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介紹Linux內(nèi)核是如何工作的
本文發(fā)表于Linux Format magazine雜志,作者從技術(shù)深度上解釋了Linux Kernel是如何工作的。相信對Linux開發(fā)者來說有不小的幫助。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610/305866.htm牛津字典中對kernel一詞的定義是:較軟的、通常是一個堅果可食用的部分。當然還有第二種定義:某個東西核心或者最重要的部分。對Linux來說,它的Kernel無疑屬于第二種解釋。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重要的東西是如何工作的,先從一點理論說起。
廣義地來說kernel就是一個軟件,它在硬件和運行在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之間提供了一個層。嚴格點從計算機科學的角度來說,Linux中的Kernel指的是Linus Torvalds在90年代初期寫的那點代碼。
所有的你在Linux各版本中看到的其他東西--Bash shell、KDE窗口管理器、web瀏覽器、X服務器、Tux Racer以及所有的其他,都不過是運行在Linux上的應用而已,而不是操作系統(tǒng)自身的一部分。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加直觀的感覺,我來舉個例子,比如RHEL5的安裝大概要占據(jù)2.5GB的硬盤空間(具體多大當然視你的選擇安裝來定),在這其中,kernel以及它的各個模塊組件,只有47MB,所占比例約為2%。
在kernel內(nèi)部
那么kernel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如下面的圖表。Kernel通過許多的進入端口也就是我們從技術(shù)角度所說的系統(tǒng)調(diào)用,來使得運行在它上面的應用程序可用。Kernel使用的系統(tǒng)調(diào)用比如讀和寫來提供你硬件的抽象(abstraction)。
從程序員的視角來看,這些看起來只是普通的功能調(diào)用,然而實際上系統(tǒng)調(diào)用在處理器的操作模式上,從用戶空間到Kernel空間有一個明顯的切換。同時,系統(tǒng)調(diào)用提供了一個Linux虛擬機,可以被認為是對硬件的抽象。
Kernel提供的更明顯的抽象之一是文件系統(tǒng)。舉例來說,這里有一段短的程序是用C寫的,它打開了一個文件并將內(nèi)容拷貝到標準的輸出:
#include
int main()
{
int fd, count; char buf[1000];
fd=open(mydata, O_RDONLY);
count = read(fd, buf, 1000);
write(1, buf, count);
close(fd);
}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四個系統(tǒng)調(diào)用的例子:打開、讀、寫和關(guān)閉。不談這段程序語法的細節(jié),重點是:通過這些系統(tǒng)調(diào)用Linux Kernel提供了一個文件的錯覺,而實際上它不過是一堆數(shù)據(jù)有了個名字,這樣一來你就不必去與硬件底層的堆棧、分區(qū)、頭和指針、分區(qū)等交涉了,而是直接以例子中的方式與硬件交流,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抽象(abstraction),將底層的東西以更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臺前幕后
系統(tǒng)文件是Kernel提供的較為明顯的一種抽象。還有一些特性不是這么的明顯,比如進程調(diào)度。任何一個時間,都可能有好幾個進程或者程序等待著運行。Kernel的時間調(diào)度給每個進程分配CPU時間,所以就一段時間內(nèi)來說,我們會有種錯覺:電腦同一時間運行好幾個程序。這是另外一個C程序:
#include
main()
{
if (fork()) {
write(1, Parentn, 7);
wait(0);
exit(0);
}
else {
write(1, Childn, 6);
exit(0);
}
}
在這個程序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進程,而原來的進程(父進程)和新進程(子進程)都編寫了標準輸出然后結(jié)束。注意系統(tǒng)調(diào)用fork(), exit() 以及 wait()執(zhí)行程序的創(chuàng)建、結(jié)束和各自同步。這是進程管理和調(diào)度中最典型的簡單調(diào)用。
Kernel還有一個更加不易見到的功能,連程序員都不易察覺,那就是存儲管理。每個程序運行得都好像它有個自己的地址空間來調(diào)用一樣,實際上它跟其他進程一樣共享計算機的物理存儲,如果系統(tǒng)運行的存儲過低,它的地址空間甚至會被磁盤的交互區(qū)暫時寄用。存儲管理的另外一個方面是防止一個進程訪問其他進程的地址空間--對于多進程操作系統(tǒng)來說這是很必要的一個防范措施。
Kernel同樣還配置網(wǎng)絡鏈接協(xié)議比如IP、TCP和UDP等,它們在網(wǎng)絡上提供機器對機器(machine-to-machine)和進程對進程(process-to-process)的通信。這里又會造成一種假象,即TCP在兩個進程之間提供了一個固定連接--就好像連接兩個電話的銅線一樣,實際中卻并沒有固定的連接,特殊的引用協(xié)議比如FTP、DNS和HTTP是通過用戶級程序來實施的,而并非Kernel的一部分。
Linux(像之前的Unix)在安全方面口碑很好,這是因為Kernel跟蹤記錄了每個運行進程的user ID和group ID,每次當一個應用企圖訪問資源(比如打開一個文件來寫入)的時候,Kernel就會核對文件上的訪問許可然后做出允許/禁止的命令。這種訪問控制模式最終對整個Linux系統(tǒng)的安全作用很大。
Kernel還提供了一大套模塊的集合,其功能包括如何處理與硬件設備交流的諸多細節(jié)、如何從磁盤讀取一個分區(qū)、如果從網(wǎng)絡接口卡獲取數(shù)據(jù)包等。有時我們稱這些為設備驅(qū)動。
模塊化的Kernel
現(xiàn)在我們隊Kernel是做什么的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讓我們再來簡單看下它的物理組成。早期版本的Linux Kernel是整體式的,也就是說所有的部件都靜態(tài)地連接成一個(很大的)執(zhí)行文件。
相比較而言,現(xiàn)在的Linux Kernel是模塊化的:許多功能包含在模塊內(nèi),然后動態(tài)地載入kernel中。這使得kernel的內(nèi)核很小,而且在運行kernel時可以不必reboot就能載入和替代模塊。
Kernel的內(nèi)核在boot time時從位于/boot 目錄的一個文件加載進存儲中,通常這個/boot 目錄會被叫做KERNELVERSION,KERNELVERSION與kernel版本有關(guān)。(如果你想知道你的kernel版本是什么,運行命令行顯示系統(tǒng)信息-r。)kernel的模塊位于目錄/lib/modules/KERNELVERSION之下,所有的組件都會在kernel安裝時被拷貝。
管理模塊
大部分情況下,Linux管理它的模塊不需要你的幫忙,但是如果必要的時候有命令行可以來手動檢查和管理模塊。比如,為了查清楚當前到底哪個模塊在載入kernel。這里有一個輸出的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