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市場,英特爾和 AMD 雙贏
任何認為英特爾容易被擊敗的觀點,只需回顧 Mercury Research 提供的市場份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歷史趨勢即可得到反駁。2024 年第三季度的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公布,結合 Gartner 的出貨量和收入歷史趨勢,可以深入了解數(shù)據(jù)中心 X86 CPU 市場的動態(tài)。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2411/464597.htm為了收集和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筆者得到了富國銀行股票研究部的 Aaron Rakers 的幫助,他密切關注半導體領域,并熱衷于構建復雜的電子表格、圖表和表格。
Mercury Research 的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 AMD 的市場份額有所增長,但全球數(shù)據(jù)中心的四分之三的 X86 CPU 仍然由英特爾供應。同時,AMD 在服務器 CPU 收入流方面的表現(xiàn)一直高于其市場份額,這主要得益于其「Milan」和「Genoa」兩代 Epyc 處理器的高性價比。
以下是 Mercury Research 提供的 AMD 和英特爾 X86 服務器 CPU 出貨量的最新數(shù)據(jù):
第三季度,英特爾 X86 服務器 CPU 出貨量為 409 萬顆,同比增長 15.3%,環(huán)比增長 9.8%,而該公司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出貨的芯片數(shù)量為 355 萬顆。從上圖可以看出,英特爾和 AMD 市場份額的曼德布洛特分形線圖與 2001 年第一季度至 2024 年第三季度 X86 服務器 CPU 出貨量總計的條形圖疊加在一起,英特爾似乎在 2023 年第三季度觸底,并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再次觸底,當時售出了 346 萬顆 CPU。顯然,「Granite Rapids」和「Sierra Forest」Xeon 6 處理器比其前代「Sapphire Rapids」更受歡迎——至少從早期數(shù)據(jù)來看是這樣。當筆者看到 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數(shù)據(jù)時,筆者就會知道更多確切的信息。
就出貨量而言,AMD 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長速度實際上低于英特爾,但保持了良好的速度。根據(jù) Mercury Research 的數(shù)據(jù),AMD 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售出了 139 萬臺 Epyc 處理器,較 2023 年第三季度的 122 萬臺同比增長 14.4%,較 2024 年第二季度環(huán)比增長 7.1%。在此期間,X86 服務器 CPU 總銷量增長 15.1%,達到 548 萬臺,環(huán)比增長 9.1%。
從財務信息上看,英特爾的表現(xiàn)并不那么好,英特爾 2024 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分析(見此處)和 AMD 的財務分析(見此處)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一起看看這些 X86 服務器 CPU 隨時間變化的收入流:
第三季度,英特爾至強服務器 CPU 收入似乎下降了 1.4%,至 35.1 億美元,但環(huán)比增長了 6.9%,與 X86 服務器 CPU 整體的環(huán)比收入增長速度一致。AMD 的情況較易對比,因其一年前市場份額低,其 Epyc CPU 收入同比增長 20.7%,至 18 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 6.9%。根據(jù)富國銀行匯編數(shù)據(jù),X86 服務器整體收入增長 5.1%,至 53.1 億美元。
筆者了解了 AMD 和英特爾在 X86 服務器 CPU 中的相對地位,接下來想知道的是使用這些服務器芯片的設備的收入如何。(這里的數(shù)據(jù)顯然有些滯后,因為第三季度銷售的 CPU 不一定會在第三季度銷售的服務器中出現(xiàn)。)幸運的是,富國銀行可以訪問到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Gartner 服務器出貨量和收入數(shù)據(jù)。2024 年第三季度的數(shù)據(jù)尚未公布,因為大多數(shù)服務器 OEM 和 ODM 尚未公布截至 9 月的季度財務業(yè)績。
根據(jù)歷史趨勢和服務器平均售價的上漲,在下圖中估算了 2024 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和收入,因為越來越多的 AI 服務器由 ODM 和 OEM 銷售,有時也由芯片制造商自己銷售。(尤其是 Nvidia 及其 DGX 系列。)
如果假設 2024 年第二季度服務器的平均銷售價格保持不變,那么筆者認為 2024 年第二季度服務器的消耗量為 387 億美元,而 Gartner 表示售出了 272 萬臺機器。如果你假設 ASP 保持不變,并且整體服務器出貨量將與上面的 Mercury Research X86 服務器出貨量相匹配,那么 2024 年第三季度約有 300 萬臺服務器出貨,推動全球總銷售額達到 422 億美元。
這意味著 X86 服務器出貨量同比增長 13.9%,X86 服務器收入同比增長 39.4%。這張圖表顯然忽略了全球超大規(guī)模企業(yè)、云構建商和 HPC 中心部署的越來越多的基于 Arm 的服務器,以及 IBM 相對昂貴的 Power 和 z 大型機系統(tǒng)的少量穩(wěn)定狀態(tài)。
上圖顯示了 Gartner 從 2002 年第 1 季度到 2024 年第 3 季度的數(shù)據(jù),其中包括筆者為填補空白而做出的估算。
這是這些數(shù)據(jù)的一大亮點。您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通 CPU 占普通服務器成本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您算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在 2002 年,CPU 約占系統(tǒng)成本的 10.5%,而到 2004 年和 2005 年 AMD 憑借比英特爾更多的內(nèi)核和更好的設計在市場上占據(jù)強勢地位時,這一比例上升到服務器整體價格的 15% 以上。隨著超大規(guī)模和云構建商的工作負載不斷增長,高容量服務器 CPU 的銷售幫助將服務器的 CPU 份額提升到 20% 出頭的水平,而到 AMD Opteron 在經(jīng)濟大衰退之后幾乎從市場上消失時,由于缺乏競爭以及需要在機箱中塞入更多計算資源,這一份額遠遠超過了系統(tǒng)成本的 30%。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么超大規(guī)模企業(yè)和云構建者想要自己的 Arm 服務器 CPU,這就是答案。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英特爾的 CPU 價格非常高。2010 年代的財務狀況也證明了這一點。
到 2010 年代末和 2020 年代初,AMD 重返市場,Arm 服務器芯片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客戶不愿意為 CPU 支付高額費用,因為在許多服務器中,他們需要在 GPU 加速器和高級網(wǎng)絡上花費巨資來構建 AI 集群。因此,X86 CPU 在 X86 服務器成本中的份額在 2022 年初暴跌至系統(tǒng)成本的 20% 以下,并在 2024 年再次下降至約 12%。
Gartner 的數(shù)據(jù)還表明了其他一些情況。GenAI 熱潮之后的服務器出貨量衰退比 2008 年和 2009 年金融危機之后的服務器出貨量下降要嚴重得多。在金融危機期間,四個季度的出貨量下降兩位數(shù),五個季度的收入下降,其中四個季度的收入下降兩位數(shù)。(收入下降比出貨量下降早一個季度。)如果出貨量水平在 2008 年末和 2009 年初保持在 220 萬臺不變,那么將多售出約 165 萬臺服務器。這將使市場上的 X86 服務器損失約 50 億美元。您可以在上圖中看到這個漏洞。
由于超大規(guī)模企業(yè)和云構建者是數(shù)量龐大且反復無常的服務器買家,他們往往是各代 CPU 的先行者,因此筆者實際上在過去十年中多次看到 X86 服務器出貨量衰退(即至少連續(xù)兩個季度下降)。具體來說,從 2016 年第三季度到 2017 年第一季度,服務器出貨量連續(xù)三個季度下降,從 2019 年第一季度到 2019 年第三季度,又出現(xiàn)了一次下滑。從 2020 年第三季度到 2021 年第二季度,服務器出貨量出現(xiàn)了四個季度的衰退。從 2022 年第四季度到 2023 年第四季度,服務器出貨量出現(xiàn)了五個季度的衰退,這與 GenAI 的繁榮完全吻合。
在早期的服務器出貨量衰退中,通常會出現(xiàn)一個季度的收入下降,但不會真正出現(xiàn)連續(xù)兩個季度下降的衰退。盡管如此,收入還是會變?nèi)?。但?GenAI 熱潮中卻并非如此,隨著 AI 服務器中的 GPU、內(nèi)存、閃存和網(wǎng)絡內(nèi)容的快速增長,平均售價不斷增長。
無論如何,如果你假設平均每個季度應該有 320 萬臺服務器被轉移,那么出貨量衰退加上過去兩個季度低于平均水平的出貨量可能使市場上減少了 450 萬到 600 萬臺服務器,以幫助支付 AI 服務器的費用。這可能相當于 45 億到 60 億美元的通用機器未售出。這比大衰退期間的服務器數(shù)量要多得多,而且很可能損失的收入也更多。
好消息是,潛在的 X86 服務器出貨量衰退似乎在 2024 年第二季度結束,這應該有助于英特爾和 AMD 的盈利能力。AMD 贏得了如此多的市場份額,而英特爾則贏得了盡管代工廠失敗導致其產(chǎn)品缺乏競爭力,但仍留在了游戲中。
筆者期待看到 2024 年第四季度會發(fā)生什么,以及英特爾是否能夠扭轉上圖中的一些困難趨勢。如今服務器衰退已經(jīng)結束,但服務器出貨量何時能恢復到 GenAI 熱潮開始之前的水平仍有待觀察。由于如此多的內(nèi)核塞進一個設備里,而且每個內(nèi)核都有價格競爭,也許這確實需要很長時間。這對客戶來說又是一件好事。
評論