jīng)過相應的放大直接送至單片機的RA1口,充電電流也經(jīng)過精密電阻采樣后經(jīng)運算放大器放大,然后直接送至單片機的RA2口,蓄電池溫度經(jīng)過溫度傳感器轉(zhuǎn)換為電壓信號后,也將相應的電壓量送至單片機的RA3口。RB0-RB2口外接驅(qū)動電路并經(jīng)過光耦隔離接到mos管門極驅(qū)動Q2、Q3和Q4,控制充放電脈沖。RB2-RB7口外接鍵盤電路,接收控制指令。RC口用來驅(qū)動LED發(fā)光二極管顯示不同的充電狀態(tài)。

  PIC單片機軟件部分的功能是通過對蓄電池狀態(tài)的檢測,使充電轉(zhuǎn)入不同的充電階段。實現(xiàn)各個不同階段的充電或暫停充電和終止充電的控制,并顯示充電器當前狀態(tài)。充電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通過采集電池電壓,判斷電池電壓低于快充門檻電壓Vg時采用小電流恒流充電,這樣可以避免電池深度放電時馬上開始快充對電池造成的損害;

  第二階段,當采集到的電池端電壓大于Vg時采用正負脈沖充電方式,短時間充入大量電能,電池絕大部分能量都是在這個階段充入的;

  第三階段,當電池電壓升至補足充電電壓閾值時,轉(zhuǎn)入補充階段,此階段采用恒壓充電方式,充電電流逐漸減小,直到充電結束。

  結語

  此文介紹的正負脈沖充電電路,采用先進的正負脈沖快速充電技術,縮短了充電時間,采用的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大大改善了充電器的功率因數(shù),主電路采用雙正激變換器的形式,有MOS管分壓低,驅(qū)動電路簡單等優(yōu)點。同時,PIC單片機控制電路也具有良好的響應速度和控制精度。

  試驗表明,這種新型的快速充電電路性能好,功率因數(shù)得到明顯改善,大大縮短了蓄電池的充電時間,提高了蓄電池的實時應用性能,采用負脈沖去極化消除蓄電池過充電,有效地保證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  朱松然.鉛蓄電池技術[M],第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2.  張占松,蔡宣三.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8. 207-215.

  3.  劉勝利.現(xiàn)代高頻開關電源實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

  4.  C. Aguilar, F. Canales, J. Arau, J. ebastian and J. Uceda,"An improved battery chargerldischarger topology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EEE IECON 1995, vol. 1, 1995, pp. 590-595.

光耦相關文章:光耦原理


dc相關文章:dc是什么


脈沖點火器相關文章:脈沖點火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