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終將夏普收入囊中 代工廠謀向產業(yè)鏈上游遷移
鴻海與夏普的“戀情”可謂是一波三折。2月末,夏普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接受鴻海集團的救援重建方案,就在外界認為鴻海與夏普四年拉鋸戰(zhàn)將告一段落的時候。但隨后鴻海集團又發(fā)布公告稱,由于收到夏普公司提供的一項關鍵性文件,這次對夏普的收購將被暫緩。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603/287766.htm眾所周知,夏普當下面臨的形式非常糟糕,并不是沒有日本國內力量對夏普發(fā)起救援,但都以失敗告終。而財大氣粗的鴻??裨屹Y金,意圖收購夏普,是為了能有效促進自身轉型,帶來新的發(fā)展突破。但從目前看看,雙方的“婚事”仍存不確定因素。
鴻海夏普聯(lián)姻充滿曲折
據相關報道,日本夏普公司不久前召開的臨時董事會透露,夏普決定接受鴻海集團7000億日元的援助,這將成為有史以來,中國企業(yè)首次成功收購日本科技巨頭。鴻海集團隨后一天發(fā)布公告稱,這次收購計劃將暫緩,原因是收到了夏普提供的決定性資料,出于保密鴻海并未透露具體資料內容。
鴻海和夏普已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拉鋸戰(zhàn)。早在2011年,就有傳言稱鴻海希望能與夏普就3C產品的制造展開合作,但受到夏普不斷下跌的股價影響,雙方原本要成立合資公司的計劃最終流產。但這次失敗的合作并沒有動搖鴻海的決心,長久以來鴻海都希望能夠收購夏普,夏普越來越糟糕的經營情況,為鴻海的收購計劃取得突破口。
今年1月,鴻海宣布將原本計劃援助夏普的5000億日元的資金提升至7000億日元,這一財大氣粗的舉措獲得了顯著成效,夏普方面最終決定接受鴻海的救援重建計劃。而鴻海方面卻突然宣布暫緩收購夏普,可能是由于夏普的債務超出鴻海預期,所謂的決定性資料,很可能與此相關。此前就有媒體曾報道,鴻海收到了夏普的財務評估報告,其中顯示夏普可能存在3500億日元的“或有債務”,這筆龐大資金或許讓鴻海方面難以接受。
就目前來看,鴻海與夏普的聯(lián)姻成還是波折重重,一些媒體已經又開始唱衰雙方的聯(lián)姻,這不僅僅是由于夏普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日本政府的阻力。
鴻海或為了蘋果收購夏普
近幾年,蘋果產品風靡世界,作為代工廠的鴻海集團也是滿面春光,獲得了不少收益。但近年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鴻海的風光逐漸褪去,隨之而來的是企業(yè)轉型的艱難。
收購夏普能夠有效提升鴻海在蘋果面前的話語權。數據顯示,雖然鴻海是蘋果最大的代工廠,但鴻海能夠分到的利潤僅為2%-5%,也許在過去這筆利潤讓鴻海很滋潤,但現在顯然不可能了,想要更好的生存并轉型,鴻海需要有核心技術,而作為液晶面板之父的夏普滿足了鴻海的需要。蘋果手機成本最高的部件就是顯示屏,而夏普就是蘋果的供應商之一,且份額不小,收購了夏普之后,一方面能夠幫助鴻海獲得下一代蘋果產品的代工訂單,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銷售液晶面板來提升自身收益。
雖然三星、LG等韓國企業(yè)也在液晶面板市場方面加大力度,但夏普掌握著更具有優(yōu)勢的LTPS技術產能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三星公司也在積極爭取對夏普的收購,一旦三星收購成功,鴻海將面臨更為不利的局面,因此,出于自身生存需要,鴻海對夏普的收購也是勢在必得,這也是鴻海大幅提升對夏普援助資金的重要原因。
而與此同時,鴻海也迫切希望能夠擺脫對蘋果的依賴。作為蘋果的代工廠商,這為鴻海帶來很大優(yōu)勢,但過度依賴蘋果已經給這家企業(yè)帶來很大危機,鴻海已經到必須轉型的時候了,收購夏普則有利于推動鴻海的轉型,尋求多元化的發(fā)展。
布滿疑云的未來
先不論鴻海與夏普是否能夠順利聯(lián)姻,事實上,就算鴻海成功收購了夏普,他們的未來在業(yè)內看來并不樂觀。
首先是由于夏普本身存在著很大的經營問題,且從目前的相關報道來看,夏普還存在著巨大的債務問題。吃下夏普這塊大蛋糕,同時意味著鴻海要為夏普的巨額債務買單,如果發(fā)展的不順利,這筆債務很可能將鴻海也一并拖垮,這是鴻海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目前鴻海宣布暫緩收購的最直接原因。
其次,鴻海是代工廠,而夏普是液晶面板巨頭,雙方的業(yè)務其實風馬牛不相及,雖然收購夏普能夠有助于鴻海的轉型,但他們雙方也面臨著是否能夠順利融合的關鍵性問題,此前,鴻海為順利收購,向夏普做出了種種承諾,其中包括了不裁員,但從種種收購案來看,這點很難實現,如果未來鴻海背棄了對夏普此前的承諾,雙方的融合也將更加困難。
最后,還來自日本的國內壓力,出于技術與安全的考慮,日本政府可能會對雙方的合作進行阻撓,以避免自身技術流入中國,雖然夏普表示已得到鴻海方面的承諾,并不會泄露技術,但顯然這點很難安撫日本國內情緒,一些日本網友甚至“寧愿夏普破產”。
由此種種來看,鴻海和夏普這項并購案未來仍是一路崎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現在這成為擺在鴻海面前的巨大難題,更惆悵的是不管選擇了哪條路,鴻海似乎都很難全身而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